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撷取内容,提升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

2018-11-20 11:56黄澈
新课程·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数学

黄澈

摘 要:“自主、探究、合作”是当前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相对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具有很多的优越性,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进而促进知识建构。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结合教学实践经验,针对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浅谈了几点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与各位同行共享。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

教师所设计的合作学习内容直接关乎课堂教学的质量,比如过于简单的题目在课堂上没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否则会影响教学的进度与效率。笔者认为,广大教师应当注重精心撷取内容,提高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一、拓展资源,开阔视野

开发课程资源有助于拓展课堂的教学空间与容量,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结构,开拓自身的视野。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当注重优化课程资源结构,在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善于选用拓展性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比如笔者在对《直方图》这一节的内容进行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化课堂所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笔者拓展资源,联系实际生活,给学生布置了小组合作任务。笔者向学生讲道:“老师知道你们在体育课上测试了一分钟跳绳的成绩,现在老师要求大家根据成绩绘制一个频数直方图,看看哪个分数段的学生最多。”在完成这一任务过程中,各小组一同收集、分析并处理数据,最后顺利得到了结果:跳绳成绩在“81~91”范围段的学生分布最多。由此笔者通过设计小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入了社会,拓展了教学空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与应用能力。

二、探究活动,发散思维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完成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与引导者,应当通过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意义建构。因而笔者认为,教师在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时,可以选择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合作交流中习得知识,提高自身的合作探究能力。

比如笔者在对《多边形及其内角和》这一节的内容进行教学时,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在课堂上,笔者向学生提问道:“分别从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出多少条对角线呢?将多边形划分成多少个三角形呢?内角和分别为多少呢?”随后笔者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合作探究与讨论。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成功探究出了答案,并归纳出了其中的规律:从n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出(n-3)条对角线,将多边形划分为(n-2)个三角形且内角和为(n-2)×180°。由此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能力与发散性思维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重点难点,加强思辨

教师可以将教学中的重难点演绎成小组合作活动的内容,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加强自身的思辨,充分调动思维,对问题展开深入的思考与分析,从而顺利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比如笔者在对《等腰三角形》这一节的内容教学时,就运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笔者在教学时,首先组织学生分小组展开了动手操作活动,向他们提问道:“等腰三角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若是,你能找到它的对称轴吗?”学生通过折叠图形,寻找重合的线段与角,最终发现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高与角平分线相互重合、底边上的两个底角也是相互重合的,因此成功自主探究出了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三线合一”的理解与应用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笔者通过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有效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四、基于翻转,梳理归纳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则是师生、生生互动的场所。教师在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时,可以基于翻转课堂,引导学生针对在家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与归纳,发现问题并展开交流,展开高效的生生互动。

比如笔者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这一节的内容进行教学时,首先将这一章节的知识点录制了若干个3到5分钟的小视频,发到班级群里面供学生在家观看与学习。在课堂上,笔者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学习活动,梳理归纳了视频中的知识点。笔者提问道:“请大家用表格说明一下函数y=ax2+k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最值和函数的增减性。”随后各小组开始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最终用表格展现了他们所习得的知识点,例如当a>0时,函数的开口方向向上;当a<0时,函数的开口方向向下……与此同时,表格也暴露出学生所存在的疑惑与问题,例如有的学生不理解求顶点坐标的计算公式,在应用时总是出现问题,笔者会针对这些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与讨论。在这一活动中,笔者通过设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构建了一個高效的翻转课堂。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关注上述“拓展资源”“探究活动”“重点难点”“基于翻转”等要点,精心撷取内容,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提高他们合作学习的效率,促使他们在交流讨论过程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深化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程华.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调查与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10,19(2):62-65.

[2]李莉.初中数学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20.

[3]冯瑞红.浅谈新课改中初中数学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6(43):71.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初中数学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