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硝唑、甲硝唑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牙周炎的效果观察

2018-09-10 11:48陈蓁蓁洪滔
浙江医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替硝唑米诺环素

陈蓁蓁 洪滔

牙周炎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牙周疾病,主要由长期存在的牙龈炎向深部牙周组织扩展引起[1],临床表现为牙龈出血、临床附着物丧失,严重时引起牙齿松动、移位,影响患者生活[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是治疗牙周炎常用的药物,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且药物抗菌谱相对较广[3]。但是,单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时所需药物剂量较大,长时间用药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4]。有研究指出,替硝唑、甲硝唑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牙周炎有助于减轻炎症,提高患者牙周功能,且药物联合使用能缩短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的使用周期,进而减少使用剂量[5]。基于此,本研究将替硝唑、甲硝唑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牙周炎,与单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作比较,观察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牙周炎患者94例,排除标准:(1)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者;(2)近期使用抗菌药物或伴有凝血功能异常者;(3)口腔卫生条件相对较差或妊娠期、哺乳期患者。其中47例患者单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牙周炎,为对照组;另47例患者采用替硝唑、甲硝唑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为观察组。对照组男 25 例,女 22 例;年龄 53~75(60.51±5.79)岁;BMI 20.01~25.67(23.25±0.95);病程 1~3(1.85±0.53)年。观察组男 26 例,女 21 例;年龄 54~75(60.48±5.81)岁;BMI 20.04~25.73(23.48±0.99);病程 1~4(1.88±0.5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牙周基础治疗,保证菌斑牙面数<20.0%,清除牙龈菌斑、色泽及牙石;磨光牙面,尽可能减少牙石与菌斑的沉积,利用龈下刮治器刮除牙周袋内的菌斑、牙石并对牙齿外形进行改磨,尽可能缓解饮食过程中食物嵌塞,降低创伤小咬合率[6]。对照组患者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向牙周袋内注满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朗力生物医药有限公司),1次/周,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替硝唑、甲硝唑治疗,口服替硝唑(浙江杭康药业)250mg/次,1次/d;选择合适大小的甲硝唑(浙江得恩德制药有限公司),利用牙科镊将甲硝唑敷在牙周袋底部,1次/2d,连续治疗4周。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加强口腔卫生宣传教育,叮嘱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1)血炎症因子水平。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留取空腹静脉血3ml,离心15min,速度4 500r/min,完成血清分离后放置在-20℃环境中。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包括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1)、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水平,有关操作严格遵循仪器操作说明书完成[7];(2)牙周功能。采用牙周探针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BOP)及附着丧失(AL)水平[8-9]。(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头晕、低血压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由表1可见,治疗前两组患者sICAM-1、IL-1β、MCP-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ICAM-1、IL-1β、MCP-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功能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功能比较

由表2可见,治疗前两组患者PLI、BI、PD、BOP及A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LI、BI、PD、BOP及A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由表3可见,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头晕、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3 讨论

近年来,国人口腔问题日益突出。牙周炎是常见的口腔疾病,我国患病率达96.8%,患者发病后临床表现为牙龈肿痛、出血、口臭、牙髓炎等[10]。然而,部分牙周炎患者发病早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多数患者确诊时病情已相对严重,甚至已丧失了牙齿的咀嚼功能。因此,加强牙周炎患者早期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1]。

近年来,替硝唑、甲硝唑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在牙周炎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患者sICAM-1、IL-1β、MCP-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替硝唑、甲硝唑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用于治疗牙周炎有助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从根本上控制疾病发展。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是一种新型的牙周局部缓解剂,药物主要成分为二甲胺四环素,能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促进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从而抑制牙周组织胶原酶活性,实现牙周炎的控制、治疗[1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于多种兼性厌氧菌、革兰阴性厌氧菌均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改善放线杆菌、核梭杆菌等引起的牙周炎[13]。同时,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还可以促进牙周组织再生,进一步巩固牙龈,稳定牙周组织。但是,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临床使用时药物剂量相对较大,长时间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容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影响临床治疗依从性[14]。

甲硝唑属于拮抗厌氧菌药物,应用于牙周炎治疗能抑制细菌DNA合成,从而引起细菌裂解、死亡,有助于进一步稳固牙齿。同时,甲硝唑用于牙周炎中主要敷在牙周袋底部,能持续发挥药物作用,促进牙周组织的恢复,并且药物使用相对方便。替硝唑也是牙周炎患者常用的治疗药物,能抑制细菌DNA的合成,阻断DNA转录,从而引起细菌死亡。但是,替硝唑主要作用于厌氧菌。临床上,将替硝唑、甲硝唑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用于牙周炎治疗效果理想,能达到优势互补,有助于改善患者牙周功能,促进患者早期恢复。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患者PLI、BI、PD、BOP及A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替硝唑、甲硝唑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牙周炎提高患者牙周功能。已有研究表明,替硝唑、甲硝唑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牙周炎能产生协同作用,加快牙周组织的修复,并且3种不同药物的联合使用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药物安全性相对较高,并且替硝唑、甲硝唑的使用能降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药物使用剂量及使用次数,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15]。同时,替硝唑、甲硝唑、盐酸米诺环素均为临床常用药物,临床使用时可行性较强,药物价格相对低廉,并且不同药物的联合使用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耐受性。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头晕、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这3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并未增加牙周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药物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替硝唑、甲硝唑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牙周炎,有助于降低血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牙周功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替硝唑米诺环素
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用深潜悬停米诺解锁河流斑鳜的思路
替加环素在老年重症感染病人中的应用
米诺环素联合裸花紫珠治疗痤疮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多西环素涨至800元/kg,95%的原料暴涨,动保企业也快扛不住了!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价值评价
复方替硝唑溶液制备工艺影响因素考察及其稳定性研究
观察局部应用吸收性替硝唑明胶海绵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
亲环素A过表达对高温、紫外线和顺铂引起的H1299细胞凋亡的影响
教堂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