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族类学校中汉文经典诵读对学生学好汉语文的作用

2018-11-20 11:56卢菊花
新课程·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诵读语文

卢菊花

摘 要:民族类学校的学生,因地域、习惯和文化的差异从小接触的就是本民族的语言,平时与人交流极少运用汉语言,甚至不用汉语言,到学校之后,开始系统学习汉语,这对他们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汉语文对于民族类学校的学生来说,是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他们只有学好了语文,才能够进行广泛的阅读,获取更多的知识。而汉文经典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诵读汉文经典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人文素质和文化竞争力。因而在民族类学校中引导学生诵读汉文经典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语文。

关键词:民族类学校;汉文经典;诵读;语文

在甘南藏区的民族类学校中,因地域环境的局限,学生普遍存在生活交流使用本民族语言而不使用汉语的现象,这就使汉语文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汉语基础薄弱,致使语文教学中的成语运用、词汇积累、短文阅读、课文理解及作文训练都严重滞后甚至达不到课标的要求,而汉文经典誦读可使这些民族类学校的学生掌握古代优秀文学文化,增加知识储备,提高综合素质,提高阅读、鉴赏、语言表达与文学创作能力。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汉文经典诵读对民族类学校学生学好汉语文的作用。

一、汉文经典诵读能够丰富民族类学校学生的词汇

我们祖国的汉语词汇丰富,运用灵活。民族类学校的学生如果要使自己对汉语言的运用得心应手,就必须掌握汉语文字的含义、感情特征以及运用规律。汉文经典中包含着大量的语言词汇,因此,我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汉文经典诵读,通过经典诵读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例如《世说新语》,这本经典中的语言精练含蓄,隽永传神,有很多广泛应用的成语便是出自此书。

“难兄难弟”就是出自于《世说新语·德行》: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在这本经典书籍中,难兄难弟表示的意思是兄弟都非常好,然而今天难兄难弟多反用,经常用来比喻彼此曾共患难的人,也指彼此处于同样困难境地的人。

“拾人牙慧”也是出自于《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当时的情景是:殷浩看见康伯正在跟别人谈话,当殷浩仔细一听,发现康伯所说的话正是自己曾经说过的话,而且说的还不是很全面,因此就有了殷中军云……当民族类学生阅读到这些内容时,他们就会更好地理解拾人牙慧这个词语的意思: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也比喻窃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这样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词汇运用能力。

“咄咄怪事”同样是出自于《世说新语·黜免》: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意思是古代的时候,有一个中军将军,因被人弹劾,被废为贫民。他做贫民期间,终日读书、吟诗,还经常用手在空中比划写字。穷人暗中观察,才得知他写的这四个字是“咄咄怪事”,他是在用这四个字来表达自己的不满,那么学生读到这里就会明白这个词语说的是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了,他们应用起来也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因此学生在诵读汉文经典的过程中,不仅会深刻地理解不同词汇的真正含义以及用法,还会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词汇知识,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二、汉文经典诵读能够提升民族类学校学生的理解能力

汉文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灿烂的星辰,是在历史长河里大浪淘沙后的人文精华。朗诵是一门艺术,朗诵能够使得读者通过发出声音的节奏快慢强弱和音量的大小来将作品中的情感充分地表现出来。朗诵汉文经典,能够读出学生内在的坚持,能够读出学生对生活的体悟,能够读出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如果没有反复吟诵“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那么你就有可能体会不到李白表面豪爽背后暗藏的忧愁,就无法理解表面上开怀畅饮,实际上愁箭穿心的李白。

如果没有反复吟诵“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么这首诗歌之中的那种思而不得、求而难遇的惆怅和遗憾,你们能够体会得到吗?不仅是作者的这种惆怅和遗憾之情,这首诗歌中还蕴含着反复叠唱的艺术风格,同样需要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这种叠唱的韵律美。

当然,民族类学生的汉语言基础比较薄弱,理解和感悟起来可能会稍微有点困难。但是正是因为稍有困难,所以才需要多加朗诵,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新课改背景下,新课标倡导我们教师要以学生为主,只是一味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朗诵也是不可以的。因此我们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激发民族类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得他们能够通过诵读汉文经典来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如模仿中央频道的“朗读者”这一节目中的“飞花令”环节,要求学生说出带春的诗句,带花的诗句,带情的诗句,等等;如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汉文经典诵读大会,看看哪个学生的发音最标准,情感最充沛,语感最具爆发力,并评选出表现最优秀的学生,进行适当奖励。

总而言之,在民族类学校中引导学生诵读汉文经典,能够帮助他们丰富汉语言词汇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提升理解能力,促使他们感悟到汉语言的博大精深和汉文经典的内涵,进而使得他们在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的同时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阿玉孜曼.诵好中华经典诗文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巴州图书馆开展“书香巴州·经典诵读”品牌活动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4).

[2]郭春.2015年西南四城市“风·雅·颂: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收官贵阳获得好成绩[J].贵图学苑,2015(3).

猜你喜欢
诵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