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与生活有效“对接”

2017-07-20 12:31方观生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7年7期
关键词:对接小圈子生活化

方观生

教育与生活应该是唇齿相依的,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应该贯穿于教育的始终。对此,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有过著名的论断:“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然而,在“重智”的传统观念影响下,现在一些地方的教育仍存在着应试化的倾向,把学生牢牢地圈进考试、升学的小圈子里。在这个小圈子里,只有分数和成绩,只有题海战术,只有一味地接受知识的“灌输”,教育远离了生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远远不能满足現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要加大素质教育的实施力度,实现生活化的教育。而如何有效落实这一要求呢?必须让教学与生活“对接”,因为,教学是教育的主要实施形式,是育人的主渠道,只有实现教学生活化,让学习与生活链接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生活化的教育,才能发挥教育的实效。

那么又如何“对接”教学与生活呢?一方面,学科教学要善于挖掘学科知识背后所蕴含的生活因子。站在这种因子之上去组织教学,教学才会有生命力,学生也才会有学习的动力与兴趣。另一方面,应本着为学生未来生活做准备的原则,针对他们未来需要的人文素养以及必备的生存技能、生活能力,在教育教学中做好对接。此外,还应开放教育,开放课堂,让教育及课堂走进大自然、走进现实生活。

总之,教育教学必须走出学校,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社会开放,这在现代信息社会尤为重要。现在,学校的“围墙”越来越只具有形式上的意义,因为,对于学生而言,知识、经验的获得和观念的确立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更广阔的生活世界。因此,从封闭目标向开放发展导向转变,实现教育教学与生活的“对接”,是一种科学的选择,也是一种必然的要求。

猜你喜欢
对接小圈子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党员干部要自觉远离“小圈子”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产教融合”视角下我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与幼儿美术教学对接的几点思考
G20在和一些国际组织“对接”;杭州峰会不会“跑题”
远离“小圈子”
莫入“小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