MOOC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

2017-06-01 12:47
关键词:自学大学生课程

张 静

(陕西理工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MOOC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

张 静

(陕西理工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为了更好地了解MOOC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对某地方高校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地方院校学生对MOOC教学的知晓度和认同度都较好,但MOOC在国内的发展与推广需要经历本土化的过程;从学生学习行为选择来看,学生对MOOC学习的随意性较强,学习时间不能有效保证,学习氛围不足。为此,需加强规范国内MOOC平台建设,注重本土化课程设置;加强学校管理,健全MOOC教育监测和教师教学管理机制,以有效监督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质量;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促进MOOC教学的全面推广和深入发展。

MOOC; 地方高校; 大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

2010年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教育信息化要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也称“慕课”)的兴起与推广,引起了国内外广大学者的关注,同时掀起了高校学生在线学习的热潮。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再次强调高等教育要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了MOOC教学在国内各高校的快速推广和发展[1]。

MOOC的前身是网络远程教育和视频课程,自身始于2008年,2011年如井喷式在190多个国家发展,分别催生了Udacity在线课程、Coursera在线免费课程和edX网络在线教学计划等。2012年秋,全球上百家著名高校申请加入MOOC,迎来了“MOOC元年”,也把MOOC研究推到了风口浪尖。在国外三大著名MOOC机构的推动下,国内MOOC也蓬勃发展,包括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约有51所加盟,组建了如学堂在线、爱课网、网易云课堂等。其中约31所来自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且大多数院校都是985和211学校。国内MOOC建设是以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共享为基础的免费在线学习方式,主要以“视频+作业+证书”为形式的教学过程,既对高校学分管理制度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出挑战,也对高等教育生存产生了危机意识[2-4]。目前,关于MOOC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一方面从学习者角度出发,研究MOOC对学习者的要求[5,6];另一方面从高等教育改革和教师角度出发,研究MOOC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管理及教师的影响[7,8]。但总体来看,国内MOOC研究成果数量较少,研究深度和广度均不足,地方院校对这一新兴事物研究就更少[9]。本文通过随机问卷调查,试图了解MOOC背景下地方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专家咨询法、问卷调查等方法,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考察目前MOOC在大学生中应用和普及的现状。为了防止地方院校学生对MOOC的不了解,本课题设置了两次问卷调查。第一次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对MOOC的了解和使用情况,第二次问卷调查涉及大学生MOOC自主学习能力及对MOOC的使用与评价,见表1。第二次问卷调查是对第一次问卷调查的补充和完善,主要是考虑到MOOC是一种新生事物,在西部省份对该事物的接触和吸收还存在一定差距。

2.调查对象

此次问卷调查主要以陕西理工大学等地方本科院校为主,通过纸质和网上随机发放1000份问卷调查表,回收问卷996份,有效问卷达98%以上。调查对象以大二学生为主体,占总数的71.2%,大一、大三和大四只占到总人数的28.8%左右。调查对象46.2%为男性、53.8%为女性,男女比例基本平衡,所以结果基本不考虑性别差异。但调查对象中35.2%的为理工类学生,45.6%的为人文经济类学生,部分结果可能会受到专业的影响。总体上问卷调查的可信度在96%以上。

表1 MOOC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表

二、 调查结果分析

(一)对MOOC学习的态度及归因

问卷调查中,涉及MOOC平台建设的问题有5个,分别是国内外MOOC平台的知晓度、传统授课模式与MOOC授课模式的喜爱程度、MOOC吸引人的特点、希望MOOC开设的课程、影响MOOC使用的因素。从对MOOC的知晓度和认同度两方面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分析其成因。

1.知晓度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MOOC未来前景难以预料,互联网时代教育该何去何从,本身就存在很多争议[7]。MOOC平台由国内外重点院校发起,实现了著名高校和学者的视频公开课共享,弥补了由于学校差距而带来的教育资源不均衡,更有利于实现教育层面的民主化,以及教育资源的国际化[1,10]。本次主要统计了国内外著名的和广为人知的MOOC平台,由于主要是针对国内地方院校学生进行统计调查,发现该群体对MOOC平台的认识和使用基本集中在网易公开课和新浪公开课这两个平台,分别占47.8%和27.8%,见表2。其次是国际三大MOOC巨头(Coursera、Udacity、edX)的认知率均未超过12%,但比国内其他MOOC平台(爱课网和知图在线)认知率要高,这两平台认知率分别占8.4%和4.6%。国际Khan Academy和国内传课网的认知率均比较低,分别占1.2%和2.2%。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及教育模式的不同,国内MOOC需要经历本土化的过程,积极发展适合国内教育的MOOC平台是促进MOOC发展的第一要务。因此,国内高校要推进教育资源的国际化和提高教育水平的国际化任重道远。

表2 国内外MOOC平台知晓度调查 单位:%

2.认同度

MOOC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互联网将所有学习者联系在一起,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不受限制的进行讨论式学习[11,12]。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对比传统授课方式和MOOC的授课方式,59.2%的学生更喜欢MOOC的授课方式,而喜欢传统授课方式的只占到40.8%。然而MOOC学习是否能代替传统教学呢?国内学者研究认为MOOC学习不能代替传统的高等教育[5],一方面MOOC学习中没有满足学习者的互动需求[6]。在MOOC平台中尽管体现了师生、师师、生生之间的互动,但是这种互动由于互联网交流本身存在的缺陷,往往没有课堂上师生的言语、表情、行为等方面表达的丰富与准确。另一方面课堂上良好的学习氛围会对整个课堂教学起着感染和促进作用。因此,MOOC授课方式在信息化发达的今天尚无法代替传统的高等教育。

3.归因分析

为了探寻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本文进行了深入研究,考虑到某一现象和结果的形成并非唯一因素引起的,在成因分析上制定了多项选择。从MOOC平台吸引学生使用的优势因素来看,MOOC授课方式易于接受的优点是免费和课程种类多,可以获得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课程资源,分别占50.8%和47.2%,既不付费又弥补了教育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平衡,见表3。其次,选课上课自由方便和名校名师授课,分别占39.2%和37.2%,减少了学生的约束力,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力,拉近了学生与名师名校的距离。最后,MOOC新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的全参与,也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因素。可见,教育成本降低,最小的成本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且当代大学生也非常关注自我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因此,MOOC平台的推广和认同与教育成本的高低、优势教育资源的共享有着必然的联系。

表3 MOOC平台吸引学生使用的优点

从MOOC平台课程设置方面来看,学生对艺术和心理课程的设置要求比较多,分别占31.2%和33.6%,对文史哲、社会、伦理、法学、计算机课程设置的要求居中,平均各占16.9%,对数理化课程设置的要求最少,平均比例仅占8.2%。可见,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更多关注自身人文素质的修养,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学生对精神层面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从实践性方面来看,理工类课程往往实践环节和实验环节居多,这类课程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而MOOC课程设置以理论性课程为主,从而导致了学生对MOOC教学的认同度较好,但对MOOC教学的知晓度却比较低。

从影响MOOC平台的使用因素来看,尽管国家加大重视教育的国际化和先进化,但优势资源的发展往往是从具有创新能力的区域开始,国内大部分高校仍存在与国际化高校交流合作的困难,尤其是西部,由于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高,致使国际MOOC平台使用率低,学生难于接受国际化课程,占47.2%。其次是MOOC学习氛围不足及MOOC学习的交流过程不及时等因素,分别占31.8%和29.8%,使学生既无动力又无压力,从而阻碍了MOOC平台的使用,见表4。最后是MOOC技术本身发展存在不足,影响和制约了对MOOC平台的使用。MOOC是一种新兴技术,发展时间短,网站的建设和视频的录制及课程资源的共享本身存在很多不足。尽管MOOC由完全自主在线学习向混合学习、翻转课堂、协作学习转变[13],实现随时随地每一个人(即“3A”Anytime、Anywhere、Anyone)都可以进行学习的同时,加强了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监控和管理,但是MOOC整个教学过程也对学习者、教师、教育管理者和互联网技术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对于经济不发达,教育资源短缺和师资力量薄弱的西部地方院校来说,尽管学生对MOOC认知度较好,但对MOOC知晓度却比较低。因此,MOOC的发展与推广,离不开MOOC本身的特点、课程设置与信息技术的发展。

表4 影响MOOC平台使用的因素

(二)MOOC学习的行为选择

MOOC学习是互联网学习的一种,已有研究表明MOOC学习者的行为特征是影响其能否成功完成课程学习的关键[6],间接地影响着MOOC平台的发展与推行。本问卷调查也设计了关于学习者MOOC学习行为特征的问题,主要涉及目的选择、时间选择、内容选择、环境选择等问题,用以评价大学生MOOC自主学习现状。

1.目的选择

从大学生自主学习目的来看,82%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仅有18%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课余时间应该娱乐。其中有21.2%的大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但是有高达56.2%的学生对学习目标不明确,有19.6%的学生很少想这个问题,有3%的学生从未想过该问题。57.4%的学生进行MOOC学习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23.2%的学生是为了获得学分认证,只有19.4%的学生是应老师要求。同时了解学生对MOOC自学的认可态度,发现只有27.8%的学生很认同,66.6%的学生对其比较淡漠。以上结果反映了国内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本身认识比较深刻,对MOOC的认识和认可度比较高,但也存在少数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大学学习生活认识不足。

2.时间选择

从大学生MOOC学习时间来看,一周内进行MOOC自主学习的时间基本不确定或偶尔,这一群体比例高达67.2%,一周内1~2天进行MOOC自学的占21.4%,能每天安排一定时间MOOC自学的仅占2.2%,且54.4%的学生MOOC自学安排的时间均在晚上,20.8%的学生在所有课余时间均安排了MOOC自学,主要原因在于大学实行学分制后,每学年学生需要完成的传统教学课程比较多,挤占了大学学习时间,此外被调查对象集中在大二,这一群体基本上都有晚自习,既提供了场所又提供了时间,能够保证MOOC学习的时间。另外,学习目标越明确的学生对时间的安排和计划显得越强。

3.内容选择

从MOOC课程内容和学习过程来看,42.6%的学生是感兴趣的课程都学,18.8%的学生只学与专业知识有关的课程,15.8%的学生只为了帮助自己通过各种等级考试和证书考试,其余11.6%和11.2%的学生分别是为了学习英语和与职业理想相关的知识技能。在MOOC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有57.6%的学生选择利用互联网、图书馆,自我查阅、思考来解决问题,有11.8%的学生选择利用MOOC平台进行交流,有12.8%的学生是请教代课老师或同学来解决问题,17.8%的学生是以后再处理。可见,大部分学生能够利用MOOC进行自学,MOOC自学的目的明确,但普遍存在着对MOOC平台的利用程度较低;在MOOC学习过程中通过平台进行互动学习的比例较少,主要还是通过独立思考或老师、同学的帮助来解决问题,因此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绝大多数仍选择课堂学习,在2015年6月举办的“互联网+”创新大会上,也明确了一点“互联网+”不会取代传统教育,而使传统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

4.环境选择

从学习氛围和环境来看,有46.8%的学生认为在宿舍进行MOOC学习,可以劳逸结合,27.2%的学生认为在宿舍学习干扰因素太多,不利于MOOC自学,见表5。但实践证明,只有5.8%的学生认为舍友在认真听,39.2%的学生认为舍友或同学往往是娱乐和学习兼有之,还有33.6%的学生认为舍友或同学还是以娱乐为主的MOOC自学,有21.4%的学生认为舍友几乎不进行MOOC自学。主要原因在于宿舍是学生核心生活场所,在该环境下进行MOOC自学容易受周围环境干扰,达不到学习目的,往往是以娱乐的形式进行学习。因此,MOOC平台的推广和高效利用,需要教育组织者合理有序的进行指导和监督。

表5 大学生对于在宿舍使用MOOC自学的态度

三、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MOOC是高等教育与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的表现之一,是一门新兴技术,发展时间短,需要全面提高和改进自身技术、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课程管理等方面,未来中国教育将继续加强MOOC的建设和研究。

1.从MOOC平台知晓度和认同度来看,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和教育模式的不同,MOOC在国内的发展与推广需要经历本土化的过程。国内地方院校对MOOC教学的认同度较好,但普遍认识到MOOC教学不能取代传统的高等教育。

2.从成因分析来看,降低教育成本,弥补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是MOOC平台发展的催化剂。而MOOC平台的课程设置以理论课程为主,主要涉猎人文素养方面的课程。MOOC学习动力不足及MOOC平台建设尚不完善是影响MOOC平台使用的主要因素。

3.从学习目的和学习时间来看,目前地方院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自我管理能力差的问题,绝大多数能认识到MOOC平台的推广对自身学习和能力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也能够利用MOOC平台进行自学,但由于自我管理能力的不足,不能保证足够和有效的MOOC学习时间。

4.从课程内容和学习氛围来看,由于学习目标的不明确,普遍存在着对MOOC平台的利用程度较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促进MOOC平台发展与推广的环境因素。可见,MOOC的发展与推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二)建议

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推进教育公平的发展,使国内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我国应全面推广MOOC教学,大力促进其深入发展。目前,国内MOOC建设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规范国内MOOC平台建设,注重本土化课程设置建设。MOOC平台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MOOC发展的基础,需从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等多方面进行设计和开发。作为新生事物,MOOC平台建设必然存在一些不足,互联网商和高等学府均不同程度地参与了MOOC平台建设,但特色不鲜明。与国际MOOC相比,注册率较低且不具有国际影响力。因此,教育部要鼓励高校和研究所共建MOOC平台,大力筹集资金重点建设几个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MOOC平台,且MOOC平台要具有本土化倾向,以充分弥补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

2.加强学校管理,健全MOOC教育监测和教师教学管理机制。教育监测和教师教学管理是MOOC发展的核心,只有有效的教育监测才能推进MOOC教学的发展,目前MOOC教学很难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质量。同时,MOOC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相关教育部门进行教学过程的监督与管理,MOOC教学内容的设计直接影响学习者后续阶段的学习。因此,需加强学校管理,健全MOOC教育监测和教师教学管理机制,促使MOOC教学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以便达到教学质量标准。

3.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树立以学生的“学”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行为特点,高校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应主动引导和培养学生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进行MOOC自学,以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教育管理制度和学生素质培养上,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瞿振元.以MOOC发展为契机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14(6):1-4.

[2]汪基德,冯莹莹,汪滢.MOOC热背后的冷思考[J].教育研究,2014(9):104-111.

[3]刘玉威.“慕课”对于大学生自学能力发展的影响初探[J].时代教育,2015(3):41.

[4]肖占君,辛宝忠.大学生存危机来临还是高等教育普及开始——大学慕课研究与实践的转向与未来走向[J].中国电化教育,2015(3):35-38.

[5]刘洪玲,孙汉文,朱超,等.MOOC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新机遇[J].中国成人教育,2014(20):13-15.

[6]郑勤华,陈悦,陈丽.中国MOOC学习者学习素养调查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6,22(2):38-45.

[7]袁松鹤,刘选.中国大学MOOC实践现状及共有问题——来自中国大学MOOC实践报告[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4):3-12+22.

[8]丁妍,王颖.“慕课”背景下我国大学教师的教学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2014(20):59-60.

[9]郝丹.国内MOOC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1):42-50.

[10]林闽钢.三三制教改下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4(10):41-44.

[11]吴维仲,关晓辉,曲朝阳.“慕课”浪潮引发的高校教学改革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2015(2):194-197.

[12]王静琼,张卫,朱祖德,等.大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的中介效应模型[J].心理学报,2010(42):262-270.

[13]李红美,陆国栋,张剑平.后MOOC时期高等学校教学新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6):58-67.

[责任编辑:刘 英]

2016-10-18

2017-03-02

张静(1981-),女,陕西汉中人,陕西理工大学历史与文化旅游学院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地理教育研究。

陕西理工大学校级教改研究基金资助项目(XJG1551)

G43;G64

A

2096-4005(2017)02-0103-06

猜你喜欢
自学大学生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