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数学绘本搭建学习桥梁

2018-03-14 23:34丁媛媛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数学绘本数学思想方法学习兴趣

丁媛媛

摘 要:数学绘本是学生数學学习的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工具。以数学绘本《古罗马人的数字》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教师采用多种方式,灵活地使用数学绘本,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数学绘本;学习兴趣;思维能力;数学思想方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的产生》一课简要地介绍了数的产生和数字的演变过程,其中提到了关于罗马数字的只言片语。古罗马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看到,对于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作为一种古老的数字它沿用至今,必然有它存在的价值。

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一内容进行补充,故选择汉声数学绘本《古罗马人的数字》一书进行尝试教学。

■一、教学过程

【片段1】

出示图1:

师:这个符号表示什么?

生:不知道(摇头)。

出示图2:

师:现在你知道它表示什么了吗?是哪个国家的数字?

生:表示32,是古埃及的数字。

出示图3:

师:这个符号又表示什么?是哪个国家的呢?

生(自主阅读):也表示32,是古巴比伦的数字。

师:这些古老的数字我们现在都已经不认识了,但是有一种古老的数字至今还在使用,那就是古罗马人的数字,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数学绘本课(图4)。

……

【设计意图】 在上诉环节中,教师首先出示了古埃及、古巴比伦的数字,让学生猜测图案的意义,既引起了孩子的注意,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阅读。

【片段2】

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罗马数字呢?

生1:钟面上、表面上。

生2:英语试卷上。

生3:书上,表示章节的号码。

师:生活中的罗马数字真不少,还比如(出示)电影海报上也会出现,它表示电影的第2部、第3部(图5)。

(学生在小声议论。)

生1:这部电影我看过,第2部特别好看……

生2:我也看过,我也看过……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在平时的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古罗马数字呢?”这个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列举了许多自己看到过罗马数字的地方,教师的内容补充又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热烈讨论,使他们兴趣浓厚。有趣的现实生活事物和画面相结合的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体会数学的作用。

【片段3】

出示图6:

师:图上的古埃及数字和麻将上的数字分别是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生:是1到9,1就是1条竖线,2就是2条竖线,3就是3条竖线……

出示图7:

古罗马数字:Ⅰ Ⅱ Ⅲ

图7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古罗马数字的1、2、3了,那4是怎样表示的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生1:IIII。

生2:IN。

生3:VI。

生4:IV。

师:我们先来看看IIII这种写法,(出示图8)读了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这样写下去太麻烦了!

生2:我要看这个数字都看不清,还要一个一个数!

生3:只用一个符号太不方便了!

师:所以罗马人跟你们的想法一样,发明了新的符号(图9)。

生:拿出手跟着做一做,体会用V表示5的含义。

师:你们跟罗马人一样聪明,(出示4、5的表示法)方才有一位同学说对了。(教学7、8的表示法后,又出示了10的表示法及其含义)(图10)

【设计意图】从古埃及的数字表示法入手,比较古罗马数字与它的区别及优势,并利用绘本中的文字和图片,让学生通过猜一猜、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写一写等方式,感受到古罗马数字的字符由来及组字规律。

【片段4】

(1)教师给出阅读材料(图11)。

师:按要求独立阅读材料,完成材料后的两个考验题(图12)。

考验1:你能用罗马数字表示出32吗?

考验2:你能用罗马数字表示出99吗?

图12

生1:XXLII=32,IC=99。

生2:VIIIXL=32,IC=99。

生3:XXXII=32,XCIX=99。

(2)教师校对答案。

32的写法:很多学生写成XXLII,少数人写成VIIIXL和XXXII,个别孩子不会写。

99的写法:大部分学生写成IC,少数人写成XCIX,个别孩子不会写。

(3)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出示罗马数字的组字规则,纠错后明确正确写法应该是XXXII=32,XCIX=99,学生修改。

【设计意图】本环节结合阅读过程,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做标注”、用“?”标疑问、“反复读”、“小组交流”等。不但关注笔头,而且关注口头;不仅有独立的阅读活动,还有以小组为单位的集体分享,提升了学生独立阅读理解绘本的能力。

【片段5】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都知道了罗马数字的组字是有一定规则的,但是有一个数字是例外。(出示图13)

【设计意图】教师向学生介绍了唯一一个不符合组字规则的古罗马数字,一方面可以避免使学生以后在生活中看到另一种4的表示法而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的特殊性。

【片段6】

师:挑战题。(出示图14)

师:对比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1967,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罗马数字太复杂了,我看都看不懂。

生2:罗马数字还要自己去分隔,看起来太麻烦了。

生3:阿拉伯数字简单多了。

师:是呀,用罗马数字表示一千用字母M,表示一百用字母C,表示十用字母X,表示一用字母I,而阿拉伯数字只要把数字1放在不同的数位就能达到目的,已经有了数位的概念了。

对比这三种数字,你的想法是什么?(图15)

生1:古埃及数字只有一种符号,而罗马数字具有多种符号,表达更简便。

生2:阿拉伯数字有数位的概念,比罗马数字更简便。

生3:阿拉伯数字还出现了0,老师,罗马数字里面有0吗?如果建造年代是1907年,那该怎么表示呢?

……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设计目的是只有让学生在解析的过程中感受到“难”,才能让学生体会到阿拉伯数字的“简”。让学生通过“古埃及数字—古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和0的引进”这三者的对比,充分感受到数字由繁到简的发展历程,特别时0的出现让学生感悟到“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二、教学思考

1.改变阅读顺序,激发学习动机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形式过于拘泥,缺乏趣味性,难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对新奇的、未知的事物充满了浓厚的好奇心。本节绘本课一开始先出示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数字32的图片,不出现相关文字,并提问:“这是什么符号?它表示什么你知道吗?”随后教师再出示相关的文字让学生阅读。这样先图再字改变绘本内容呈现方式的方法,正是抓住了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两种古老的数字,学生自然想到了至今仍在使用的古羅马数字,瞬间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及探索的热情,课堂也变得生动而有趣。

2.指导阅读方式,淡化知识难点

学习贵在得法,方法来自于实践,又指导于实践。学生对阅读方法知之甚少,处于略读的初期阶段,自主阅读效果不佳。本节绘本课教师结合阅读环节,水乳交融地渗透了阅读方法的指导。人们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用笔圈出重要的内容。当学生在阅读中有不太懂的地方时,指导学生“反复读”。对于学生阅读完反馈时仍有困惑的地方,启发学生反复阅读,慢慢体会,逐步理解,正体现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用“?”标注有疑问的地方,这样学生就能够边读边想,静心品味和思考,促进知识的内化。学生阅读完了教师提供的内容以后,将自己阅读理解的内容和大家交流,这也是一种阅读的好方法,不仅能强化巩固所读的内容,还可以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通过阅读材料,在认识了古罗马数字符号“L”“C”“D”“M”后,让学生猜想一下怎么用罗马数字来写32、99这样的数目,将学生的阅读活动不断引向深入,从阅读中去寻找写数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去猜想”这种阅读方式的挑战性以及达成目标后的豁然与激动。

教师指导学生使用多种阅读方法,其目的既是让学生读懂、读通绘本,也是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所面临的困难,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享受学习数学绘本的乐趣,并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数学知识的难点。

3. 拓展阅读内容,开阔数字视野

阅读无止境,每一次的阅读结束是下一次阅读的开始。数学知识离不开它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古罗马人的数字》这一绘本中介绍了4的写法不是IIII,而应该简单地写成IV,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两种写法是同时存在的,这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如果教师只是按照绘本上的内容去教学,那学生就学得太有局限性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把4的两种表示法和形成这种现象的一些原因作为拓展内容让学生阅读,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对数学的感受更宽泛,对数字的视野更开阔。

4.触及阅读灵魂,滋养数学思想

在学习古罗马数字之前,学生们简单了解了古埃及数字的基本组字规则,在解析了市政厅的建造年代引出阿拉伯数字以后,教师让学生对数字从复杂到简便的几个发展阶段进行对比,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数字的发展承载了数学的进步,并利用阿拉伯数字0的出现引起了学生新一轮关于0的疑问。

为何而读,除了要解决最直接的问题,在文字的背后还有更深一层的蕴含:数学思想。《古罗马人的数字》这本绘本有两条线索,一条是罗马数字的字符及表示数目的方法,另一条是数字由复杂到简便的发展过程,体现了数学简洁的思想。

正是因为在教学中教师以古罗马数字为中心,对相关的数学内容进行联想、类比,才让学生感悟数学,并对数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逐步体会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也使得我们的数学知识更丰盈,更丰富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反复渗透,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

数学绘本充满了独特的活力和魅力,蕴含了丰富的数学知识和鲜明的数学思想方法,它足以成为小学数学教学新的课程资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灵活地运用数学绘本,挖掘无限的创意和想象,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搭建起成功的桥梁。

猜你喜欢
数学绘本数学思想方法学习兴趣
童眼“读”绘本,童心“涂”绘本
再谈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运用迁移学习规律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巧用趣味绘本,玩转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绘本中数学信息的间接呈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