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在中央:小学数学课堂的视角重构

2018-03-14 23:31范友彬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

范友彬

摘 要:“儿童在课堂中央”是数学课堂的科学定位与重构,能够让数学教学回归本位、原点。从“儿童立场”出发,需要教师对数学课程、师生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数学课程与教学需要由“学科知识”向“儿童主体”转身,教师角色需要由“授之鱼渔”向“授之渔场”转变,儿童主体需要由“被动地学”向“主动地学”发生质变。

关键词:兒童立场;数学课堂;课堂重构

课堂是儿童数学学习的主要场所,更是儿童生命成长的印记。将儿童放在数学课堂、数学学习的“正中央”,是数学课程、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走向,呼应着儿童数学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地。传统教学,往往聚焦于教师的教,重视教师的教学设计、活动设计、板书设计、练习设计等,很少真正关注儿童的“学”,包括儿童已有经验、认知状态等。将“儿童”放置于课堂中央,一定是以“儿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的,一定是自始至终地将“学”放置在首位的。数学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累积,而是儿童思维的恣意绽放。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儿童的潜能,唤醒儿童的内心,提升儿童的思辨力,让儿童更好地面对未来。

一、课程理念:“学科知识”向“儿童主体”的转身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儿童当作儿童”(卢梭语)。从儿童出发首先要基于儿童的需要,教师要认真考量的是:儿童已经拥有了怎样的数学知识经验、认知经验、认知状态等?儿童学习这一部分数学内容有什么问题?怎样让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更自然地贴近儿童的学习实际?以儿童的“学”量身定制教师的“教”,可以更好地把握数学教材,拿捏教学的重难点,选择教学的方法等。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认为的,“儿童成了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都要围绕他们转,这种重心的转移,是一种变革、一场革命……”。基于以“儿童”为中心的数学课程与教学立场,需要关注儿童体验,尊重儿童权利。

例如:教学《简单的周期》(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师运用结构型素材启发学生思考、猜想、验证,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悄悄地发生。首先让男、女生展开记忆组块PK,其中,男生的一组数据毫无规律,女生的一组数据有着简单的周期变化规律,由此揭示课题。其次,教师出示“一一间隔”的周期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第15个图形是什么图形。学生形成了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学生运用画图法,有学生运用奇偶数法,还有学生运用计算法等。接着,教师再出示几个图形为一组的周期现象,并让学生思考第52个图形是什么图形?这时,学生感受到画图法、奇偶数法的局限性,从而进行算法优化。在优化的过程中,教师适度追问:被除数表示什么?除数表示什么?商表示什么?余数表示什么?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感悟周期现象的本质。

不仅如此,教师引导学生展开生活化想象:生活中有哪些周期现象呢?有学生认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是周期现象;有学生认为每周从周一到周日是周期现象;还有学生认为周期现象就是一个圆,周而复始、永不停息。正是由于儿童站到了课堂中央,教师才不仅关注到儿童“学什么”,更关注到儿童“怎样学”,数学教学才显得既生动又深刻。生动表现为数学教学形式符合儿童认知规律,深刻表现为数学教学内容凸显数学知识的本质内涵。

二、教师角色:“授之鱼渔”向“授之渔场”的转变

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将儿童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儿童的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在儿童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授之以鱼”,也不再是“授之以渔”,而是更为重要的“授之渔场”。“鱼”指涉一种知识,“渔”指涉一种方法,而“渔场”指涉一种学习平台的打造。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种学习的“场”,包括“情境场”“探究场”“创造场”等。通过渔场的营建,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体验、感受,经历猜想、探究的真学过程,获得自主、能动、有意义的建构。

例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9册),教材例题是“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成一个长方形,怎样围面积最大?”,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的乘除法,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笔者对教材例题进行“变脸”,设置了这样的问题——“两根绳子,其中一根长20厘米,另一根长16厘米,哪一根绳子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20厘米长的绳子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就大。这样的问题赋予学生数学探究的广阔空间,数学探究不再局限于整数。于是,有学生开始在钉子板上围,有学生开始用1厘米的小棒摆,还有的学生用表格列举等。由于教师给了学生一个自主、合作学习的“渔场”,学生在这个“渔场”中运用各自的方法进行探究,一个个大显身手,或独立思考,或小组探究。于是,有学生发现,同样周长的长方形,面积竟有可能各不相同;有学生发现,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当长和宽相等,也就是正方形时的面积最大;有学生发现,长和宽相差越大,面积就越小;有学生认为,当宽无限接近0,长无限接近周长的一半时,面积最小;还有学生展开了动态想象,认为当宽接近0时,长方形其实已经越来越接近一条直线了,所以这时的面积就越来越接近0;更有学生展开数学猜想,认为面积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越接近,周长越小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当其他学生运用各自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后,班上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老师,如果不局限于围成长方形,围成三角形、梯形、圆形等,情况又会怎样呢?”尽管学生还没有学习圆,但学生能够生发出这样的疑问,说明学生的思维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教师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渔场”,学生在数学的大海中发现“渔场”,在“渔场”中自主获得“鱼”,合作学会“渔”。在“渔场”中,学生自由探索开拓,能够感受、体验到“捕鱼”的快乐,儿童数学精神生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命样态。

三、儿童立场:“被动地学”向“主动地学”的质变

基于“儿童在中央”的教育立场,教学中,学生应当由“被动地学”向“主动地学”转变。教师要主动地“让学”,“让学生学”(海德格尔语)。所谓“让学”,是指教师将学习的自主权、时空等主动还于学生。只有将学习的权利真正赋予学生,才能以学定教、因学施教、顺学而导。在数学课堂中,“我学会了”是“被学”的话语,而“我会学了”则是“让学”的强音。

例如:教学《百分数的认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1册),教材例题是“王老师在三场比赛中投篮总次数与投中次数”。笔者教學时将例题改成五名运动员比赛投篮的总次数和投中次数,让学生思考“谁投得准些?”,通常教法是教师使劲地将学生导向“投中次数占总次数的百分之几”。笔者在教学中,从儿童立场出发,耐心倾听儿童的发言,竭尽儿童智慧。有学生认为,1号运动员投得最多,但投中的最少,应该去掉;有学生认为,2号和3号运动员投的总次数是一样的,但2号运动员投中的少,应该淘汰;有学生认为,4号和5号运动员投中的次数一样,但4号运动员总次数多,所以应该淘汰。因此,冠军应该在3号和5号运动员之间产生。但3号运动员和5号运动员总次数和投中次数均不相同,怎样比较呢?学生结合全班交流的方法,纷纷认为应该计算3号和5号运动员“投中次数占总次数的百分比”。这样的教学不再是教师的胁迫,而是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实践证明,儿童对自己创造出来的方法更感兴趣、更为主动。正是因为基于“儿童立场”,他们在学习中提出了许多笔者始料未及的问题,如“为什么有的百分率可以大于或者等于1?”“什么情况下百分率可以大于或者等于1?”“为什么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而不需要扩分或者约分?”“日常生活中所说的1个百分点是指什么?”“既然有百分数,那么还有其他的约定俗成的特殊的数吗?”“十分数、千分数也有特定的符号吗?”……可见,儿童的数学思维是广阔的,他们没有囿于课堂之一隅、教材之一隅,而是有着自我丰富而独特的数学思考与想象。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小学面临着许多重要任务,而其中占据首位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儿童学习”。儿童立场下的“让学”不仅仅关注教师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生的“真学”。不仅关注“真学”的结果,更关注“真学”的过程。如此,儿童的学习由静态向动态转变,由封闭向开放转变,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儿童在中央”鲜明地表明了“儿童立场”,成尚荣先生认为,“儿童立场是真正教育、良好教育的鲜明标志和成功的根本动因”。在数学教学中,“儿童在中央”是最基本、最深刻的教育命题。为此,我们需要经常发问的是:我们真的尊重儿童了吗?我们真的知道儿童在哪里吗?我们研究、关照过儿童吗?……从儿童出发、基于儿童、为了儿童是“儿童在中央”的数学课堂的科学定位与重构。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真实与需要的对话, 激情与智慧的飞扬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