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018-11-26 09:42唐现杰李泽
会计之友 2018年17期
关键词:国企改革

唐现杰 李泽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已经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重视。文章基于当前国有资本评价的基本理论框架,利用DSR模型和AHP方法构建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评价指标体系,鉴于经济新常态下东北地区国有企业面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严峻任务,特以2016年东北地区国有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为样本,对构建的评价体系进行实际检验。根据实地调查走访国企了解的实际运营情况,结合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旨在为东北地区深化国企改革提供建议。

【关键词】 国企改革; 国有资本评价; DSR-AHP模型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8)17-0013-0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经由管资产转为管资本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更是为国有资本管理指明了新的方向。建立以管资本为导向的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系三级架构是国资改革的重点[1],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组建,完善出资与监管职能为一体的国资监管体系,有利于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做强做大,实现国有资本的战略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2]。构建科学、规范、合理的国有资本评价体系,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本的理论研究以及推动国有资本评估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研究综述

国有企业经营状况评价是国有资本监管的重要内容,通过评价结果比较和评价内容的构成,能够分析出国有企业运营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我国不同学者对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的评价从不同角度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运营绩效的评价

我国学者从多角度、多方面入手构建了多种切实有效的国有资本运营绩效评价体系:刘亭立等[3]基于终极出资人、中间出资人、资产运营方三级视角重构国有资本运营评价体系。罗振[4]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设计,对金融性国有资本运营效率进行评价。李军等[5]通过收益来源占比、盈利退出项目占比等六项指标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绩效进行评价。申志东[6]认为层次分析法在评价体系中具有比较优势,并详细阐述层次分析法在构建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实际应用,并通过实例列举方式,对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孙瑞华等[7]针对现有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财务指标过重、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和缺乏国际化指标等问题,依据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利益相关者及国际对标等理论,对原有评价体系加以改进,以建立科学有效的国有企业绩效综合评价体系。史琪等[8]以地方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前人建立的国有企业评价体系基础上,引入企业共生战略,以财务绩效、经营绩效和社会绩效三维度为框架,重新构建一套符合各地方国有企业的负责人经营业绩评价体系,为地方国资委的考核提供可靠而又先进的方案。王济民等[9]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将国有企业分为公益类、竞争类和特殊功能类的指导思想,依靠现行国企绩效评价所使用的功效系数法,采用聚类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以不同国有企业分类的绩效评价体系。

(二)公司治理的评价

周娜等[10]针对国有集团公司核心业务集中在子公司、母公司多数为投资形式的壳公司的特征,提出集团子公司治理和单个公司有着密切的联系,国有集团公司的评价重点是具有核心业务的子公司,而集团子公司的治理评价指标体系(SGSGI)研究的重点是集团子公司治理评价占集团的权重。杜运潮等[11]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在众多学者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包含董事会、股东大会、风险管控等10个体系的86个指标,评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能力并以100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其研究结果表明,优化股权结构,发挥经理层作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提升治理绩效才能有效提升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能力。

(三)非上市国有企业透明度的评价

綦好东等[12]充分考虑了国企的产权特性与功能定位,构建了以“完整性、及时性、真实性”为基本构件的非上市国企透明度评价体系,并分析评价2012—2014三个年度国资委直属央企的透明度指数。对建立适合我国非上市国企特征的评价标准产生了积极作用。綦好东等[13]设计了非上市国企信息透明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于省级及计划单列市等直管企业信息透明度进行评价。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地方非上市国企信息透明度很低,地区和企业间的差异显著,须通过建章立法增强透明度,实现地方国企治理效率的提高。

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进展多年,已有诸多成效,现有文献从多个角度对国企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探讨。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学者们主要集中在国企经营绩效评价和国资管理定性分析这一领域,并且主要阐释国家方针政策,对国有资本运行效率和制度进行评价,针对国有资本管理评估指标的整体设计、各指标权重确定的研究不多。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针对国有资本评价展开研究,运用DSR模型构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指标权重量化,力争为国企改革和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二、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综合评价指标的构建

(一)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评价指标体系理论分析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是新时代深化国有资本管理改革的目标。以国家和东北地区深化国有资本管理改革各项政策为指导,本文认为:做强国有资本是增强东北地区国有资本综合实力的基础,发展活力是评价做强国有资本的核心指标;做优国有资本是增强东北地区国有资本综合实力的支撑,价值创造力是评价国有资本是否做优的关键;做大国有资本主要体现为扩大国有资本的影响力、控制力、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

本文构建基于DSR模型的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多维度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从以下三个角度展开分析。(1)国有资本的驱动因素:保值增值情况、技术水平、市场占有率水平、成长能力、发展能力、盈利能力等因素,对其进行综合度量,能够界定国有资本活力在某一时期所处的水平。(2)国有资本的状态: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国有企业的改革阶段、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科研和核心人才的数量及水平、良好的公司治理、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和凝聚力等。(3)国有企业的行为效应:社会影响力、中国500强企業的排名、企业控制力、国际竞争力等,用以表现状态良好的国有资本带动效应和对驱动因素的促进作用。

构建的评价系统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具有引导性和实用性。依其可以分析出影响国有资本管理与运营水平的关键因素,能够清晰地阐释增强东北地区国有资本综合实力的目标,使得区域内各国企运营有明确的方向,政府相关部门工作有抓手。政府可以结合指标体系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足,及时纠正,引导企业进行改革,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要求及目标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二)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1.企业活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企业活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保持良性循环的发展状态,是整个国有资本评价体系的基础。在影响企业活力的因素中,生存能力是企业保持活力的根本。企业想要具有生存能力,首先要保证能够持续经营、现金流量充足、保持利润大于零并且持续增长。权益乘数、现金总负债比率能够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后者数值越高表示企业资不抵债的可能性越小;销售现金比率、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现金和资产周转能力;权益净利率和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反映股东投入的回报和利润水平,是衡量企业生存能力的指标。

2.企业价值创造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价值创造能力从产品角度来看是指企业创造差异化产品、增加产品价值的能力;从企业整体角度来看是反映资本的积累和增值的能力。价值创造能力能够优化国有资本的质量,是衡量企业整合研究开发能力、产品生产能力以及员工能力等要素的核心能力。指标体系中分别使用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人均净利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固定资产更新率来体现国有资本积累和产品生产能力水平,相关指标数值越高,代表企业整体价值创造力越强;高学历人才比率是指员工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比,员工创造力是指营业收入与应付职工薪酬的比值,反映了单位职工创造收入的水平。高学历人才比率、员工创造力和研发投入比指标数值越高,代表企业研究开发能力、员工能力越强,具有较高的价值创造能力。

3.企业影响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与非国有资本相比,国有资本具有履行社会责任、代表政府履行职责等使命。国有资本的流动反映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国家宏观调控,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越高,说明国有资本的导向性越强。社会贡献率是国有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和平均总资产的比值,反映了企业对税收、工资、劳保、公益的贡献,该指标能够较系统完整地反映企业对社会贡献的水平,社会贡献水平越高,影响力越大。另外,企业审计报告类型、从业人员增长率能够从非财务指标的角度反映国有资本的影响力。同时资本总量增长率也反映了国有资本规模的影响力。

本文构建的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以下三个层次,具体层次如表1。

(三)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根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评价指标层次结构表,采用专家打分法,运用Yaahp 11.0、Excel 2010计算出各个准则层和指标层因素的权重。A目标层与其对应的B层指标的Wi和CR如表2所示;B1国有企业活力及其对应的C层指标的权重和一致性系数如表3所示;B2国有企业价值创造力及其对应的C层指标的权重和一致性系数如表4所示;B3国有企业影响力及其对应的C层指标的权重和一致性系数如表5所示。

由以上的判断矩阵,根据整体结构顺序,进行目标层的一致性检验,CR=0.0144<0.1,具有满意一致性,得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如表6所示。

三、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评价指标体系的检验

(一)样本的选取

当前国有资本运营效率较民营资本低下的问题已然成为制约国有企业改革的瓶颈。作为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国企包袱沉重,省属国企在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此外东北地区国企面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也十分严峻。本文以东北地区三个省份的67家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2016年的相关数据,原始数据均来自于Wind资讯,运用本文构建的国有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对东北地区国有资本进行评价。

(二)评价结果分析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列举了东北地区67家国有上市公司评价结果的前5名和后5名,以示本评价体系的适用性。为了增强指标体系应用的代表性,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对设计的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验证,发现该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能较好地对做强做优做大东北地区国有资本进行评价。关于指标体系指标的选取和权重的确定及实际应用的问题将是需要继续研究和探讨的,本文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权重确定的方法期望对我国国企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根据表7可知,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排在前五名的是中广核技、航天科技、哈投股份、吉林化纤、长春高新。通过查阅上述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和企业信息,这五家上市公司的绩效优良,偿债、盈利、营运、发展能力均较强,市场占有率和技术研发及领先程度较高,2017年股价均稳中有升,在资本市场的声誉、企业形象较好,这些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能较好地验证该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即这五家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评分。

根据表8可知,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评价排在后五名的是*ST新城、*ST大化B、*ST沈机、*ST吉恩、*ST一重。通过查阅这五家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和企业信息,这五家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较差,面临退市风险,市场占有率和技术研发及领先程度没有提升迹象,2017年股价保持在较低水平,成交量较小,市场认可度不强,在资本市场的声誉、企业形象远不如从前,这些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能较好地验证该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即这五家上市公司具有较低的评分。

四、结语

根据本文构建的“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评价体系对东北地区国有企业进行评价后发现,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存在一定的问题,其资本总量不足,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究其原因,从外部来看经济新常态下外需放缓;从企业自身来看,主要是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历史形成的负担重,设备老化、僵尸企业出清困难,人才缺乏等,致使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速度缓慢。基于国家相关政策和企业实际,建议政府建立公平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健全分类监管和考核指标,理清监管清单,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时探索僵尸企业出清的财政税务政策,如对于已经实际停产5年以上的企业加快办理破产清算,对于无力清偿的税负请示有关主管部门后免除,尽快盘活国有存量资本。企业应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要求,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发展职业经理人市场,高度重视引进人才和人才培育,切实改善目前企业活力、价值创造力和影响力不足的现状。

【参考文献】

[1] 马忠,张冰石,夏子航.以管资本为导向的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系优化研究[J].经济纵横,2017(5):20-25.

[2] 杨鹏,赵连章.“大国资”视野下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改革与创新[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3):58-61.

[3] 刘亭立,杨松令,李景辉.科学分类基础上的国有资本运行评价体系重构[J].财会月刊,2016(10):3-5.

[4] 罗振.金融性國有资本运营效率评价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14.

[5] 李军,肖金成.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绩效评价[J].中国经贸导刊,2014(34):64-66.

[6] 申志东.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J].审计研究,2013(2):106-112.

[7] 孙瑞华,周鹏.中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改进及应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5):76-81.

[8] 史琪,徐光华.地方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评价体系构建[J].会计之友,2014(1):34-38.

[9] 王济民,邵应倩.国有企业分类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财会月刊,2016(25):21-25.

[10] 周娜,季从留,乔敏攀,等.国有集团公司与其子公司治理评价的关系[J].会计之友,2013(23):113-116.

[11] 杜运潮,王任祥,徐凤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治理能力评价体系——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研究[J].经济管理,2016,38(11):11-25.

[12] 綦好东,王金磊.非上市国有企业透明度评价体系设计与应用:以中央企业为例[J].会计研究,2016(2):3-13,95.

[13] 綦好东,王瑜,王金磊.地方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透明度评价研究——基于委托代理关系视角[J].经济管理,2016,38(3):156-167.

猜你喜欢
国企改革
新形势下国企改革中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辽宁国有企业改革体制机制创新问题研究
对外开放、金融发展与产能过剩化解
全民所有制企业进行吸收合并风险分析
全民所有制企业进行吸收合并风险分析
浅谈国企改革中如何做好人才开发管理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公司治理研究
建立财务治理机制 推进地方中小型国企股份制改革
研究国企改革下的功能定位与经济发展
国企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微观主体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