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平山县张家庙遗址H3试掘简报*

2018-10-26 01:1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石家庄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中山古城遗址文物管理所
文物春秋 2018年4期
关键词:家庙素面灰陶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石家庄市文物保护研究所 中山古城遗址文物管理所

(1.河北 石家庄 050031;2.河北 石家庄 050011;3.河北 平山 050499)

张家庙遗址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上三汲乡张家庙村东南800米,南临黄壁庄水库库区(图一),地处黄壁庄水库北岸高约5米的台地上,西侧为一条干沟,西南距张家庙台遗址约80米,面积约1000平方米,地表平坦,种植有核桃树,1983年发现时定为商周遗址[1]。2013年10月,在中山古城遗址文物保护工程的考古调查过程中,发现台地西侧断崖坍塌下来的土中包含有夹砂褐陶片,断崖上裸露灰坑,还残留有陶罐的印痕。为了进一步了解遗址内涵,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单位对裸露遗迹处做了试掘,在断崖东侧台地上布边长2.5米的探方一个。探方内堆积自上而下可分为3层:

①层为现代耕土层,包含树根较多,厚10~25厘米。

②层为明清时期地层,土质疏松,土色黄褐,包含有少量瓷片,厚15~25厘米。此层下开口灰坑2座,为2013PZH1、2013PZH2。

③层为战国时期地层,土质松软,土色红褐,包含有板瓦、筒瓦、泥质灰陶片、兽骨等,厚 55~65 厘米。2013PZH3(以下简称 H3)即开口于此层下。

③层以下为生土。

图一 遗址位置示意图

图二 H3平剖面图

探方内遗存可分为明清、战国和新石器时代等三个时期。其中新石器时代遗迹仅有H3。H3出土遗物较多,是近年来河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较为重要的发现,现简报如下。

一、出土遗物

H3位于探方西部,仅存东半部分,西半部分坍塌无存,中间被H2打破(图二)。残留部分大体呈半圆形,袋状,平底。口部南北214厘米,东西148厘米,底部南北243厘米,东西156厘米,深70厘米。填土为灰黑色,土色驳杂,出土陶片较多,还包含大量草木灰、红烧土块、炭粒等。在西侧断崖下采集的陶片也出自该灰坑,在统计时一并计入。

H3出土遗物均为生活陶器残片(表一),共710片,其中复原器物2件,分别为泥质红陶罐和夹砂褐陶折沿罐。不同陶系陶片的破碎程度大体相当,可以通过统计陶片数量计算出各自的比例。夹砂褐陶和泥质灰陶各占40%多,泥质黑陶和泥质红陶均不超过10%。从陶色上看,红陶占5.07%,褐陶占45.21%,灰陶占40.99%,黑陶占8.73%。从陶质上看,泥质陶占54.79%,夹砂陶占45.21%。器表以素面为主,部分磨光。有纹饰者所占比例不高,只有篮纹(35.21%),分为横篮纹和斜篮纹,斜篮纹均为左高右低的右旋式。其他纹饰有席纹,只有一片,见于一件夹砂褐陶罐外底,不是装饰性纹饰。另有一片彩陶为泥质红陶钵腹片。可辨器型以罐类为大宗,均为手制,多数口沿有轮修痕迹。另有少量钵、甑等。

1.泥质红陶

占全部陶片的5.07%。烧制火候较高,陶质坚硬,器表多素面,部分磨光。纹饰以篮纹为主,彩陶仅1片。可辨器型有钵和罐。

钵 仅有1片腹部残片。H3∶23,外饰数道弧形赭彩条纹,残长6厘米(图三,1)。

罐 有口沿残片4片,均为折沿。一种折沿角度大,口径与腹径大体相当。一种折沿角度小,口径小于腹径。均为手制,泥片套接而成,底包帮,口沿部经轮修。其中复原1件,H3∶19,圆唇,折沿角度大,沿面较直,鼓腹,平底,外表磨光,口径30.4厘米,底径11.6厘米,高23.6厘米(图三,2)。另有3件罐底残片,其余为腹片。

2.泥质灰陶

占全部陶片的40.99%。数量仅次于夹砂褐陶。烧制火候高低均有,高者器壁较薄。可辨器型有钵、罐。罐类残片较多,大部分为罐类腹片,大件为泥片套接,小件为泥条盘筑,底包帮,均为手制。器表以篮纹为主,其次为素面,部分磨光。口沿多经轮修。另有少量罐底和桥耳。钵残片少且小,具体制法不明。

钵 仅有3件残片。H3∶24,口沿残片,圆唇,器表磨光,残长3.1厘米,宽2.6厘米(图三,3)。H3∶22,钵底残片,平底,素面,底径7.8厘米,残高2.5厘米(图三,4)。

折沿罐 有口沿7片。敞口,圆唇,唇部加厚。H3∶15,器表磨光,广肩,肩部器壁较薄,口径26厘米,残高15厘米(图三,5)。H3∶1,口沿残片,口径22厘米,残高4.6厘米(图三,6)。H3∶8,口沿及腹部以下残,折沿,溜肩,饰横篮纹,颈部直径12厘米,残高11厘米(图三,7)。

罐底 有残片10片。斜腹,平底。H3∶9,饰横篮纹,底径12厘米,残高4.6厘米(图三,8)。H3∶6,饰斜篮纹,底径 13 厘米,残高4.8 厘米(图三,9)。H3∶14,饰斜篮纹,底径16.8厘米,残高 21.2厘米(图三,10)。H3∶20,肩部及口沿残,腹部有桥耳,已残,饰斜篮纹,肩部素面磨光,底径13.2厘米,残高30厘米(图三,11)。采∶6,素面,长 11.3厘米,残高 8.2厘米(图三,12)。

桥耳 有残片9片,形状宽扁,剖面呈“C”形,外饰数道竖弦纹,应为罐的附件。H3∶16,贴附于罐上,残长15.6厘米,宽14厘米,桥耳长5.2厘米,宽5.2厘米(图三,15)。

表一 H3出土陶片统计表

3.泥质黑陶

占全部陶片的8.73%。烧制火候不均,火候高的表里如一,胎质坚硬,火候低的多红胎,外皮易脱落。陶色较为驳杂,常带有黄色、白色斑块。可辨器型仅有罐,形制与泥质红陶罐相近。大部分为罐类腹片,器表以素面为主,篮纹次之,部分磨光。制法与泥质灰陶大致相同。

罐 有口沿17片。折沿,圆唇。H3∶13,肩部以下残,广肩,口沿内有轮修旋转痕,口径 16.8厘米,残高 4厘米(图三,13)。H3∶11,下腹残,弧腹,腹部有桥形耳,素面,器表有黄色斑块,口径28厘米,残高14.8厘米(图三,14)。

4.夹砂褐陶

占全部陶片的45.21%。一种火候较高,质地坚硬,夹细砂,器壁较薄;一种火候较低,质地酥软,夹粗砂,器壁厚。部分掺杂云母。陶色有的暗红近黑,有的接近浅黄色。可辨器型有罐、甑。罐类腹片较多,另有少量罐口沿、底部和桥耳。器表多为素面,其次为饰篮纹,仅见于少量罐上。还有数片带尖锐的小乳钉。制法为手制,泥片套接,底包帮。

罐口沿 有残片30片,分折沿、束颈两大类,沿面多抹平。

折沿罐 有残片18片,颈部有折角,约为直角,敞口,尖唇,沿面抹平,陶质较硬,器表陶色斑驳。复原1件,H3∶18,敞口,圆唇加厚,唇上部抹平,折沿,沿面较直,溜肩,弧腹,最大腹径在腹中上部,平底,饰横篮纹,口径24.7厘米,底径11.7厘米,高32厘米(图四,4)。H3∶2,底残,口径 19.6 厘米,残高 12厘米,肩部有乳钉,乳钉直径1厘米,高0.8厘米(图四,1)。H3∶3,口沿残片,口径 18厘米,残高 5.4 厘米(图四,2)。H3∶4,口沿残片,唇部加厚,口径18.4厘米,残高5.8厘米(图四,3)。

束颈罐 有残片12片。颈部折角不明显,角度为钝角,沿面略外卷。H3∶7,口沿残片,圆唇,陶质较硬,呈斑驳黑褐色,器表及器内壁有打磨痕迹,口径14厘米,残高5.2厘米(图四,5)。H3∶10,尖唇,弧腹,腹部有两个圆孔,口径16厘米,残高14厘米(图四,6)。采∶1,下腹及底残,唇面抹平,弧腹,口径19厘米,残高22.4厘米(图四,7)。

罐底 有残片11片。平底,斜腹。H3∶25,内底有压印席纹,底径10厘米,残高3.4厘米(图四,8)。采∶2,底径 10厘米,残高10.8厘米(图四,9)。H3∶5,底径 13.2厘米,残高16.4厘米(图四,10)。H3∶17,底径 11.8厘米,残高13.4厘米(图四,11)。

甑 有残片4片。H3∶12,为甑底,底径11.5厘米,残高3.2厘米。中间和边缘各有一个圆孔,圆孔直径0.8厘米,四周有10条放射状长条形孔(图四,12)。

桥耳 仅1件。H3∶21,残,陶质较粗,质地疏松,截面为圆形,一端有隼,以插入器壁中。残长7.8厘米,宽2.5厘米。

图三 H3出土泥质陶

二、年代与性质

张家庙H3陶器群有如下特征:1.泥质陶数量(54.79%)多于夹砂陶(45.21%);褐陶(45.21%)与灰陶(40.99%)所占比例最大,黑陶(8.73%)与红陶(5.07%)则相对较少。2.除了素面外,纹饰几乎全为篮纹,彩陶仅1片。3.器类单调,以罐为主,钵、甑等类数量极少,全部是平底器。当地已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存还有中贾壁遗址[1]。与中贾壁陶器群相比,张家庙H3仰韶文化因素减少,龙山文化因素增多,如夹砂陶比例低,泥质陶占主体地位,彩陶几近消失,黑陶开始出现,篮纹比例高等。中贾壁遗址年代为仰韶文化晚期,故张家庙H3的年代应晚于此。

冀中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时期的遗存有容城午方二层文化[2]、永年台口一期文化[3]等。从陶质来看,午方二层文化的夹砂陶占18.104%,泥质陶占81.896%。从陶色来看,午方二层文化的红(褐)陶占82.9%,灰陶占16.457%,黑陶占0.633%,白陶占0.01%。虽然各陶系的占比数据与张家庙H3不同,但夹砂少、泥质多,红(褐)陶多、灰陶少的格局还是相同的。台口一期文化陶器与张家庙H3的篮纹比例最为接近,为37.99%。午方二层文化和台口一期文化都有黑陶,器类也都是平底器。通过比较,可知张家庙H3陶器群与这两处过渡时期遗存更为接近,只是可供比较形制的同类遗物较为缺乏。其他地区的一些器物与张家庙H3陶器形制相似,如洛阳王湾H194∶9[4]与张家庙H3∶18、H3∶19等,长治小神遗址采集的陶罐[5]与张家庙H3∶11接近,不同的是前者饰篮纹。王湾H194的年代在过渡时期的最后一个阶段(Ⅳ段),小神采集的陶罐属龙山文化时期。从陶系和器物两方面的比较看,张家庙H3的年代应在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时期晚段到龙山文化早期。

由于此次仅发掘了一个灰坑,只凭借陶系和少量可辨器型无法对以张家庙H3为代表的这类遗存的文化属性及其更多内涵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只能有待于今后的考古发现予以揭示。但此次在冀中地区新发现了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时期到龙山早期遗存,为完善这一时期太行山东麓考古学文化序列,以及这一地区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过渡等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发掘:韩金秋、樊书海、赵彦龙、李晨曦、康志忠、康三权、贺 明

绘图:李中敏、贺 明、李 伟

执笔:韩金秋、赵彦龙

[1]滹沱河考古队.河北滹沱河流域考古调查与试掘[J].考古,1993(4).

[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容城县午方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M]//《考古》编辑部.考古学集刊:5.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3]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永年县台口村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62(12).

[4]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洛阳王湾田野考古发掘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5,58.

[5]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晋东南工作站.长治小常乡小神遗址[J].考古学报,1996(1).

猜你喜欢
家庙素面灰陶
探究天津东丽博物馆藏张贵庄战国灰陶器
李蕾作品
天降大福喜成双
一件夏代灰陶象鼻盉的再修复
一件西晋灰陶兽的再修复
素面
荒家庙
陶器
素面
宁化红军医院 旧址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