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川芎茶调散联合西药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2017-07-18 11:24吴鹏亮赵永强
陕西中医 2017年7期
关键词:西比灵中西药川芎

吴鹏亮,赵永强

1.陕西省中医医院脑病科(西安 710003),2.西北大学医院内科(西安 710069)

△通讯作者

加味川芎茶调散联合西药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吴鹏亮1,赵永强2△

1.陕西省中医医院脑病科(西安 710003),2.西北大学医院内科(西安 710069)

目的:分析加味川芎茶调散与西药西比灵联合使用治疗偏头痛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均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药组。西药组采用西比灵治疗;中西药组在西药组基础上服用加味川芎茶调散汤剂。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GMP-140、TXB2、5-HT CGRP水平及血流速度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5-HT水平明显上升,中西药组患者上升水平明显高于西药组;两组患者血浆GMP-140、TXB2、CGRP水平均明显下降,中西药组患者GMP-140、TXB2及CGRP水平明显优于西药组;患者血流速度均明显放缓,且中西药组患者血流速度均明显优于西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00%明显高于西药组的78.33%,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加味川芎茶调散与西比灵联合使用可有效调节偏头痛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的释放,改善患者血流速度,提高治疗效率。

偏头痛属于常见的多发性疾病神经内科疾病,大多患者是因脑部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血管的舒张功能出现障碍引发反复性头痛[1-2]。本研究采用中药加味川芎茶调散与西药西比灵联合使用治疗偏头痛,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偏头痛患者120例,患者中医诊断均符合《中药新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偏头痛分型标准[3],西医诊断符合国际头痛学会(IHS)的分类及操作性标准[4]。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药组。西药组:男18例,女42例;年龄15~64岁,平均(34.32±2.53)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2.16±1.22)年。中西药组:男19例,女41例;年龄15~63岁,平均(34.09±2.34)岁;病程3个月~11年,平均(2.23±1.08)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 西药组每晚口服西比灵5 mg;中西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加味予川芎茶调散,主方:川芎、羌活、白芷、防风、荆芥各10 g,白芍15 g,细辛3 g。剧烈头痛者加全蝎3 g,僵蚕10 g,红花6 g;伴呕吐者加法半夏、白术各10 g,陈皮6 g ;伴头晕者加钩藤、天麻各10 g;肝胆火旺者加栀子10 g。1剂/d,加水煎煮两次,混合后分早晚两次服用。28 d为1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患者均于治疗前后同一时间段抽取3 ml静脉血,用于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栓烷 B2(TXB2)、血浆 5-羟色胺(5-H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指标检测。选择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GMP-140、5-HT及 CGRP;放射性免疫法检测TXB2,试剂盒均由上海纪宁实业有限公司提供。采用BT-1000型经颅多普勒超声(郑州长光医疗器械销售有限公司)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速度,包括大脑前(ACA)、中(MCA)、后(PCA)动脉的血流速度。

4 疗效评价 痊愈:治疗后,患者头痛及伴随症状均彻底消失,且半年内无复发;有效:发病时头痛程度及伴随的呕吐、头晕、恶心等症状均减轻,或发病次数明显减少,或发病时疼痛持续时间缩短到原来的1/3 以下;无效:发病时疼痛程度无明显改善,发病次数或发病持续时间无明显降低[3]。

结 果

1 治疗前后患者血浆GMP-140、TXB2、5-HT及CGRP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GMP-140、TXB2、5-HT及CGRP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5-HT水平明显上升,中医药组患者上升水平明显高于西药组;两组患者中的血浆GMP-140、TXB2、CGRP水平均明显下降,中医药组患者GMP-140、TXB2及CGRP水平明显优于西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GMP-140、TXB2、5-HT及CGRP的对比

注:表示与治疗前相比,*P<0.05;表示与西药组相比,#P<0.05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液流动速度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后脑动脉血液流动均明显变得缓慢,且中西药组患者治疗后脑动脉血液流动速度均明显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脑动脉血液流速变化情况(cm/s)

注:表示与治疗前相比,*P<0.05;表示与西药组相比,#P<0.05

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中西药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00%;单纯西药组总有效率仅78.33%,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例(%)]

注:表示与西药组相比,*P<0.05

讨 论

偏头痛作为常见的脑部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代研究更倾向于将其归结于血管源及神经源学说。认为在偏头痛发病时,机体同时伴发着其它一系列的改变,例如血小板聚集度增加,血小板聚集后释放TXA2、5-HT,机体内正常水平5- HT可维持颅内及外动脉壁的收缩张力[4]。而偏头痛患者发病时,尿液中的5-HT代谢增强,产生5-羟吲哚乙酸随尿液排出,从而导致患者血浆中5-HT水平迅速下降,最终导致血管扩张性偏头痛发生。

GMP-140可促进血小板聚集、促进5-HT释放,从而造成内皮细胞受损,暴露的内皮下胶原反过来又促进了血小板的活化,加速了5-HT、 TXA2及 Ca2+等细胞因子的释放,导致血管收缩功能发生紊乱,进而引发头痛。血小板活化后分泌的TXA2属于血小板的生理性激动剂,其在机体内稳定相非常差,快速代谢产生TXB2,因此后者也可作为反映机体血小板活化程度的标志物。

偏头痛在中医中属于“头风”范畴,中医认为偏头痛的发生于肝、脾、肾密切相关。六淫之邪上犯清空、阻遏清阳,或淤血阻塞经络,壅阻经气,或肝阴不足,肝阳过剩,或肾精不足等均可引发头痛,因此通经活血成为治疗该疾病的主要途径[5]。本研究所选加味川芎茶调散中川芎辛温,可促进毛细血管增生,增加血流速度,降低血液黏度,增加局部血液微循环灌注,稳定机体5-HT浓度,调节血栓烷 B2之功效,此外,川芎还具有镇静、镇痛之功效。荆芥具有疏风止痛之功效;白芷、防风、羌活及细辛等散风邪,其中羌活善治后脑痛;白芷善治额骨及眉棱痛;细辛主治晕痛连两颐。对发病时头痛剧烈者加全蝎、僵蚕等虫类具有破血逐瘀、通经络之功效。全蝎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兴奋性的作用,从而起到镇痛之功效;僵蚕的作用在于调节血管神经功能,且具有抗凝之功效。马骥研究表明,单独使用川芎茶调散治疗偏头痛的治疗有效率仍高达87.5%[6]。

西比灵是一种脂溶性较高的、易透过血脑屏障的选择性Ca2+拮抗剂,具有松弛血管平滑肌之功效,且可选择性的作用于脑部血管, 对5-HT、GMP-140等引起的血管收缩具有抑制作用,可明显增加血液流速、改善颅内微循环,达到止痛的目的。

本研究采用加味茶调散与西比灵联合使用治疗偏头痛,结果发现中西医组患者血浆中GMP-140、TXB2及CGRP水平明显降低,5-HT水平明显上升。治疗后患者血流速度均明显降低,且中西药组患者均明显优于西药组,中西药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该结果与以往文献报道基本一致[6]。

[1] 熊开菊. 偏头痛患者头痛发作期伴随症状及相关因素探讨[J]. 陕西医学杂志, 2015, 44(4):472-473.

[2] 黄瑞凝,伍志勇,黄小星,等. 小儿偏头痛的临床分型研究[J]. 疑难病杂志, 2013, 12(1):16-20.

[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05-109.

[4] Levin, Morris.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 3rd edition (ICHD III) -changes and challenges[J]. Headache the Journal of Head & Face Pain, 2013, 53(8):1383-1395.

[5] 吴 琴. 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 北方药学, 2013, 10(3):189-190.

[6] 马 骥. 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偏头痛32例[J]. 陕西中医, 2012, 33(10):1298-1299.

(收稿:2017-01-25)

偏头痛/中西医结合疗法 川芎茶调散/治疗应用 西比灵

R747.2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7.07.023

猜你喜欢
西比灵中西药川芎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羊瓣胃阻塞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与中西药治疗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川芎外治 止痛功良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川芎土茯苓鱼汤缓解头痛
天麻胶囊与西比灵联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中西药结合治疗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43例疗效观察
黛立新与西比灵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