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扩边”理论视角下民族特色小镇空间圈形扩展研究*

2018-01-03 06:28罗永常李忠斌
广西民族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苗寨民族特色西江

李 军 罗永常 李忠斌

“固本扩边”理论视角下民族特色小镇空间圈形扩展研究*

李 军 罗永常 李忠斌

从民族村寨到民族特色小镇的转变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使然,基于“固本扩边”的理论视角来审视民族特色小镇的空间布局:以特色村寨为“本”,以邻近村寨为“边”,“本”与“边”共同构成民族特色小镇的整体。本文从经济动力功能、文化整合功能、持续发展功能等方面深入分析在民族特色小镇建设中要以特色村寨为空间“元点”的缘由;并从文化的整体与系统性、发展的互补与共生性等视角论述了以邻近村寨为空间“支点”的理由;最后以西江小镇为个案论证了民族特色小镇空间圈形扩展布局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固本扩边;特色村寨;民族特色小镇;空间圈形扩展

一、反思与转换:从特色村寨到民族特色小镇

传统村落(村寨)是乡村地区的基本聚落形态,代表着我国大多数人的生产生活方式,记载了特定地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地域文化、山水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乃至民族文化的典范之作,是乡土文明的“活化石”[1]。村寨是在人与自然的互动中为满足生计、安全等生存需要依山而建的,其文化特征明显,有较强的凝聚功能,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可以说村寨是传统农耕文明的载体。但随着城镇化、全球化的加快,相当一部分村寨逐渐破落,村寨原有的功能逐渐式微,其沉淀多年的文化逐渐消亡。为保护特色村寨中的少数民族文化,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政策和措施:2008年黔东南出台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这是地方政府第一部有关民族村寨保护的行政规章,对民族村寨入选的文化特征及其他条件做了较为全面详细的规定,为其他地方开展民族村寨文化保护工作提供了新思路。2009年国家民委启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出台了《国家民委关于印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扶持对象和发展目标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按照该文件计划,国家民委将在“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1000个民族特色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2年,中央财政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7亿元,同时吸引多方面资金,在全国28个省区市选择370个村寨开展试点,并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2014年国家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启动古村落保护,并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定期评选出一批“中国最美乡村”,并给予300万元启动建设经费,在公布的古村落名录中,部分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一致。2015年由宣传部、广电总局等部门联合拍摄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相当一部分民族特色浓厚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例如贵州宰荡村、贵州芭莎村、湖北鱼木寨等村寨通过央视频道走进大众视野,播出后社会反响较大,运用现代媒介既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又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

在这一背景下,学界积极响应传统村落的保护,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研究成果:在特色村寨概念诞生前,学界习惯把少数民族村落称之为民族村寨,并对如何有效保护民族村寨中的民族文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例如依托原有的村落形态开展民族文化生态村、生态博物馆、文化生态保护区、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工程、生态文明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民间艺术之乡、民族文化旅游与乡村旅游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2]。2009年国家民委提出特色村寨概念后,学术界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特色村寨建设存在的问题、评价指标及运用研究、文化旅游与反贫困研究、保护和发展原则等方面。但这些成果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尚未从特色村寨建设的宏观与微观层面进行理论思考与体系建构,在具体实践操作中存在重视物质文化忽略精神文化,重视经济发展忽略文化保护等问题[3],可以说面对实践的新问题亟待要求理论创新。2016年1月,李忠斌、李军等在《民族研究》上发表《固本扩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理论探讨》明确提出有关特色村寨建设的“固本扩边”理论,即特色村寨在未来发展中要有固本扩边的宏观布局,要以文化产权为中心的要素配置,要实现参与—分享的利益协调机制,要贯彻整合—展示、吸纳—融合的文化发展理念,要注重村寨—文化—环境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要推动以村寨为中心的边界扩展圈形经济增长。“固本扩边”的具体内涵是指特色村寨建设中要以民族文化为出发点,通过文化内部机制的建立和营造良好的文化外部环境实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整个过程要重视“本”以及与“本”有关的各个“边”。“本”,是指民族文化,村寨建设要以民族文化为主线,通过民族文化产权配置机制开发利用各种民族文化资源。“边”是指有利于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其他支撑要素,主要包括文化要素内部机制的建立以及促进文化保护传承良好的外部运行环境。民族文化要素的内部机制建立包括以文化为产权中心的要素配置,参与—分享为核心的利益协调机制,展示—吸纳—融合的文化发展路径;良好的外部运行环境包括村寨—文化—环境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及以村寨为中心的边界扩展圈形增长理论。

但反观现实,已经开展建设的特色村寨与周边村寨的发展差距较大,与邻近村寨的整体发展严重脱节。在调研中发现被列入特色村寨名录的寨子可以得到政府财政和政策的支持,以前这些村寨发展落后根源在于所需要的初始资本不足,一旦得到政府支持就能获得足够的发展能量,在短期内获得较快发展,而没有列入名录的村寨不能共享相关资源,尤其是以发展民族村寨旅游为主的村寨,往往还会有意识地设立隔离带或者围墙,孤立其他村寨发展。正是由于在发展中的自我孤立,规划的特色村寨得不到邻近村寨的支撑,不能与周边村寨形成发展合力,长此以往规划的特色村寨很可能成为文化荒岛。例如贵州凯里南花村寨,1997年开始发展旅游,2002年被农业部定为“生态家园富民示范村”,2004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3年,该村接待游客1.1万人次,2004年接待15.38万人次,最旺的2005年超过18万人次,户均年旅游收入达万元,旅游总收入占全村总收入60%以上,2008年开始下降,2009年全面衰落,曾经的明星旅游从兴盛到衰落仅仅10年时间[4]2,贵州其他区域的坡脚苗寨、格多苗寨、榔木水寨等皆因发展支撑不足以失败告终。

正是由于特色村寨空间布局孤立的局限性,有必要从特色村寨建设转换到民族特色小镇建设,实现从“点”到“面”的转换,打破原有的行政分割,共享发展中的各种资源,把特色村寨的发展与邻近村寨的发展融为一体,不断增强村寨之间及村寨内部的自我发展能力,从而推进民族特色小镇建设。为响应全国特色小镇建设的号召,贵州于2016年出台《关于加强民族特色小镇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并规定了建设特色小镇的基本原则、基本任务与发展目标。笔者认为,民族特色小镇是指以特色村寨为元点,通过空间、资本、交通、文化等要素的整合,把邻近村寨融为一体,以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为抓手,以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为核心,以增加村民收入为落脚点,以促进民族团结为主线的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保护价值较高和城镇化发展潜力较大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新型小镇。浙江的特色小镇建设取得了本土化成功并在全国推广,客观上为民族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一些借鉴经验,但民族特色小镇与浙江特色小镇有着本质不同:即维系特色小镇的发展力量不同,浙江依靠的是产业特色,而民族地区是文化特色;浙江特色小镇依靠经济共同体来维系,而民族特色小镇依靠文化共同体来维系。浙江具备特色小镇发展的经济基础、产业基础及科技基础,这种小镇是基于经济共同体形成的,经济功能强于政治功能,也就是政治的边界相对模糊,例如嘉善巧克力小镇、江北动力小镇、龙泉宝剑小镇、丁兰智慧小镇、余杭梦想小镇等。而民族地区的特色小镇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基本上不可能在短期内进行各种资源的空间集聚而形成新的小镇,但民族特色小镇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优势及特殊的社会经济运行体系,村民聚寨而居,依托民族文化形成了村寨共同体,可以说原有的特色村寨为民族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条件,通过对其功能的扩展,逐渐形成小镇形态。201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第一批中国127个特色小镇建设名单,广西4个、云南3个、贵州5个,其中贵州5个特色小镇分别是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郎岱镇、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镇,这些小镇的共同特征是文化底蕴深厚与民族特色鲜明。

二、固本扩边:民族特色小镇的发展布局

(一)圈形扩展:民族特色小镇的空间特征

固本扩边理论指出,以村寨为中心的边界扩展圈形发展是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支点。没有邻近村寨的发展,就不能获得新的能量支撑,整个村寨将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难以获得持续发展。因此要以特色村寨为契机,把文化、经济利益向周边村寨扩散,形成新的功能区后反过来支撑特色村寨的发展[3]。如前文所述,民族地区的特色小镇是通过特色村寨与邻近村寨空间圈形扩展而来,是特色村寨与一般民族村寨的融合体。因此,特色村寨与邻近村寨是一个共生体,共同构成民族特色小镇的整体。在民族特色小镇建设中,首先就要抓好特色村寨建设,使其成为推动小镇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火车头,这是特色小镇的“本”,只有抓好这一“本”,才能带动其他村寨的发展;同时,邻近村寨是支撑特色小镇发展的“边”,只有邻近村寨获得一定的发展后,才能为民族特色小镇的持续发展提供能量及空间支撑。因此在民族特色小镇建设中,从空间布局上要考虑到周边的民族村寨,把原有的特色村寨与周边村寨在经济发展、文化保护等方面紧密联系起来,使其成为相互发展的支撑和依靠。特色村寨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原始动力,是推动周边村寨发展的引擎,为其提供发展的初始动力,而周边村寨是特色村寨的发展支撑,并成为新的发展动力点,而且这些动力点在功能上不断延伸,如此反复,民族特色小镇既具备一定的空间规模,又具备独立发展能力,而且打破了原有条块分割的行政疆域。总之,从固本扩边理论视角出发,要建设好民族特色小镇,就要以原有的特色村寨为“本”,而其他村寨的发展是“边”(如图1),“本”与“边”的共生发展促成特色小镇的自发展。

图1 民族特色小镇与村寨的空间关系图

民族特色小镇内部各村寨之间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上有着密切关联,可以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体,但各个村寨内部又有自己独立的经济、社会、文化运行系统。在民族特色小镇建设中,如果只注重特色村寨的发展而忽略了邻近村寨的发展,规划的特色村寨很可能自我封闭与孤立,很难获得持续的发展支撑。民族特色小镇合理发展的空间布局既要有核心发展区,也要有支持配合区与延伸发展区。核心发展区是民族特色小镇的经济发展中心、文化传承中心与村民生活中心;支持配合区是民族特色小镇产业链条的延伸区、文化的后台区及村民生产区域;延伸辐射区主要是通过交通、道路、景点、市场等要素带动民族特色小镇周边村寨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每个村寨内部有自己的发展核心区、支持配合区与延伸辐射区,三大空间发展区域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民族特色小镇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随着民族特色小镇的纵深发展,其空间布局很可能发生改变,以前的核心区可能演变为支持配合区甚至延伸辐射区,尤其是在发展核心区能量的带动下,支持配合区以及延伸辐射区会形成新的发展系统,在信息、创意、技术等要素的支撑下,很可能超越原有的核心区成为民族特色小镇新的发展区域,反过来支撑或带动民族特色小镇的发展。因此,从民族特色小镇内部的空间发展布局看,需要不同村寨形成新的发展核心区、支持配合区与延伸辐射区,构筑新的功能区支撑民族特色小镇的发展。民族特色小镇内部各村寨之间的发展关系是共生关系,可以实现文化、经济、产业、生态、信息等要素的互补,共同构成民族特色小镇的发展系统,推动民族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

(二)特色村寨:民族特色小镇的空间“元点”

前文提出了民族特色小镇发展的总体空间布局:即民族特色小镇建设以特色村寨为“元点”的圈形空间扩展。特色村寨是民族特色小镇发展的空间“元点”,而邻近村寨是民族特色小镇发展的空间“支点”,在民族特色小镇的空间发展上要坚持“固本扩边”,以“本”兴“边”,以“边”固“本”。笔者从经济动力功能、文化整合功能以及发展可持续性等视角深入剖析民族特色小镇建设为何要以特色村寨为“元点”。

从民族特色小镇经济发展视角看,要以特色村寨为“本”。从发展的空间布局看,特色村寨是民族特色小镇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民族村寨经济发展落后的根源在于资本积累的不足,包括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信息资本,“十二五”期间挂牌命名的特色村寨已经获得足够的发展能量与发展要素,主要包括政府的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及资金扶持,也包括企业经济资本的注入,可以说前期的特色村寨建设具备民族特色小镇发展所需要的发展能量,尤其是产业基础,部分特色村寨甚至拥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例如湖北利川的兰田村寨不仅是生态有机茶基地,也是利川特色民宿示范村寨,茶业与民宿旅游是农户增产增收的主导产业;又如贵州西江苗寨、肇兴侗寨是国内外著名的民族村寨旅游景点,在推动村镇经济发展,带动村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再如以农耕文化为核心的广西龙脊平安寨风景区是当地村民精准脱贫的主导产业。这些带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是民族特色小镇经济发展的引擎。随着特色村寨经济发展“极点”的增长与扩大,通过人为的干预采取一系列措施让其能量向周边村寨扩散,包括经济能量、文化能量、信息能量、关系网络等,与周边村寨的文化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生态资源等要素结合起来,使其产生淋下滴涓效应,即民族特色小镇内部发展较好的区域带动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这样,特色村寨不仅促使自身经济发展壮大,而且带动了周边村寨的发展。因此,在民族特色小镇建设中要以特色村寨为“元”点,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带动其他村寨发展,发挥其经济发展的动力功能。

从民族特色小镇的文化特色看,要以特色村寨为“本”。如前文所述,民族特色小镇与浙江特色小镇的最大区别在于独特的文化属性,可以说文化是维系民族特色小镇发展的内生动力因子。民族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在于突出文化特色,彰显文化魅力,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客观上要求在民族特色小镇建设中一方面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同时合理开发利用民族文化,通过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文化的凝聚与整合功能,把具有文化基因的村民吸纳到民族特色小镇建设中。在民族特色小镇的所有村寨中,原有的特色村寨之所以挂牌命名,是因为其具有典型的民族文化特征,反映某一区域某一族群的总体文化特性,包括民族信仰、民族工艺、民族建筑、民族习俗等方面,是某一特定民族文化的代表。国家民委启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项目的初衷在于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尤其是前期的特色村寨建设中在民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些成效是进一步推进民族特色小镇建设的文化资本。因此要借助以前特色村寨的建设平台,整合邻近村寨的文化,并借助于特色村寨的载体展示出来,以增强特色小镇的文化凝聚功能。因为文化从来都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从分散到整体的重构过程,特色村寨因其独特的文化特质,可以不断重构、整合周边的文化,使其成为民族特色小镇文化向心力的中坚力量。

从民族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视角看,要以特色村寨为“本”。民族特色小镇作为民族地区文化保护的新项目,如果抛弃前期的建设成果重新启动则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与资源,而且重复性建设很可能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再加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较差,所需要的各类资源明显不足,在这一现实基础上,现阶段的民族特色小镇建设要整合原有特色村寨的各种基础资源,例如政策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等,使其成为特色小镇发展的初始动力,这样既具有发展基础,同时不会造成资源的错配与浪费,最重要的是对原有特色村寨功能的转型升级,即现阶段的民族特色小镇是特色村寨的升级版。同时原有特色村寨建设对邻近村寨及整个民族特色小镇发展具有较强的示范性作用。民族特色小镇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可以说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如何在民族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处理好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分享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而“十二五”期间的特色村寨建设在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益分享等方面起着参考示范作用。以社区参与为例,在民族特色小镇的文化资源开发中,参与主体包括政府、开发商、村民,不仅要让开发商获得一定的资源红利,更要保障民族文化资源所有者从文化资源开发中获取发展红利,这样才能吸纳村民自觉参与到民族特色小镇建设中来,才会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否则,文化主体就会逆向选择,主动抛弃自己的文化,这样的民族特色小镇建设就会前功尽弃。西江苗寨、九寨沟、平安寨等特色村寨以文化资本打包入股的方式让利于当地村民,客观上为特色小镇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分享提供了较好的范例。

(三)邻近村寨:民族特色小镇的空间“支点”

民族特色小镇建设要体现“固本扩边”的空间布局,以特色村寨为“本”,以邻近村寨为“边”,这是对“固本扩边”理论的具体运用,把邻近村寨作为民族特色小镇发展的空间“支点”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首先,文化的整体与系统性需要邻近村寨作为民族特色小镇的“空间支点”。严墨指出,文化是创造的,也是人定义的,向来没有一个完整的整体,是一个易于碎片化的时代;同时现代社会又是一个把碎片化不断重构的社会[5]。文化是一种重要的、复杂的系统,文化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并与文化环境发生一定关系的若干文化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6]。特色村寨与其他村寨的民族文化是共享共用的,在前期的特色村寨建设中出现人为割裂文化整体性的现象,有意识地把邻近村寨孤立起来,这与文化发展变迁的客观规律相违背,因为现有村寨建设不是对民族文化的整合,而是不断人为的碎片化,这样作为文化标本展现的天然博物馆是不真实的,不能让外界了解某一民族文化的全貌。基于文化整体性视角,不仅要保护传承特色村寨中的民族文化,更要整合周边村寨的民族文化。因为民族特色小镇不能只展示部分民族文化,而应该展示该民族文化的全貌,这在客观上要求整合周边村寨的民族文化。同时在民族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展示民族文化的前台空间,更需要保护民族文化的后台空间。特色村寨是民族文化集中展示的“前台”,是民族文化的“表演空间”,客观上为民族文化的振兴带来了机遇。但“前台”的展示需要得到“后台”的支持,可以说邻近村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保护空间,保留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并且通过对邻近村寨文化的保护,源源不断地为特色村寨输送文化“原材料”,使前台文化表演更具有真实性。总之,从民族文化的整体性视角出发,民族特色小镇需要邻近村寨作为文化发展的后台支撑。

其次,发展的互补与共生性需要邻近村寨作为民族特色小镇发展的“空间支点”。在以前的特色村寨建设中出现建设效果与发展预期偏离的现象,一方面是已经规划发展的特色村寨因空间的孤立性缺乏持续发展支撑,例如湖北麻柳溪村寨;另一方面是现有的特色村寨因发展所需要的空间资源不足出现发展瓶颈,例如西江苗寨、龙脊平安寨。正是由于发展的空间限制,所以从村寨到小镇的转型是民族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但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获得新的发展支撑,而且民族特色小镇在发展规模、建设用地上所需的空间资源更多,要确保其持续发展,就必须得到邻近村寨的支撑。同时,邻近村寨具备支撑民族特色小镇的现实条件,尤其是在文化资源、气候资源、生态资源等方面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在民族特色小镇总体规划中可以通过道路、景点、消费等形式把周边村寨链接起来,使其相互支撑,不断获得新的发展能量。通过圈形增长的方式不仅带动邻近村寨发展,更为重要的是邻近村寨的发展会反过来支撑特色村寨的发展,因为邻近村寨获得一定发展条件后,为特色村寨提供新的能量支撑,而且会形成新的能量系统,这些能量既是原有特色村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空间上不断延伸,产生小镇发展的雪球效应,从而不断扩大特色小镇的空间功能,最终实现以特色村寨为核心的圈形增长。虽然邻近村寨在现阶段的发展中相对落后,但在特色村寨的带动下,发展起来后必然形成新的圈层发展系统,进一步支撑民族特色小镇的发展,可以说每一个圈层都是一次高层级的转型,同时形成了一条无形的文化、信息内外交流通道,民族特色小镇在获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文化、信息等的吸收融合与扩展转型。

再次,发展的创新性与延伸性需要邻近村寨作为民族特色小镇的空间“支点”。民族特色小镇要获得持续发展,就要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包括文化产品的创新、资源利用方式的创新、民族特色小镇品牌符号的内涵创新等,尤其是在信息经济时代把互联网与特色小镇的建设结合起来。同时要获得持续发展的另一条件就是不断延伸其发展的经济、文化功能,汇聚发展力量,形成新的发展支点。无论是创新还是延伸,都需要邻近村寨提供一定的空间作为支撑。随着特色小镇的纵深发展,需要新的产业形态作为民族特色小镇的动力支撑,这在客观上要求产业创新,由于原有的产业布局已经形成固定格局,很难在短期内转型升级,最有可能形成新的产业形态是在特色村寨与邻近村寨的边界区域,其形成的新型产业很可能是未来特色小镇发展的主导产业,这种产业是从原有的产业形态延伸出来,形成一种新的产业形态。例如原有的特色村寨是以民族文化旅游为主,邻近村寨充分运用其文化、生态、气候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例如民族特色小镇+健康养老、民族特色小镇+传统工艺、民族特色小镇+文化教育等。最后,民族文化的创新与转型同样离不开邻近村寨的支撑,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吸纳与融合,开放与兼容,既要体现民族特色,又要与时俱进,客观上要求一方面保留原有的文化基因,另一方面又要吸取他文化的优秀成分,使其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如此才能增强民族特色小镇的文化生命力,但特色村寨是整个民族特色小镇的文化内核,是本民族文化相对稳定的部分,其文化韧性有限,不利于文化的转型;而邻近村寨处于核心文化的边缘区域,能够较快吸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转型。

三、理论与实践的耦合:来自西江小镇的实证

西江苗寨是2014年国家民委公布在“十二五”期间建成的1000个特色村寨名录之一,而西江小镇是201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127个中国特色小镇培育名单之一。西江小镇能够列入全国特色小镇培育名录,与前期启动的特色村寨项目密不可分,可以说西江小镇基本上是由西江苗寨圈形扩展而来。从现有的空间布局看,西江苗寨是整个西江小镇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政治中心与人口中心,西江苗寨是西江特色小镇形成的核心要素,是推动西江小镇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没有西江苗寨的发展,就难以形成具有一定发展规模的西江小镇,可以说西江苗寨是西江小镇的“本”,离开这一“本”,作为支撑西江小镇发展的“边”(邻近的民族村寨)就很难获得相应发展。2016年8月,笔者深入千户苗寨蹲点调研,平寨、南贵、东引、羊排等共计1382多户,①各个自然村寨的户数按照2016年上半年发放文物保护经费的户数,资料由景管局提供。共计人口7000人左右,其中99.5%都是苗族,占整个西江小镇总人口的30%。通过对西江苗寨的建筑文化、服饰文化、节庆文化、梯田文化的开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发展模式。2012年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6年接待游客436.2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8亿元,在发展中通过产业、就业、道路、景观等方式带动周边村寨如根嘎村、连城村、营上村、干荣村共生发展。以带动就业为例,西江苗寨需要安保人员80人左右,月收入2000-3000元;清洁工100多人,月收入1200-1500元;文艺表演80人左右,月收入3000-7000元;迎宾队伍100人左右,月收入660-3000元②2011-2015年带动就业数据由雷山县旅游局提供。。据当地村民反映,这些岗位所需要的从业人员基本上从当地招聘。若没有西江苗寨的拉动,西江小镇与一般民族小镇大同小异,很可能处于贫困与落后的状态,甚至部分村民过着原始的农耕生活,正是在西江文化旅游能量的辐射带动下,不断产生扩散与滴涓效应,阻断了原有的贫困恶性循环,使之获得了新的发展轨迹。从以上分析看出,西江苗寨是西江小镇发展的核心动力,在未来西江小镇建设中不仅要继续发挥其引擎作用,而且政府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固其核心动能作用,只有固好西江苗寨这一“本”,才能进一步“扩边”与“兴边”,从而带动周边村寨发展。

西江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既离不开西江苗寨的引擎作用,同时也离不开邻近村寨的反哺与支持。如前文所述,任何一个民族特色小镇的发展既要有核心发展区,也要有支持配合区与延伸发展区,后者为民族特色小镇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资源与能量,这样才不断增强小镇的凝聚力与自我发展功能,也只有这样的民族特色小镇才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正如贵州省民委在《关于加强民族特色小镇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的,民族特色小镇原则上辐射半径30公里范围内的民族特色村寨应不少于3个,其目的在于实现特色小镇与特色村寨的共生互补,可以说周边其他民族村寨是西江小镇的发展支点。笔者调研发现,随着西江苗寨旅游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前往此地旅游的人口总量逐年增加,不仅需要耗费较多的能量资源例如食材资源、空间资源、劳动力资源等;而且因旅游产生的负外部性例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噪音污染等逐渐凸显。反观现实,西江苗寨因自身的空间约束并不能满足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能量及有效转移产生的负外部性,为保障该小镇文化旅游持续发展就需要在空间上不断拓展,而西江苗寨附近的村寨恰好为西江小镇提供了持续发展的能量与资源支撑,可以说邻近村寨是西江小镇发展的“后台”,在以下几方面反哺、支持西江苗寨“前台”的发展。其一,西江苗寨核心景区内因空间限制不能满足自驾游停车的需求,这就需要借助邻近村寨的空地修建大型停车场;其二,进一步增强西江苗寨的旅游吸引力,需要借助邻近村寨的空间打造新的景点,于是沿着白水河上游修建了一条观赏梯田景观的栈道,同时兴建了一座水库为满足西江生活用水;其三,为提升舞台的原真性效果,开发商不断整合周边村寨的特色文化,把具有特色文化基因的人以就业的形式吸纳进来,以舞台表演的形式集中展示,例如扮演苗族巫师的银匠哥来自于西江小镇的麻料村,这样既解决了个体就业,又起到了文化保护效果。其四,支撑西江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如苗族服饰与银饰、苗族医药、苗族特色饮食产品等基本上来自邻近村寨,以产业关联的形式既带动邻近村寨发展,又为其自身发展提供保障。

四、结 语

民族特色小镇与一般特色小镇相比较而言,既有其产业发展的共性特征,也有其文化的特殊性,可以说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特色小镇发展的核心力量,因此在民族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通过文化整合各类资源,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凝聚功能。同时,由于特殊的地理空间及经济基础,民族特色小镇建设不能脱离原有的特色村寨项目另起炉灶,这样可以节约民族地区的发展成本,避免造成前期各种资源的浪费与错配。因此,民族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在原有特色村寨的基础上实现圈形扩展,通过基础设施、景观、产业、文化等方式链接周边村寨,在各村寨不自觉的圈层融合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小镇,使其成为相互发展与支撑的共同体,这样既有产业特色,又有文化特色,同时节约发展成本。在此基础上建设出来的特色小镇既实现了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同时也实现了各村寨发展的转型升级,使其从分散孤立的民族村寨蜕变为共生发展的民族特色小镇。

总之,无论是特色村寨还是民族特色小镇都要以民族文化为本,在建设与打造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民族文化的张力,这是固本扩边理论的内核所在,在这一理论视角下,缘于民族特色小镇发展的特殊路径,从空间视角提出了民族特色小镇圈形扩展的空间布局,即要以特色村寨为发展“元点”,以邻近村寨为发展“支点”,特色村寨是“本”,邻近村寨是“边”,在民族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既要“固本”,更要“扩边”。笔者以固本扩边为理论基础,提出了民族特色小镇圈形扩展的空间布局,旨在为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建设出谋划策,力争做到在有限的资源约束条件下打造一批具有文化特色、生态特色、产业特色的民族特色小镇。

[1]王露.中外乡村旅游内涵及发展模式比较[J].中国名城,2017(3).

[2]李然.民族村寨保护和发展的实践及其理论省思——基于武陵山区的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

[3]李忠斌,李军,文晓国.固本扩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理论探讨[J].民族研究,2016(1).

[4]罗永常.少数民族传统社区旅游适度开发研究[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7.

[5]严墨.文化变迁的规律———碎片化到重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6]柏贵喜.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及其建构——基于系统论、控制论的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5).

A RESEARCH ON THE SPACE LAYOUT OF TOWNS WITH ETHNIC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ULTURE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Li Jun,Luo Yongchang,Li Zhongbin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ethnic villages to towns with ethnic characteristics is the objective law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thnic areas.Based on the theory of Culture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the space layout of the towns with ethnic characteristics is revealed as follows.These towns take the villages with ethnic characteristics as the "core"and treat neighboring villages as the"border".The combination of the "core"and "border"villages constitutes these towns as a whole.From the aspects ofeconomic power function,culturalintegration fun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unction,this paper reasons why the villages with ethnic characteristics should be the"fundamental point"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owns.It discusses why neighboring villages are the"fulcrums"of spac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ultural integrity and systematicness,the complementary and symbiosis of development.It takes Xijiang Town as a case,and demonstrates the rational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space circle expansion of such towns.

culture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characteristic villages;ethnic towns;spatial extension

袁丽红﹞

【作 者】李军,凯里学院旅游学院讲师,博士;罗永常,凯里学院旅游学院院长,教授。贵州凯里,556011;李忠斌,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 430074

F127.8【文献识别码】A

1004-454X(2017) 06-0126-008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特色村寨建设的理论探讨、效果评价和政策创新研究”(15AMZ009)。

猜你喜欢
苗寨民族特色西江
民居摄影
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
航拍貴州西江千戶苗寨
王芝藕
穿着校服去上学
美丽的千户苗寨
民族特色是创意设计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