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地理教学

2018-11-20 11:56聂菊莲
新课程·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思维创新兴趣

聂菊莲

摘 要:无论学习什么知识,兴趣都是最重要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效率尽可能得到发挥,使课堂妙趣横生,满堂生辉。

关键词:兴趣;引用;思维创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地理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在农村学校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地理教学的实际效果呢?我在如下教学方面上进行了尝试。

一、注重学科渗透,培养学习兴趣

无论学习什么知识,兴趣都是最重要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效率尽可能得到发挥,使课堂妙趣横生,满堂生辉。

首先,运用歌曲进行教学。如学生在学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中的“黄河”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从导入新课上出发,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歌曲《保卫黄河》,然后还要引导学生一起学习歌曲。在师生的共同演唱下,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可以激发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的爱国教育目标。

其次,运用古诗文进行教学,如学生在学习蒙古高原时就可以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让学生想象蒙古高原的景象,在一望无际的地形特点下,能够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仍然在描述长江中下游时就可以运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来阐述其特征。

最后,运用历史故事来进行教学。在开展地理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选择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在学习“气候”时,就可以引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在故事的影响下,能够感受到诸葛亮不仅是政治家与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地理学家。也正是因为其具备了渊博的天文与地理知识,所以也就可以掌握好天气的变化情况,这样也就取得了战略性的胜利。学生通过故事的引导,也能够认识到掌握好地理知识的意义所在,从而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的效果。

二、运用媒体手段,促进思维创新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而多媒体教学能够将图片、文学以及动画等结合在一起,将抽象的地理知识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从而在刺激学生视觉的基础上来帮助学生理解好地理基本概念与过程等。如学生在学习“地球的运动”这一内容时,因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且由于学生尚未学习立体几何,空间想象力不足,学生对该知识抽象难懂,多媒体教学借助模拟与分析天体的运动规律,能够将浩瀚的星际空间展示在屏幕上,这样也就可以提高学生的直观感受,让学生感受到四季的变化。学生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下,也可以从不同角度感受到地球的美丽。通过将抽象的知识转变成为具体的影像,能够将枯燥乏味的知识活跃起来,同时也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采用多种教法,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要从发挥出地理教学的优势上入手,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就要求教师做好深入挖掘工作,分析好教材中的重点,同时还要运用好比較法、启发式以及探讨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鼓励学生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来进行讲解。通过实践可以看出,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下,不仅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可以将学生带入学习中去,理解知识中的难点与重点,从而实现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加深学生的记忆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利用知识竞赛,增强竞争意识

知识竞赛具有竞争性,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因此,在开展地理教学工作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竞赛,要求学生迅速做出反应,找出存在的地理知识,从而将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如在教学“大洲和大洋”一节时,就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参与到竞赛中去,并借助抢答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设计如下抢答题:(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排序如何?(2)亚洲和欧洲的界线是什么?(3)哪些大洲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那南半球呢?……中学生好胜心强,用竞赛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五、充分利用图表,把握学科特点

充分运用地图是地理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重要特征。

首先,要学会看图。通过利用教材中的图,以此来给学生展示出图,帮助学生更好地记住地理知识。如学生在学习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先观察中国政区图,并从其形状特点上来学习。如山东省地图轮廓像一只跪卧的骆驼;黑龙江地图轮廓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天鹅;广东省地图轮廓像大象鼻子伸进南海;陕西省地图轮廓像一个屈腿的兵马俑等,在观察中,学生能够快速记忆好其形状与位置。

其次,要学会填图。在进行新知识讲述时,就要展示出空格示意图,同时还要将地理事物的名称(或图例)写(或画)在纸板上,并张贴在准确的位置上。如学生在学习中国农业分布知识时,就可以采取这种方法,以此来加深学生的记忆力。

总之,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如教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学的效果就会很好。

参考文献:

[1]王萍.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时代教育,2014(16).

[2]杨敬伟.“概念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78).

猜你喜欢
思维创新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