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襄城区中心区域书法景观现状与成因及相关建议

2017-06-27 03:34杨豪良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米芾襄阳书法作品

杨豪良

(湖北文理学院 美术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襄阳市襄城区中心区域书法景观现状与成因及相关建议

杨豪良

(湖北文理学院 美术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经过调查统计可知,襄阳市襄城区中心区域书法景观主要以书法牌匾、书法墙、书法石的形式存在,其他的形式未见。丰厚历史的馈赠、米芾书风的引领、历代名家的影响、普遍崇尚的风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其书法景观成因的五个方面;但也存在着知识错误、环境不当、粗制滥造、俗书污染等几大问题。应把书法景观纳入城市规划和建设之中,做到有规划,能落实;对已经形成的书法景观进行重新审视,确立审核机制,进行有效整改;对于已经建成的新景区或以后新建景区,应实行书法景观运用准入制度,宁缺毋滥;处理好书法与一般文字、书体与大小、书者与内容间的关系,保持好文脉和品位;发掘潜在的书法史资料,为城市书法景观的完善和建设提供文献参照;将“人文襄阳、唐宋气质”作为襄阳城市书法景观的基调和内核;多种形式和谐并存,打造襄阳书法景观带或景观园。

襄阳市襄城区;书法景观;书法名城;景观规划

中国书法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城市视觉景观中日益成为重要的构成要件,并逐步显现出一座城市的文化精神面貌,进而凝聚成一张具有浓郁传统特色的现代城市名片。因此,城市书法景观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襄阳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书法名城,传统意义的襄阳城主要是指现在襄阳市襄城区的中心区域,其文化氛围以及文化景观的遗存最为丰富,亦为襄阳市中心城区文化景观之代表。故本文主要以襄阳市襄城区的中心区域的书法景观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此处的“中心区域”,细言之则是指以襄城区老城区为核心稍向四周延伸的范围作为研究区域,具体指东至北京公馆、庞公新区一带,西至湖北文理学院、隆中风景区一带,南至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通常简称化六建)、岘山一带,北以沿江大道、汉水襄阳段为界。本研究以街道为单位,统计街道中可见的文字类视觉符号,包括各企事业单位招牌、商铺店面招牌(匾额)、街道大型广告牌、各景点大门题字、市民公园或广场绿化中的石刻或题字等。统计不包括隆中风景区、绿影壁、轴承厂、张公祠森林公园、襄阳公园、荟园等各园区内部街道的书法现象。也不包括临时性文字景观和非法文字现象,譬如流动摊点招牌、临时性横(条)幅、墙体上的非法涂鸦等。

一、襄阳市襄城区中心区域书法景观的分布特征

“所谓城市书法景观是指一定的城市空间范围内,书法文字突出或者集中展示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外部视觉特征和特殊地方感的场所环境或空间。城市书法景观是由于书法家活动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环境而形成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形态的地理复合体,它不仅反映了人类活动的物质文化特征,也反映了其非物质文化特征。书法景观作为整体存在和发展,它是一个区域内众多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结果。”[1]根据以上关于城市书法景观的界定,实际上襄城区中心区域的书法景观并不多,大约占文字类视觉符号的6.3%,主要的集中区域是风景区门楼、具有风景区性质的地域、仿古建筑等,并且主要是以匾额和刻石的形式存在,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书法作品的立体化表现。这种状态与中国书法名城的身份不相符,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当然,本文的统计表中并没有包含诸如荟园等园区内部的书法景观,不过这些园区内的书法景观仍然是以匾额和刻石的形式存在,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书法作品的立体化表现,更谈不上现代化手段的表现方式。

通过对不同环境空间的书法作品存在形式的分析发现,襄阳市襄城区中心区域书法景观主要以书法牌匾、书法墙、书法石的形式存在,其他的形式未见。而这些书法景观的字体分类又可分为如下类型:一是古人书法景观。古代已有的书法匾额、刻石等传承至今的书法景观,比如:临汉门、北门锁钥等。二是当代名家书法景观。比如襄阳籍书法家胡抗美、严学章,襄阳本土书法家王树人、涂廷多、王太雄、杨豪良等人的书法作品所形成牌匾、刻石等景观。三是“集字”书法景观。通过电脑或人工手段集古字而形成的书法景观,此类景观最多见的是集米芾字,街面上的一些招牌、广告语所用的集字常常选取了米体字。四是一般手写书法景观。这类书法景观所选择的书法作品多出于一般书法爱好者的手笔,落款者很少。五是仿书法景观。从电脑中选取的各种美术字、变体美术字以及其他艺术字所形成的景观。六是俗书所形成的书法景观。指那些随意涂鸦、毫无美感的江湖体书法所形成的景观。

笔者曾对襄城区中心区域主要街道的文字类视觉符号进行了统计,统计时间截止于2016年8月底,并得到相应统计结果,详见本文表1:

表1 襄阳市襄城区主要街道文字类视觉符号统计表

以实地调研统计所获得的相关数据、结论为基础和参照,结合襄阳市的市情,试作进一步分析探讨,以期对襄阳市书法景观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知和评价,并对襄阳市书法景观的建设作出有价值的建议。

二、襄阳市襄城区中心区域书法景观成因及存在的问题

1.襄阳市襄城区中心区域书法景观成因

(1)丰厚历史的馈赠

襄阳有着2800多年的建城史,历朝历代留给了襄阳这座古城许许多多的文化记忆,建筑、园林、文物、遗迹、雕刻等等是这些文化记忆的物态化。比如襄王府绿影壁、荆州古治等这些具有历史性、创造性和凝练性的文化元素符号,不仅成为襄阳城市人文景观的代表,也为襄阳历史文脉的传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书法则是其中应用最多、分布最广且最具有历史感的重要元素,也成为现代城市景观建设参考借鉴和直接运用得最多的中国元素;因此,书法堪称历史人文、风景园林中最活跃的文化符号和最显著的识别符号。襄阳的丰厚历史文化留给了当下太多精神财富,书法景观也成为这些精神财富的一个见证和注脚。

(2)米芾书风的引领

尽管米公祠位于襄城区的对岸,但米芾书风却可以横扫汉江两岸。可以说,米芾书法对襄阳人的影响是在骨子里的。襄阳之所以能够成为第九个中国书法名城,与米芾的影响力是分不开的,米芾书风增加了襄阳这座古城的精神颜值。当下襄阳不少的书法刻石、匾额、招牌等多采用集米芾字的方式,显示出了襄阳人民对米芾书法的喜爱。

(3)历代名家的影响

在襄阳的历史上,不仅有大书法家米芾,还有名动一时的单懋谦、王万芳、吴庆焘、张文伯等等。在当代,襄阳更是有一批有影响的书法家群落,如王树人、涂廷多、胡抗美、严学章等均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书法名家,在襄阳的许多地方都能见到这些书法家的作品,这些不同形式的书法作品成为襄阳人民生活中的一道风景。

(4)普遍崇尚的风气

襄阳人有崇尚书法的社会性遗传,这也使得襄阳人普遍喜爱书法,也乐于用书法的语言和方式装点自己的生活。无论是主要城市建筑、园林景观,还是寻常百姓家庭,都能见到书法的身影,诸如书法刻石、匾额、装裱好的书法作品等等,表明了襄阳人对书法的普遍崇尚。襄阳市不仅有米公小学,还有米芾中学,更有遍地开花的书画培训班,襄阳人对书法的崇尚程度可见一斑。

(5)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发现弘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从点点滴滴开始的。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也最集中地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2]252所以对中国书法的传承与发扬光大,不仅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通道,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简便法门。传播书法文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本身的需要。

2.襄阳市襄城区中心区域书法景观存在的问题

尽管如上所述,但人们对书法景观的认识仍然是朦胧的,甚至是很模糊的,缺少真正的系统认知和文化自觉。笔者以为,襄阳市襄城区中心区域书法景观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书法名城缺少文化”,主要表现有四:

(1)知识错误

所谓知识错误主要体现在对文化传承的不严谨,学术意识淡薄。如果存在知识错误,那么其所影响的不仅是襄阳作为中国书法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声誉,更重要的是传播了错误的知识,对受众的影响是恶劣的,尤其是对青少年书法学习者而言这种错误影响更是灾难性的。

(2)环境不当

书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其实质是书法生态问题。书法环境可分为内外两个层次:就外部而言,书法表现要与特定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和周围自然文化相关联;就内部而言,书法各种元素的选择,必须取决于表现对象及其功能的特点,如书体、大小、书家等的选择必然因表现对象及其功能的不同而不同。书法景观与字体的大小、风格和周围环境息息相关,如果不能从表现对象及其功能出发,而都是用一个书法家的某一书体作为表现形式和手段,则多会导致东施效颦之类的笑话,不仅无助于环境美化,甚至是破坏了环境应有的美感。

(3)粗制滥造

书法景观的呈现与制作与景观的材质密切相关,但材质的好与差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好在这些材质上完成书法作品的制作手段与方式。是选择印刷还是选择翻刻,是用古人集字还是今人的手迹,是人工凿刻还是电脑完成等等,这些必须有一个精心准备的前提,否则粗制滥造而贻害无穷。另外,把古代书法作品复制为当下书法景观者,比如对米芾的某一书法作品或片段进行放大复制,然后呈现于一面大墙上成为一道有较强视觉冲击力的装饰景观,如果不注意文字内容的选择,或者随意剪裁,有文无意,则会大煞风景。

(4)俗书污染

俗书自然是那些“俗人”所书,也有人称之为江湖体,其主要表现就是书无古法、胸无点墨,而肆意涂鸦、无美感可言。泛化地看,在需要用书法字体点缀、装饰的地方,用现代印刷体代替之,亦属于俗书污染。比如仿古建筑上出现现代印刷体的匾额,好比穿长袍者脖子上系了根领带,总是显得不伦不类;一些胸无点墨书家的江湖书体字悬挂或镌刻于某一醒目处,总是那么破坏环境。凡此种种,主要是设计者对书法景观以及书法景观对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作用认识不足所致。换言之,书法景观尚未得到城市规划部门、设计界的足够认识。

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以上四类问题?一、知识错误是因为文化意识不够,应该强化“学术传承”;二、环境不当是因为格局意识不够,应该强化“和谐生态”;三、粗制滥造是因为技艺意识不够,应该强化“精益求精”;四、俗书污染是因为格调意识不够,应该强化“取法乎上”。

三、相关建议

尽管襄阳是中国书法名城,是历史文化名城,但是从城市书法景观的角度去看襄阳,总觉得襄阳应该比当下更美。襄城区是襄阳中心城区的一个缩影,虽然樊城区与襄城区略有不同,也基本上是大同小异而已,其他几个区均不如襄城、樊城二区具有代表性。此处“建议”的对象,笔者以为可以扩大为整个襄阳市中心城区。襄阳市中心城区按照行政区域划分:襄城区以欧庙镇、卧龙镇、尹集乡政府为界;樊城区以牛首镇为界;襄州区以肖湾办事处为界;高新区以刘集办事处为界;经开区以东津镇政府为界。襄阳市中心城区按照路线划分:襄城区南至崔家营电站、西以二广高速襄阳南站至隆中站为界;樊城区西以二广高速至襄阳西站,沿邓城大道——钻石大道——襄阳大道——唐白河大桥——东津大桥整个内环线以内的区域。建议如下:

1.把书法景观纳入城市规划和建设之中,做到有规划,能落实

书法景观作为城市景观建设的一部分,可以把书法景观的位置、形制、文字内容等,在做某些规划的时候就纳入其中,便于后期落实,从而保证书法景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合理存在性,并有助于提升城市文化形象。

2.对已经形成的书法景观进行重新审视,确立审核机制,进行有效整改

随着发展,当我们回过头来再去观察某些已经形成的书法景观则会发现有许多不当的元素,甚至是错误的元素。比如悬挂在襄阳公园大门口的对联“八百亩城池,知是何年图画;数千年古墙,尽归此处楼台”,从文字内容看,存在“合掌”、“失律”等问题;从书法创作上看,存在“书写选字不当(比如佰、仟)”、“落款表述不对(岁在庚寅年仲春)”等问题。此联书法苍劲雄浑有庙堂气,但由于存在上述问题,其景观价值就大打折扣,甚至或成笑柄。再如隆中高速路口的一处书法景观,正对入口处隔路相望有一个小广场,广场中心立石上刻行书“襄阳”(集米芾字),其后距离不远处竖有一组石条上刻《隆中对》,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创意,但所刻的字体却选择了电脑中的新魏体,有些煞风景。如果请擅长书写汉简的书法家用“汉简”风格完成此篇《隆中对》而后刻石,必然提升此景观颜值和文化品位。襄阳城类似的书法景观不当不只此两处,应该对那些问题景观进行有效整改,更警示我们应该建立一种审核机制。

3.对于已经建成的新景区或以后新建景区,应实行书法景观运用准入制度,宁缺毋滥

一般言,在景区中书法景观的存在密度较高,所以在景区建立书法景观运用的准入制度非常有必要。书法生态不仅关乎艺术,更关乎人文,园区内书法景观要从表现形式、文字内容、书法风格、材质、书家等方面把关,将地域性与全国性结合起来,由专业团队完成相关工作,努力做到宁缺毋滥。

4.处理好书法与一般文字、书体与大小、书者与内容间的关系,保持好文脉和品位

有针对性创作的书法作品与一般的印刷文字不同,与电脑中的集字性质的书法文字也不同,所以应处理好书法与一般文字、书体与大小、书者与文字内容间的关系,并且对书法的形式感、艺术性与周围环境的融合程度等均要有很好处理。关键是结合实际、契合环境、化合内容,从而保持文脉、提升品位。

5.发掘潜在的书法史资料,为城市书法景观的完善和建设提供文献参照

进行襄阳市书法资源普查并系统地挖掘整理,不仅能够为襄阳城市书法景观的完善和建设提供新的文献参照,而且有利于“襄阳书风”逐渐形成,并由此促使“襄阳书风”与襄阳城市书法景观形成一种良性互动。这里的襄阳书风主要是指襄阳本土书法家所创作的书法作品,应具有襄阳地域文化特色和风格的整体呈现,并已形成较大的群体。在现代襄阳书法史上,经过众多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的共同努力,在继承与发扬的基础上,逐步达成相同或相近的艺术审美追求。故此,襄阳书风正在逐渐地自然形成,襄阳书风的形成必将会促进襄阳城市书法景观的大发展。

6.将“人文襄阳、唐宋气质”作为襄阳城市书法景观的基调和内核

笔者以为,“人文襄阳、唐宋气质”可以作为襄阳城市书法景观的基调和内核。所谓“人文襄阳”是指书法景观要表现和凝练襄阳城市文化精神——“兼收并蓄,孕化智慧”。所谓“唐宋气质”是指核心的书法景观的创作可有意识地以孟浩然的诗和米老颠的字相结合,将孟浩然的田园诗情与米元章的刷字意趣相融合,形成诗书美襄阳的独有城市书法景观,表现出“唐法”与“宋意”相化合的精神品格。既有唐之法度,又有宋之意趣的城市书法景观作品,应该是充满着沉逸之美的田园交响诗。孟米诗书所美化的襄阳是具有律动感的都市化大田园风光,轻松随意而又不失风范。唐代的法度其实是唐代的气度,这种气度更多地体现在唐诗方面。在文学造诣上,宋词堪与唐诗比肩。而在书法造诣上,宋代与唐代相较,则是“意趣”。在宋四家中,最有“意趣”代表者当属米芾,其书法作品表现的是一种沉逸之美。米芾的这种沉逸之美是襄阳“人文之胜”的一种代表,恰好与襄阳的“山水之秀”相融合。根据襄阳“一江春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这种山水名城的特色,在现代化水泥森林笼罩的城市群落中造一份山水田园般的城市诗梦,恰恰是绿色襄阳、文化襄阳的需要。襄阳的“山水之秀”与“人文之胜”完全可以通过书法景观融通起来。唐诗代表了中国诗歌的一座丰碑,且咏襄阳的唐诗较多,而襄阳的孟浩然、张继等皆为唐代著名诗人;尤其是孟浩然与王维并称“王孟”,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传世,广为流传而影响深远,比如《春晓》《过故人庄》等。可以选取历代咏襄阳诗为文字内容,以唐诗为重点,将这些诗篇以不同的书法形式呈现在当下的襄阳城中,必然会别有意趣而意义深远。米芾在中国书法史上也是一座丰碑式的人物,米氏书风也深深地影响了其后的书法发展。米芾之后的历代墨客学米字者甚众,尤其是当代襄阳书法家习米芾书者颇多,渐次形成了一种风潮。“孟米诗书两襄阳”可以联袂演绎诗书美襄阳的独有城市书法景观,使之成为符合襄阳城市身份的文化名片和城市文化地标。以城市书法景观为脉,将充满诗意的城市书法景观贯穿起来,便是一部能反映襄阳风情、地域文化、地域书风的专题片,从中我们可以阅读到一个鲜活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园林名城、中国书法名城所带来的文化品位与魅力。这些书法景观承载着“人文襄阳、唐宋气质、山水田园、南北交融”的特有气质,让人们诗意地栖居在襄阳的大地之上。

7.多种形式和谐并存,打造襄阳书法景观带或景观园

就目前的调查结果看,襄阳市襄城区中心区域书法景观主要以书法牌匾、书法墙、书法石的形式存在,其他的形式未见。换言之,书法景观的呈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形式和谐并存的。比如匾额、对联、题壁(采用石刻方式)、刻石(碑、碣、经幢等)、屏风、篆刻、雕塑绘画、地景石刻、灯柱等。值得一提的是,篆刻作品在城市书法景观中具有较为独特的审美价值,独立的篆书刻字系统极具装饰性;作为书法作品的一部分,点睛提神,使整个书法作品更加完整,视觉形式更丰富;从整个城市书法景观系统来看,篆刻作品的存在,不仅使城市书法景观成为一个完整系统,而且增添了整个城市书法景观系统的活力。从章法形式与色彩形式而言,篆刻作品点亮了城市书法景观的魅力之眼。篆刻以方为主、诸形兼具,阴刻、阳刻均有,常常可以成为具有标志意义的符号,成为一种具有吸睛力和向心力的书法景观的景观之眼。所以,多种形式和谐并存,必将有利于打造襄阳书法景观带或景观园,从而提升襄阳市城市景观的特色和品位。

8.以米芾书法广场为核心建立书法博览园,打造襄阳文化地标

选择好一个合适的地方,建造书法博览园。书法博览园可分为四个部分:一、米芾书法广场是该园的核心部分,主要是镌刻米芾书法名作的书法廊柱、墙壁、匾额、刻石等。二、自古至今的书法名作,主要是高仿作品或拓片等的悬挂、摆放。三、近现代书法名家书襄阳诗词歌赋,主要是原作或高仿复制作品的悬挂、摆放,或将这些作品制作成碑林或碑廊。四、襄阳本土书法名家书襄阳诗词歌赋,主要是原作或高仿复制作品的悬挂、摆放,或将这些作品制作成碑林或碑廊。其中,三与四是未完成的文本,是一个开放系统,可以不断充实新的书法家的作品。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有书法作品的景观化,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手段的表现方式,除了装裱、镌刻等手段之外,还可以立体化、光电化,甚至是多种手段的结合使用,从而使书法景观更加适合场地环境,更好地体现书法精神,更有利于书法作品对场地环境的装点而成为一种文化地标。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可以促进书法艺术创造及相关活动的产业化,这或可成为书法景观的未来走向之一。

[1] 杨豪良.城市书法景观及其特点[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6(1):70-73.

[2] 熊秉明.书法与中国文化[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陈道斌)

2017-05-04

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湖北省重点学科开放研究基金项目(2015037)

杨豪良(1968— ),男,湖北宜城人,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书法学。

J292

A

2095-4476(2017)06-0005-05

猜你喜欢
米芾襄阳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选登
襄阳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展评活动圆满结束
米芾与《阳朔山图》相关问题的再探讨
用“心”写字
战“疫”书法作品选登
神秘的包裹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谱写时代新篇——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米芾学“字”的故事
我行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