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问题解决”的教学

2018-01-25 20:50钟永生
教师·中 2017年12期
关键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解决

钟永生

摘 要:“问题解决”是指当人们遇到一个用已有知识和方法不能直接解决,又没有现成对策、答案或解法的问题时,所引起的寻求处理這个问题的复杂心理活动。它对强化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训练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和探究精神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问题解决”的教学谈谈粗浅的体会。

关键词:问题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感知事物、追求和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思维的强大内驱力。课堂教学中要创设适合开展“问题解决”教学的氛围,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争论的精神。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疑可问,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促进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例如,学习“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把学生分成4人学习小组,为每个学习小组提供不同的学具。有的提供尺子、剪刀、一个梯形;有的提供剪刀、一个梯形;有的提供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等等。小组通过集体讨论、自行操作后,选派代表到讲台上介绍自己探索解决的办法。

用尺子、剪刀、一个梯形操作的小组代表说:“我们把梯形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用尺子分别量出它们的底和高,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合起来就是梯形的面积。”而同样只用尺子、剪刀、一个梯形的操作小组的另外一组的代表说:“我们是把梯形剪成两个三角形来计算出梯形的面积。”

用一个梯形、剪刀操作的小组代表说:“我们是将一个梯形沿着它的中位线剪开后,将其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计算面积的。”

用两个相同梯形操作的小组代表说:“我们是将两个相同的梯形平移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计算面积的。”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继续讨论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计算梯形的面积,最后指导学生验证上述方法都是可行的。

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问题解决”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学生们或提不出问题,或问题提不到点子上。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模仿、提出小问题入手,指导他们观察、比较、归纳出学习的方法,开辟各种提出问题的渠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如学习“圆锥的体积计算”一课,教师在出示工地上的沙堆实物投影时,问学生:“看到这个沙堆,你们想知道哪些问题?”学生争着说:“想知道沙堆的形状叫什么,沙堆的体积有多大,有多重,沙堆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又如学习“年、月、日”时,教师让学生看书后,说说自己对年、月、日有哪些疑问。学生通过看书后纷纷发言:“为什么一年有12个月?为什么有的月是31天,有的月是30天,有的月是28天或29天?怎么判断平年、闰年?平年、闰年一年的天数如何算?”等等。

三、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题解决”教学中要求不能走就题论题的道路,而应重视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一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适合小学生使用的解题方法有许多,常见的方法有实验法、转化法、尝试法、归纳法、迁移类推法……这里就着重谈一谈迁移类推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例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分数应用题的前提下,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沟通与类推,以及自学掌握新知,解决新的问题。在学习“五年级有学生18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108人,其占五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一个小钢铁厂去年产钢44万吨,今年比去年多产25%,今年产钢多少万吨?”两道例题前,教师只要先把“百分之几”换成“几分之几”,把“25%”换成“四分之一”,让学生解答,然后出示例题,学生很自然地将分数应用题的解法迁移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又如“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其他几种几何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因此,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利用教具、学具进行实验、操作,启发学生思考想象,从而自然地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很好地实施“问题解决”的教学活动,教师应在平时教学中转变教育观念,营造适合开展“问题解决”教学的氛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徐杰英,刘恩山.运用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初探[J].教育学报,2015(1).

[2]张 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解决
基于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思考
课堂五环节中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