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情景剧表演对幼师生普通话水平的影响

2018-03-08 05:23王丽娟袁上清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情景剧普通话方言

王丽娟,袁上清,李 静

(1.山西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2.吕梁学院离石师范分校,山西 吕梁 033000)

情景剧表演是以文字剧本为依托,通过设定场景、角色、对话与动作来表现的一种艺术形式[1]。情景剧表演对幼师生的语音、情感以及即兴说话能力等要求比较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非常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

一、情景剧表演在幼师学校的两种策略

我们在某幼师学校分别选取了普通话水平相当的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班(课后进行情景剧表演干预)和控制班。这两个班的学生大多来自山区,他们大部分时间用方言进行交流,基本不说普通话。我们对实验班学生制定了两种情景剧表演策略,即分水平情景剧表演策略和阶梯式情景剧表演策略。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们采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对两个班级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分别进行了情景剧表演的前测、中测和后测。以下是对实验班课后进行两种情景剧表演干预策略的记录。

1.分水平情景剧表演策略。实验班按照学生普通话水平的高低将学生分为四组。第一组是普通话水平优秀者。该组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较高,普通话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具备一定的情感表达能力。在情景剧表演时,前后鼻音等少数方言难点音偶尔会出现失误,词汇和语法上有极少错误。在课后干预中,我们让学生自己反复练习表演,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另外,还鼓励该组学生针对方言难点音帮助其他同学进行针对性的剧本创作和表演。第二组是普通话水平良好者。方言难点音中前后鼻音不分的问题在该组同学中表现比较明显,其余难点音在读字词时掌握较好,但在朗读和说话时失误较多。在前测过程中,该组学生对命题说话部分的处理比较连贯、流畅,但有使用方言词汇、语法的情况,在情感表达方面欠缺。因此,在教学上除了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身不足外,还要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语音和表达技巧,并且必须在情景剧训练中学以致用。第三组是普通话水平中等者。该组学生声母、韵母发音失误较多,声调调值有时不准确,方言特征较明显,对普通话的学习缺乏自信心。我们采用“模仿——纠音——再模仿”的形式,先安排普通话优秀的学生表演,让该组学生据此进行模仿表演,之后对其进行纠音,并让他们反复训练掌握技巧,最后进行再模仿表演,同时鼓励他们勇敢地说,培养其对普通话学习的自信心。第四组是普通话水平较差者。该组学生声韵调发音失误多,方言特征明显,基本涵盖了方言地区与普通话差异的所有问题,外地人有时会听不懂他们的表达,且该组学生对普通话的学习兴趣普遍不大,主要是怕别人笑话,不好意思张口说话。因此,训练重点要从基础开始,侧重于纠正他们的语音问题。主要采取“对镜训练法”,让学生在观看动态口腔示意图的同时,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口型舌位和示意图有什么区别,从而找准发音部位,观看和实践相结合,反复进行练习。

2.阶梯式情景剧表演策略。该策略一般需要四个阶段。一是基础阶段的演示对话。即教师先根据剧本内容讲解对应的知识点并演示,学生再进行对话表演。这一阶段,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与练习目标有关的语音知识短剧剧本对话,让学生通过剧本对话清楚自身哪些语音知识点还存在问题,并努力弥补不足。二是提高阶段的关键词对话。即教师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关键词或框架,学生按照要求编写对话并将其表演出来的一种形式。关键词对话练习是在演示对话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的表演活动,这种形式可以有效检测学生对所要输入的语音及剧本所传达的情感的掌握程度。研究发现,学生在演示对话阶段已经掌握的语音问题在这一阶段往往会再次表现出来,因为在这一阶段不是给定的对话练习,学生需要兼顾对话的语境内容,这时候在一些字词的发音上就很容易出错。因此,教师需要再次进行语音纠正,让学生反复练习,直至熟练为止。三是创作阶段的创设情景表演。即教师给定情景剧的背景和主题,让学生进行创作表演。相比对话来说,创设情景表演中学生不需要背台词,只需要把握情景,随着情景的发展和内容的变化,表演者需要马上用标准的语音和情感表达对对方的话语做出反应。在普通话练习中采用这种形式可以锻炼学生在脱离剧本的情境下独立运用所学语音知识的能力。创设情景表演既可以检测学生对自身所学语音知识的熟悉程度也可以克服真实交际中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我们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命题说话部分必不可少的。四是综合阶段的小型舞台情景剧表演。即学生选取经典剧本,对其改编之后再进行表演。相比之前的三种表演形式,小型舞台情景剧表演具有场景复杂、所需要空间比较大、剧情复杂、人物角色较多、言语类型多样的特点。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检测学生对之前所学语音知识和情感表达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情景剧表演对幼师生普通话水平的影响

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

从上表可以看出,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前测、中测以及后测中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的平均分都在80分以上。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普通话测试成绩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有提高且趋势大致相同,但是实验组经过课后情景剧表演实践练习后的效果优于控制组。对普通话测试成绩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发现存在以下差异:一是组别的主效应差异不显著,F=2.94,p>0.05。二是时间的主效应差异显著,F=236.123,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前测、中测和后测的普通话成绩两两之间差异都很显著。三是组别与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72.529,p<0.01。说明时间因素(即前测、中测、后测)的作用会随着组别(即实验组和控制组)的不同而不同。情景剧表演作为普通话教学的一种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但这种提高具有阶段性。

因此,教师在实施情景剧表演策略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尊重学生差异,开展分水平情景剧表演。学生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为此,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情景剧表演策略。对于普通话水平基础较差的学生,要从最基础的发音技巧开始抓起,激发学生的兴趣,逐步提高练习的难度和层次;对于普通话水平基础一般的学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其学习、掌握语音和情感表达技巧并学以致用;对于普通话水平较好的学生,要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向更高层次的水平迈进。二是要遵循普通话学习规律,开展阶梯式情景剧表演。普通话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在开展情景剧表演策略过程中,要遵循“基础阶段,发音标准,朗读流畅;提高阶段,表达融入情感;创作阶段,结合情景,让学生自由发挥、创造,熟练掌握、运用语音技巧和情感表达技巧”的梯度训练流程,依照每一个阶段的目标逐步展开实践活动。

[1]顾晓乐,黄芙蓉,王松.合作学习与情景剧表演——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讨论[J].国外外语教学,2004,(2).

猜你喜欢
情景剧普通话方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情注三月三 歌声绕畲家——略品俞明龙《又是畲家三月三——民族风俗音乐情景剧》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情景剧)一江之水
浅议农村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剧创作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