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育人的医学院校学生“三型”党支部建设

2018-05-22 12:54罗文俊张翠芬戴翠琼段慧菡
山西青年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三型学习型医学院校

罗文俊 张翠芬 周 琳 王 徽 戴翠琼 段慧菡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真理源于实践,实践是学生党支部“三型”建设的重要载体。“学习”、“服务”和“创新”这三个主体并非单独存在,只有将他们完美结合才能使党支部建设更具特色。然而,纸上谈兵的抽象使命题无法落实到实质,所以将实践视为桥梁能将“三型”建设的内涵化抽象为具体,这有利于党支部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学生。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来收集资料,然后用统计学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本次参与问卷调查的对象大致比例为15-25岁,呈92.72%,参加党支部活动时间多为1-5年,党内身份多为党员或预备党员,其次为入党积极分子,而对于党支部中身居职位者相对较少。

一、对学校党支部建设的认知与评价

(一)对目前高校党支部开展活动状况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党支部工作的主要内容呈现出学习、服务、创新三型与实践育人相结合,以及增强党支部自身的凝聚力等全方位发展。目前高校党支部开展活动状况呈现出时间不足,主要是因为医学教学实践,实习等安排,支部活动在时间上得不到充分的保证。

图1 目前高校党支部开展活动的状况

在调查对象中,48.49%的学生认为高校党支部开展活动状况还没得到同学们的广泛赞同,31.08%的学生认为党支部开展活动形式内容丰富,较受学生喜欢,18%的学生对党支部活动无感或是持消极态度,如脱离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缺乏医学特色的党支部活动形式等。从而可以看出医学院校的教学管理与学业安排对党支部活动的开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对目前医学院校学生党支部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医学院校的党组织先锋性和战斗力不够明显,如组织生活缺乏生机,工作与实践脱节,对党员的引导教育缺乏全面性。同时学生党组织设置存在滞后性,如支部党员结构单一,不利于支部活动的开展。因此,党支部开展活动的内容方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约69.64%学生对党支部建设评价为一般满意,而2.13%学生表示不满,说明建设三型党支部有助于学员学习、创新和服务,尽管其中的活动存在弊端,但也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及校风建设等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仅8.35%的学生觉得没有太大的帮助。

二、医学院校“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现状和党员愿景

图2 医学院校构建学习型党支部的主要困难

目前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党支部学习氛围为较浓厚,极少部分不浓厚。由上图可以看出,医学院校构建学习型党支部的困难主要是因为医学生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和实习阶段学员分布不同地区。但大多数学生认为从中投入开展医学专业相关讲座、学习党史、创建党支部公众号以及开展问答知识竞赛会更有助于开展学习型党支部。

三、医学院校“服务型”党支部建设的现状和党员愿景

(一)举办服务型活动的主要形式

图3 医科院校举办服务型活动主要形式

因学校比较鼓励学生要有志愿服务精神,故大学生服务意识较强,主要形式依次为义诊、义教、急救志愿者和残疾人探访。由上图可以看出,80.99%的学校党支部比较经常开展义诊,65.36%为义教活动,这也是因为是医学院校,故此发展特色志愿活动为多。

(二)医学院校党支部对群众服务上的工作重点

图4 医学院校党支部对群众的服务重点

医学院校对群众的服务重点主要放在开展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和针对不同需求提供社区服务。因此,医学院校建设服务型党支部可采取的主要措施为利用学生社团强化学员自主权和提高主动性,同时也可在社会实践中增加服务意识、创新服务载体和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

四、医学院校“创新型”党支部建设的现状和党员愿景

图5 当前创新型党支部建设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医学院校各级党支部创新意识强度适中。学校较经常开展创新型的挑战类比赛,如万年青杯、临床技能竞赛、大小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等。然而由上图可看出,当前创新型党支部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医学生党员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其他有与医学贴实的创新机会不多和创新机制不明确等。故此创建创新型党支部的可行措施也应时而生,引导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鼓励学生申报与创新相关的党建课题立项,创新学生工作载体以及开展创新型红色阵营学习交流活动等,以此改善创新型党支部创新形式不足的态势。

五、医学院校实践育人与“三型”党支部建设相结合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探讨

(一)对三型党建与实践育人相结合关系的分析

在调查对象看来,医学院校推动实践育人工作的主要形式依次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自我教育、应用操作能力以及见习实习等。医学院校加强实践育人的主要方法为创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开展相关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将实践活动纳入学时学分管理和开展服务活动与党务调研等较为主要,所占比例约为70%左右。三型党建与实践育人相结合,可改进的措施为绝大多数认为需贴近医学专业并注重创新,占83.84%,另外发挥以学生党员的主体作用占74.78%,增加经费投入占66.79%以及丰富党支部活动的内容也较为主要,占68.74%。为加强党建与实践育人,医学院校主要可丰富社会实践工程,搭建和完善党建网络平台等。

(二)医学院校“三型”党支部建设对医学生未来的发展影响

这主要体现在学习和服务上,如提高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占84.19%;增强服务意识,有利于培养将来的职业道德,占88.63%;而对创新的影响相对较少,占67.85%,体现在学生通过科研立项,拓展科研创新思维。从这个比例可以看出,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需着力发展的一项工程,无论是学校党支部建设者或是学生党支部成员都要不断探索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为社会培养大批创新型医学生人才,从而探索医学新领域的奥秘。

六、对策建议

(一)目前医学院校的党支部建设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还未到达成熟的地步

对于实施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医科高校党支部实践教育,建设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医科大学,调查对象要让党支部的作用发挥出来,虽然医学院校学习任务繁重,但身为一名共青团员或共产党员,有义务也有必要为他人服务,也有必要成为他人的榜样。要实现这些,必须深入探讨如何组建党支部,如何把党支部的功能发挥出来,如何让学生干部重视自身,发挥其作为党员或团员的作用。同时,一方面得加强宣传工作,在学校内举办多一些指导讲座引领学生发展创造性,另一方面又要增加实践机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结合时事热点,包括政治热点、国家历史纪念日等多举行相关学习展示活动,丰富活动形式;以党支部为组织单位多多进行党团实践等等,理论扎实,素质在心,技术更新,做到全面发展!

(二)如何建设医学院校基于实践育人的“三型”党支部

要深入探讨如何组建更高效的党支部,如何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但要加强宣传,使该观念深入人心,更要切实增加实践机会,做到理论扎实,思想上进,技术创新!例如:以创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开展相关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将实践活动纳入学时学分管理,开展服务活动与党建调研为主要途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自我教育,应用操作能力实践,见习实习等形式,不断加强基于实践育人的三型党支部建设,这样也许能解决医学院校因教学实践实习等安排使支部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以及支部活动缺乏医学特色等问题,还能更加新颖地将实践育人与三型党建相联系,更好地拓展和保证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一个问题,与“学习型,服务型”党建相比,党支部成员对创新型党建的了解明显不够。被调查者的创新意识相对薄弱,党支部创新活动的举办甚少。实践育人作为一种新的育人方式,与社会发展相符合,必将会在医学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医学院校学生“三型”党支部建设对于提升医学生党组织及医学生党员的学习能力、服务水平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健,董康成,王金生.新形势下大学生党支部建设[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2]贾芳琴.高校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意义、优势及路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1.

[3]解根法,王淑琴.高校党建对于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价值——兼论高校党建创新的发展方向[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4]李海霞,莫碧珍.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实践研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5(01).

猜你喜欢
三型学习型医学院校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发展的逻辑起点——读《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发展战略研究》有感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纳米级稳定性三型复合肥
医学院校内药用植物园规划与建设初探
建设“三型”高校基层党组织实践策略研究
如何发挥高校“三型”基层党组织在学科团队建设中的作用
新时期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