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商务语用研究新进展的可视化分析

2018-11-01 08:56王立非金钰珏
山东外语教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面子礼貌商务

王立非 金钰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英语学院, 北京 100029)

1.0 引言

自Trosberg and Shaw(2005)和Shaw等人(2005)首次提出商务语用学(Business Pragmatics)概念以来,商务语用研究就不断受到关注,商务语用学研究重点为商务话语中的语用特点、语用语境和语用能力,是商务英语研究的重要分支之一,对我们认识商务话语中的语用含义和使用规律,实现商务交际目标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可视化方法,对2006-2017年间国际SSCI期刊上刊登的商务语用论文统计分析,发现商务语用研究的热点话题和研究方法,以期对国内商务语用研究和语用教学提供启示。

2.0 商务语用理论基础

商务语用研究是语用学与商务话语交叉领域,重点关注商务交际过程中的话语行为、话语含义、话语使用,涉及到语言学、语用学、专门用途语言、商务交际等。商务语用研究运用礼貌原则、面子策略或合作原则等研究商务话语,可以分为微观商务语用研究和宏观商务语用研究。微观商务语用研究关注商务话语中的语境、指示语、言语行为、会话含义等语用现象,宏观商务语用研究涉及商务交际和活动中的礼貌、幽默、隐喻、商家和顾客的交际,通过礼貌原则考察口头或书面商务交际中的面子策略和关系管理。

语用学是商务语用研究的理论基础。言语行为是语用学研究的重点,也是交际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在商务交际中,说话者的言语行为所要表达的话语含义,和听者所理解的说者意图一旦不匹配,便会阻碍正常的商务交流。因此商务语用研究关注商务话语或商务交际中常用的言语行为以及如何使用恰当的言语行为;商务会话含义的种类及特点,如何推导商务语境下的会话含义;如何调整商务会话模式来实现交际目的。商务语用研究与语用学研究关系密切。近年来,语用学不断发展,出现了互动语用学、话语语用学、认知语用学、文体语用学,为商务语用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视角。

专门用途语言研究关注不同用途和体裁的专业语言学习和使用,形成了三个分支: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专业英语(English for Professional Purposes)、和职业英语 (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主要包括以下九个领域:学术英语、科技英语、职场英语、商务英语、法律英语、航空英语、医学英语、护理英语、出版英语。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专门用途英语已经发展成为专业沟通英语,专门研究职场或学科专业领域的语言沟通,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有其特定的使用情境和话语特征。因此,专业情境下特定的交际情境如何影响语言的使用,而语言使用如何影响交际结果,也就成为商务语用研究的基础。

跨文化商务交际关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商务交际技巧和能力,涉及国际商务谈判、商务英语演讲、商务英语写作、海外市场营销、对外产品宣传等。跨文化商务交际涉及三个领域相互交叉,即:商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语言学。商学涉及跨文化交际所需的贸易与管理知识;语言学指商务活动中的语言使用,包括符号学、普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人文社会科学含文化人类学、心理学和信息科学。跨文化商务交际研究内部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特质、个人技能与文化知识,具体包括十项关键能力:开放、灵活、个人自治力、心智力量、感知力、倾听导向、透明度、文化知识、影响力和增效力; 外部因素包括制度民族中心主义与文化距离。两个外部环境因素对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影响,既考察了微观的个人能力组成层面,又考虑到两个外部环境方面的因素。母公司种族主义越强,跨文化商务沟通则越不平等,越不能容忍本土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

3.0 研究问题与方法

本研究重点回答四个问题:1)十二年来国外商务语用研究发展的总体趋势及特点是什么?2)国外商务语用研究热点话题有哪些?3)国外商务语用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成果和理论有哪些?4)国外商务语用研究方法有哪些特点?

本文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部分使用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SATI和Ucinet,对文献发表时间分布、高共引论文、高频关键词、核心期刊等数据进行统计,通过绘制知识图谱、提取关键节点文献、统计主题词聚类等方式进行分析。为保证数据的代表性与权威性,本文选择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作为来源数据库进行检索,时间限定为2006-2017年,文献类型为论文,通过输入 business pragmatics、business conversation analysis、business speech act、business and politeness principle、business and face theory、business and pragmatic competence等关键词检索,经过人工查重和筛选后得到SSCI论文98篇,来源文献包含作者、标题、来源出版物、摘要、参考文献等信息。

4.0 结果与讨论

4.1 国外商务语用研究趋势与特点

十二年来,国外商务语用研究论文发表总数98篇,论文总体数量虽然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波动起伏较大(见图1)。2006年只有5篇,而在2007年增加到了9篇,虽然在2008年回落到6篇,但2008-2011年其间,论文数量呈现显著上升,2011年达到了16篇。2012年数量明显下降,只有8篇,2013年出现短暂上升,达到15篇后,2014和2015年均下落到8篇,2016和2017下落到3篇。这与2003-2012年国内商务语用研究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数量呈现增长、回落交替出现的趋势相吻合(徐珺、肖海燕,2015)。

图1 国外商务语用论文发表趋势(2006-2017)

统计结果显示(见图2)共有41种期刊发表了商务语用论文,主要涉及三类期刊:1)语言学类,2)经济管理类,3)心理学类,论文主要集中在语言学类期刊,位列前三名的是JournalofPragmatics、Text&Talk、JournalofPolitenessResearchandLanguageBehaviourCulture。由此可以判断出,商务语用研究本质上归属于语言学。但作为一项跨学科研究,也显示出了其经济管理和心理认知属性。《大脑与语言》(BrainandLanguage)、《社区与应用社会心理学学刊》(JournalofCommunity&AppliedSocialPsychology)也发表商务语用论文,反映出商务语用研究的认知与心理学特点,关注交际者在商务沟通过程中的认知及语用推理。《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创业精神与区域发展》(EntrepreneurshipandRegionalDevelopment)、《商业伦理学刊》(JournalofBusinessEthics)等经管类期刊也涉及商务语用研究,显示出经济管理研究中有所涉猎商务语言使用。

图2 国外商务语用论文SSCI期刊分布特点(2006-2017)

4.2 国外商务语用研究热点话题的可视化分析

通过将WOS数据导入SATI 软件,形成xml 文件,经Ucinet软件将其共现矩阵表文件转化为后缀名为.##的文件后,使用NetDraw可视化软件绘制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见图3)。图3中的节点标签为关键词,节点的大小代表中心点的位置,节点越大,说明其在整个知识网络中的地位越重要。主题词反映出商务语用研究中的前六个热点依次为Conversation Analysis(会话分析)、Politeness(礼貌)、Face(面子)、Agency(机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Power(权力)。

通过对热点关键词的分析,我们发现,国外商务语用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领域:

热点1: 商务语用研究涉及话题广泛

统计数据结果显示,近十二年来,国外商务语用研究涉及诸多语用因素,其中,最热点话题包括礼貌原则、面子理论、言语行为、跨文化沟通。

礼貌(politeness)语用是商务语用研究的第一个热点话题,礼貌语用让商务交际双方最大程度感受到对方的敬意,有助于建立交际者的自我形象(Vergaro,2008;Dunn,2011;Ladegaard,2011)。Dunn(2013)研究了日本企业如何在新员工培训时对其进行礼貌概念的构建,通过观察五个培训公司,分析员工如何通过适当使用敬语,调整说话方式和行为,展示积极的自我形象,从而促进企业形象的建立。除了构建企业外部形象,Chris(2011)研究了机构内部领导和成员之间如何运用礼貌行为建立信任关系,通过选取115份电子邮件,分析其中使用的礼貌语言策略。结果显示,成员更加信任那些在电子邮件中使用礼貌语言策略的领导,此外,相较于直接言语行为,会话含义的缓解行为和包含会话含义的辅助行为话语都可以有效的减少“面子威胁”,建立彼此间的信任。

图3 国外商务语用论文主题词共现知识图谱(2006-2017)

“面子”(face)是商务语用研究的第二个热点话题。Hinze(2012)认为“面子”并不是中国式礼貌的核心,作者认为,在中文商务语境中,礼貌行为可以给予对方面子,但并不是所有的礼貌行为的根本目的都是维护面子,也有可能是出于人情或者客气。Reiter(2013)通过分析拉丁美洲服务业的投诉电话交谈,分析其中的语用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发起投诉通常较为谨慎,但一旦投诉意向变得明确,被投诉方则不愿意配合。这种对话中的敌对源于交际双方不愿意达成共识。因此,响应投诉的方式反映出一个企业进行其商业实践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

言语行为(speech act)是商务语用研究的第三个热点话题。常出现在商务谈判的过程中,说话者利用话语,最终影响对方的决定。Yin和Kuo(2013)认为间接沟通是商务语境中常用的方式,在信息系统项目建设中,由于需要来自多个学科的专家一起工作,间接沟通可能会阻碍系统的设计、实现和维护。作者通过眼动追踪技术进行实验,试图测试出直接和间接言语行为是如何影响参与者的语言理解。实验结果表明,间接言语行为的含义很容易遭到扭曲,从而造成误解,因此专业人士和管理者应该意识到,在跨学科的项目合作中,过度依赖礼貌表达或者间接言语行为有可能会阻碍信息的沟通。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商务语用研究的第四个热点话题,研究在语言文化背景有差异的商务情境下,人们如何使用不同的语用理解和语用策略。Lockwood(2015)研究离岸外包工作方式下,企业采取的视频会议充满了交际障碍。作者通过问卷、访谈、会议录像等方式,分析了一家大型跨国公司出现的各种不同的语言文化误解,以及跨国公司外包团队对于自身被边缘化和身份认同的困惑。Pérez(2014)探讨了西班牙和美国商业网站所反映出的个人主义文化维度。这种文化维度是指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个人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份和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该文分析了西班牙与美国个人主义指数,西班牙和美国商业网站主页使用的不同的交互元话语策略,以及个人主义指数又是如何影响这种策略并劝说潜在顾客进行消费。结果表明,这种网站文本中的交互话语因国家而异,个人主义较为明显的国家在向顾客传达信息时,通常强调个人或自由,也相应的反应在其元话语使用策略中。而个人主义不明显的国家,话语表达更为含蓄,重点强调信息传达,这对于出口公司想要推广自己的产品,有很大的意义。

热点2: 商务语用研究涉及不同语境和人群

统计数据结果显示,近十二年来,国外商务语用研究涉及多种不同商务语境和人群,商务语境包括机构场合、商务会议、跨文化沟通语境、商务沟通、专业领域等;商务人群包括日本人、西班牙人。Monika(2010)通过分析15个小时的商务会议录像,采取会话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交互会话中的身份等级,研究显示 “间接抱怨+笑声”在等级建构中十分重要,抱怨者和被抱怨者原本处于同一等级地位,而笑声则使抱怨者含蓄地表达了自身的愤怒。如果抱怨双方是上下级的关系,那么这种笑声既表达出了不满又避免了语言上的直接表达。Kitayama(2013)分析了日本商务场合下的人际称呼,在日本,人们往往根据“权力”(年龄、地位等)和“距离”(企业内部、外部等)来决定称呼,在企业内部,下级对于上级往往采用间接礼貌称呼,上级对下级则采用直接礼貌称呼,而在企业外部,人们倾向于采用更为礼貌的称呼。这种称呼选择反映出日本交际文化中的特点,既要顾忌他人面子,也要维护自身地位,以实现企业和社会对人际关系及个人身份的认同。

热点3: 商务语用的主流方法为话语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近十二年来,国外商务语用研究采用的主流方法为话语分析和会话分析。会话分析旨在研究各种机构话语(institutional talk),揭示会话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王立非、李琳,2014)。商务会议话语是国外商务语用研究重点关注的机构话语(Barenes,2007;Markaki,Merlino,Mondada & Oloff,2010;Voge,2010;Markaki & Mondada,2012)。Oittinen和Piirainen-Marsh(2015)分析了在多媒体商务会议中开场白的互动模式,研究表明在多媒体商务会议开始阶段需要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表达相结合,并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除了商务会议外,商务面试话语也是会话分析所涉及的重要机构话语(Glenn,2010;Glenn & LeBaron,2011)。Glenn & LeBaron(2011)通过分析两个话语情境,一是当面试官确认申请者具体信息;二是面试官只了解申请者的部分信息,观察面试进行的具体情况,结果显示,在第二种情境里,面试官展现出了更强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权威,说明了对话中如何体现认知权威,有助于面试的开展。

表1 国外商务语用论文主题词频次统计(2006-2017)

4.3 成果影响力可视化网络图谱分析

统计显示,近十二年中,影响力排在前六位的成果分别是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Brown & Levinson,1987)、Interaction Ritual: Essays in Face-to-Face Behavior (Goffman,1967)、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eech,1983)、Politeness (Watts,2003)、Power and politeness in the workplace: a sociolinguistic analysis of talk at work(Holmes & Stubbe,2003)和发表在Journal of Pragmatics上的论文Reexamination of the universality of face: politeness phenomena in Japanese(Matsumoto,1988)。这几项成果均属于语言类研究,甚少涉及商务领域分析,这表明,商务语用研究更关注语言学要素,而不是商务因素。

商务语用研究被引最多的文献是《语言使用中的共性:礼貌现象》(Brown & Levinson,1987),书中提到礼貌话语旨在维护他人的面子,“面子”受到特定社会文化规约,在不同场合下有其特殊性,因而提出了“面子威胁行为”理论(Face Threatening Act)和礼貌策略。《互动仪式:关于面对面行为的论文》(Goffman,1967)一书认为我们大部分的社会活动,都是为了维护面子,这其中必然包括我们的言语活动。

另一本影响力较大的专著是《语用学原则》(Leech,1983),书中以Austin & 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为基础,进一步发展了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Theory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将“礼貌”、“讽刺”、“交际性谈话”和其他语言行为准则囊括其中,从而提出了语用修辞模式。2003年Watts出版专著《礼貌》,认为礼貌并不仅仅是减少面子威胁行为,而是注重交际者在社会交往中如何感知礼貌。

图4 国外商务语用论文高共引文献网络聚类知识图谱(2006-2017)

Matsumoto(1988)重新验证了Brown和Levinson的语言礼貌理论,提出“面子”的普遍性和日本语言文化的关系。首先基于社会人类学的研究提出了Brown和Levinson的语言礼貌理论与日本文化中“面子”概念的差异;其次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Brown和Levinson的假设并不能准确预测日本的礼貌现象,最终得出结论,语言中的礼貌普遍性必须从根本上考虑到文化层面的因素,而不是单单考虑语言层面的因素。

表2 国外商务语用论文高共引文献统计(2006-2017)

Holmes & Stubbe(2003)将研究转向了专门针对商务场合下的语用策略,书中重点分析了,人们如何以及为何在工作场合中使用权利和礼貌话语。通过收集大量的工作场所中的语料,验证了保证工作目标的竞争需求,保持良好人际关系,和完成工作目标的过程中,所采用的话语策略。结果显示出,目前专门针对商务语境下的语言学研究,有影响力的成果数量很少,这也就为在商务话语中进行语用学研究提供了空间。

4.4 国外商务语用研究方法特点

如表3所示,2006-2017年国外商务语用研究呈现出以下三大特征:1)实证研究数量多,非实证研究数量少。实证研究91篇,占研究论文总量的92.8%,占主导地位,说明国外商务语用研究的主流研究方法以实证为主。非实证研究仅有7篇,占总量的7.2%。2)实证研究中,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和定性定量混合研究。定性研究64篇,占主导地位,反映出当前国际上商务语用研究的主导趋势是定性研究。3)实证研究方法多采用会话分析、体裁分析、案例分析、多模态、语料库、问卷、访谈等方法。与我国现阶段商务语用实证研究不足的现状恰好相反,因此国内商务语用研究应加强实证研究。

表3 2006-2017年国外商务语用研究方法分布

5.0 结论

本研究对国外商务语用研究热点与进展进行考察,发现过去十二年:1)国外语用学论文发表量总体较少,期刊类别分布较不平衡,论文发表主要集中在语言学类期刊,其中以《语用学期刊》、《篇章与话语》、《语言行为文化礼貌研究》最多;2)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会话分析、礼貌原则、面子、机构、跨文化交际、日语、言语行为、体裁、商务话语、语用学、话语分析、商务交际、商务会议、话语、发笑、抱怨、修辞、敬语、道歉等;3)商务语用研究涉及最多的理论为礼貌原则、言语行为理论、面子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4)商务语用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流,以定性研究为多,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方法,多采用会话分析、体裁分析、案例分析、问卷、访谈等方法,近年来,多模态、语料库、眼动仪方法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对国内学界开展商务英语教学和研究具有一定启示。

猜你喜欢
面子礼貌商务
面子≠尊严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某贪官的面子
当诚实遇上礼貌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礼貌举止大家学!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面子
暗恋是一种礼貌
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