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窑陶瓷创新设计探究

2018-05-10 08:46肖世扬
中国陶瓷工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吉州窑天目诚品

刘 晨,肖世扬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0)

0 引 言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创新。在中国陶瓷行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宋代是业绩颇丰的时期,宋瓷精美绝伦、制瓷工艺精湛,民窑官窑遍布各地。吉州窑作为宋代民窑的一个杰出代表,其创新之处比比皆是,例如木叶天目盏,能将树叶烧入1300 ℃的瓷器当中,叶片在瓷器中显现栩栩如生,被誉为天目中的瑰宝。木叶天目盏看上去像翻转的斗笠,黑得油光闪亮,更令人称奇的是,盏内嵌着的树叶,看似突出,一摸却又与盏底齐平;吉州窑生产的彩绘、兔毫天目、剪纸贴花等产品,亦不乏创新之处,且居同时代世界领先水平。

图1 木叶天目 吉州窑Fig.1 "Konoha temmoku", Jizhou Kiln

1 历史上吉州窑因创新而大放异彩

宋代吉州窑是位于江南的民间综合性窑场,尤以黑釉瓷产品而闻名。吉州窑和景德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清代景德镇人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一书中记载,元初景德镇的工匠乃从吉州永和迁移过来的。所以,在制瓷风格上继承了吉州窑的一些特征,特别是在釉下彩绘方面。

由于历史战乱的原因,吉州窑在元代断烧。南宋时期是吉州窑的鼎盛时期,该时期的吉州窑瓷器是当时国内主要的贸易产品。国内主要河流包括长江沿岸,都出现过吉州窑的瓷器。有史料记载,当时吉州窑的陶瓷产量非常大。实际上,吉州窑不仅产量大,而且善于创新。比如烧黑釉,很多地方的窑厂都会烧黑釉,但吉州窑胜在能把桑叶烧进黑釉、将植物融入瓷器中,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巨大轰动。一片叶子在水中若浮若沉,栩栩如生。其他窑口纷纷效仿,但都无法烧制出吉州窑的震撼效果。

当前陶瓷行业釉下彩绘的代表是景德镇的青花瓷,但经许多学者研究表明,吉州窑釉下彩绘的应用先于景德镇。由于宋末元初期间时代更迭、窑工弃艺从戎,导致釉下彩绘的工艺流失,景德镇的工匠在此基础上进行传承和发扬。到了元代中期,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已成为这一时代最负盛名的釉下彩瓷。综上所述,吉州窑是具有创新意义的窑,“吉州窑古瓷文化”是庐陵文化最重要的代表之一。

图2 木叶天目Fig.2 “Konoha temmoku”, Jizhou Kiln

2 吉州窑陶瓷衍生出的创新设计——以晨醉诚品为例

2.1 对吉州窑器型的创新设计

晨醉诚品位于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内,是目前学校大学生创业项目,其产品的创新之处在于,晨醉诚品对传统吉州窑器型进行改进设计。古代的木叶天目尺寸较大,不便携带,观赏性大于实用性。晨醉诚品对产品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方面,现代吉州窑把木叶天目作为旅游纪念品进行大批量生产,将尺寸缩为茶盏大小,大大增加了产品的实用性,使其成为游客乐于接受的旅游礼品;另一方面,将原有单一的“斗笠”器型摒弃,逐渐改进设计成一些类似“斗笠”的新器型,并结合禅宗文化,使其外形充满“禅意”。

图3 木叶天目Fig.3 “Konoha temmoku”, Jizhou Kiln

2.2 将谷物、植物果实等烧入黑釉中

晨醉诚品秉承着“传承+创新”的产品开发设计原则,其独特之处在于将木叶天目盏用全新的载体进行烧制。原来的木叶天目盏,只能在黑釉中烧入桑叶、杨树叶和菩提叶,晨醉诚品先后尝试悬铃木叶、枫叶、樟树叶、稻谷、大青、麦穗等其他植物,最终将各种植物烧入陶瓷中,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用现代手法全新演绎木叶天目盏。晨醉诚品每烧一窑,都详细记录坯体的呈现效果和相应的温度情况,再对照成功的植物烧制样本的烧窑记录进行标准考量和改进。目前,已成功研发出黑釉与植物果实和五谷结合的产品十余款。

图4 “芝兰系列”木叶天目 . 晨醉诚品Fig.4 “Konoha temmoku of orchid series”, Chenzuichengpin Studio

2.3 将花朵烧入黑釉中

除了谷物,晨醉诚品还成功将花朵烧制到黑釉上。在成功地尝试了其他植物与黑釉的结合后,吉州窑又把研究思路转到了花朵上。经过查阅历史资料和书籍,并未发现过将花朵烧进瓷器的案例。桑叶之所以会成为木叶天目的首选,一方面因为它的茎叶粗大、叶脉明显,能够在碗内形成较清晰的纹理;另一方面桑叶的碱性与黑釉釉料成分能较好地融合,不会产生排斥现象。根据以上经验,在技术上进行一定改进,又为黑釉瓷的创新开发设计增添了新内容。

图5 “花朵系列”木叶天目 . 晨醉诚品Fig.5 “Konoha temmoku of flower series”, Chenzuichengpin Studio

2.4 绿釉和刻划花工艺

吉州窑产品种类丰富、装饰技法多种多样,绿釉虽没有黑釉瓷和釉下彩绘瓷那般突出,但也是吉州窑的一大特色。晨醉诚品基于原本的黑釉和绿釉的特点,开发出一款新釉,能将木叶天目用绿釉重新演绎出来,改变原有单调的黑色釉,采用绿色的釉色,叶子在杯子底部为淡淡的白色,叶子纹路清晰,栩栩如生。晨醉诚品在大件的吉州窑产品上,运用了刻划花和印花装饰工艺,以水波纹、卷草纹、水泡纹、蕉叶纹、游鱼等为主题纹饰,与瓷器表面的绿色相呼应,营造一种清凉舒适的视觉效果。

图6 “火焰系列”木叶天目 . 晨醉诚品Fig.6 “Konoha temmoku of flame series”, Chenzuichengpin Studio

3 “创新”:吉州窑的生命线

吉安的旅游产业正处在蓬勃发展时期,游客数量逐年递增,旅游纪念品市场日益扩大。国内现存很多的窑口值得吉州窑学习,例如福建建窑、江苏龙泉窑、哥窑、定窑、钧窑等,都是宋代的古窑口,目前都已具一定规模。以建窑为例,目前有1000多家建窑从事陶瓷生产,相比之下吉州窑陶瓷作坊数量还非常少。从2013年起,旅游业发展迅速,吉安当地亦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先后提出“全景吉安,全域旅游”战略,吉州窑作为吉安主推的旅游地,势必在旅游纪念品设计方面迎来全新的机遇与挑战。目前吉州窑在传承古代工艺的同时,结合现代旅游纪念品市场审美和消费需求做了以下创新。

3.1 器形上的创新

宋代吉州窑的器形多以盏、碗、盆、罐、瓶等为主,体积相对较大,方便工人在上面绘制图形进行装饰。现代吉州窑产品大多作为陶瓷旅游纪念品,在器形上做了改变。比如古代的木叶天目尺寸非常大,通常直径都在10公分以上,不方便携带也不实用,所以将木叶天目器型改为茶盏,直径控制在10公分以内,可以保证产品发的便携性和实用性,使得它更适合作为旅游纪念品和礼品,进一步拓展了市场。

图7 木叶天目 . 晨醉诚品Fig.7 “Konoha temmoku”, Chenzuichengpin Studio

3.2 概念上的创新

吉州窑陶瓷市场很大一部分竞争对手,都是属于茶具一类,面对福建等地的建窑茶具,吉州窑主导了一个禅宗概念。南宋时期赣南地区是僧院聚集地,当时吉州窑为周边的寺院、寺庙制作茶盏,产品的整个装饰风格也是按照寺院僧人的欣赏习惯进行装饰,所以许多吉州窑作品中都充满了禅的智慧与美学特征。庐陵文化包括青原山禅宗文化,通过结合当地本土文化资源,丰富了吉州窑陶瓷旅游纪念品的创新设计。

3.3 装饰手法上的创新

吉州窑当地的作坊大多继承了宋代的一些装饰手法,利用水波纹,卷草纹,龟背纹,云纹等传统纹饰,大批量生产仿古瓷。有一部分新理念陶瓷企业为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品味,在绘画的元素上进行创新。例如本觉坊,在保留一些传统纹饰的同时,注入新的元素,将中国画和中国书法的元素移植到瓷器上,提升产品附加值。

3.4 营销手段上的创新

目前的吉州窑企业除了在作坊进行销售,也借助手机APP和网络销售平台销售。例如本觉坊最先在东家手艺人的平台上进行众筹,这一时期注重宣传,包括广告、朋友圈、公众号等方式,也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和比赛。从2014年到现在,本觉坊产品销量稳步上升,经过3年多的发展,即使不做宣传,每天的客流亦川流不息,很多人都是闻名而来或经朋友介绍,顾客买完东西在朋友圈一晒,对吉州窑陶瓷感兴趣的人就会慕名而来。这一方式让本觉坊的产品迅速打开了市场。接着开始在淘宝、阿里巴巴等平台上线,比起传统的销售模式,本觉坊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的大潮,在当地的陶瓷行业中成为龙头企业。

参考文献:

[1] 冯晓矛, 冯绘. 陶瓷造型设计中形式美的表现和应用[J].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1, 26(2): 75-76.

[2] 周萌, 王萍, 罗萌瑞. 庐陵文化丛书-庐陵民俗[M].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9.

[3]刘晓玉. 吉州窑彩绘瓷品鉴[M]. 南昌: 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9.

[4]张玉南. 陶瓷艺术釉工艺学[M]. 南昌: 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9.

[5]彭明瀚. 雅俗之间-吉州窑[M].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7.

[6] 李磊颖, 刘春福. 浅谈吉州窑的陶瓷装饰艺术[J]. 美术大观,2006(4): 88-89.

[7] 陈芳. 旅游纪念品的审美特征与审美构成探讨[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5, 24(5): 104-105.

[8] 朱广宇. 宋代茶文化与吉州窑、建窑器的发展[J]. 设计艺术,2005(4): 25-27.

[9]明瀚. 吉州天目瓷-木叶剪纸贴花[N]. 中国文物报, 2001.2.25.

猜你喜欢
吉州窑天目诚品
徐 乔艺术作品欣赏
吉州窑陶瓷中书法装饰的应用研究
陈磊作品
诚品传奇
宋代吉州窑窑变瓷的创新
香港苏富比历年所见吉州窑拍品
吉安市博物馆藏吉州窑黑釉瓷赏析
ILFE智意扫地机 天目X660
天目药业5次重组均失败仍要重组 公司靠拖欠薪水美化财报“保壳”
台湾诚品大陆首家旗舰店在苏州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