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编生物试题易犯错误集锦

2018-12-10 02:57内蒙古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18年6期
关键词:题干光合作用选项

内蒙古

教师根据学情,依据“考纲”等进行生物试题的创编是高三复习中常用的手段。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创编生物试题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现结合笔者参与杂志社优师计划原创项目的经历将部分常见错误集中举例说明,给创编试题以借鉴作用。

1. 科学性错误

试题的科学性具体体现在试题各个环节设置是否具有严密性、效度性、难易度适宜性、良好体现《考试大纲》中能力要求性、单项选择题正确选项不唯一性,干扰项效度低或无效等方面。

(1)严密性问题

例“ 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A液均呈现蓝色”是选择题中的错误选项,据教材可知斐林试剂有甲液和乙液之分,双缩脲试剂有A液和B液之分,所以不能出现“两种试剂的A液”这种说法。即使是错误项,也要保持说法的严密性。

(2)效度问题

例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一个填空题使用了四个图形:

图1

题干中设置图形是为了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但是图形使用过多,信息量过大、过杂,学生识图时花费时间较多,不利于学生答题,所以说此试题的效度过低。同时此试题下共设置了4个小题,每一小题根据一个图进行设置,使此题大有拼图、拼题之感,失去了原创性。 通常情况下一题一图为最佳,被使用的图片应达到三个标准:一是清晰美观;二是进行数字和文字标注;三是图片越简单,所含信息越符合考查要求越好等。这样才能达到考查学生识图提取信息能力的目的,这样的图形才具有使用效度。

(3)难易度问题

例“

图2

若此系谱的性状遗传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经计算Ⅱ3和一男性所生子女患病的概率为1/100,则自然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为_____”题中的空计算量过大,中间数值98/99计算出来需花费几分钟的时间,此类试题在设置过程中拐弯太多、计算量过大,思维量太强,导致学生在有效的答题时间内无法完成答题任务,所以此题不适宜在考试中出现。

还有一些试题在设置过程中出现超纲现象,例“大雁排成整齐人字形或一字形迁徙,是一种集群本能行为”中出现的“本能行为”在课本中没出现且《考试大纲》也没作要求,所以属于超纲性内容。超纲现象的出现是创编者对《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及教材内容掌握不熟的结果,这种现象在创编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以免造成所编试题成为无效试题或难度过大试题。所有这些错误对试题而言都属于难度系数性错误。

有关难易度的控制创编者还可通过调整选择题选项前后顺序或调整选择题在套题中的顺序来调整套题难易度。

(4)良好体现“考纲”能力要求

例“只用果胶酶即可干扰有丝分裂末期植物细胞板的形成”中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果胶酶的应用、细胞的有丝分裂、植物细胞壁的成分等,其中植物细胞壁的成分在《考试大纲》中是Ⅰ类要求,果胶酶可用于水解植物细胞壁中的果胶,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的细胞板是细胞壁的前身在《考试大纲》中是Ⅱ类要求。此题通过设置相对简单的情景——果胶酶水解细胞壁中的成分之一果胶,同时联系到复杂情景植物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板的形成,锻炼了学生综合分析、判断、推理和应用能力。具体体现为学生在理解记忆掌握Ⅰ类要求知识的基础上,明白细胞壁虽由果胶和纤维素两种成分组成,但只要用果胶酶去干扰果胶的形成,即可干扰到细胞壁的形成,从而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Ⅱ类要求境界。由此可见良好体现《考试大纲》Ⅰ、Ⅱ类要求设置是创编生物试题科学性的集中体现。

创编试题过程尽量保证试题的科学性和学科专业性,尽量按照《考试大纲》中的Ⅰ、Ⅱ类要求设置题目,尽可能的保证选项唯一、答案唯一,尽可能实现字字珠玑,图片合理,逻辑严密,难度适中。只有在保证试题科学性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优化试题。

2. 语言性错误

语言性错误的表现为不使用生物专业术语、语言拖沓冗长、括号语言使用不合理及语序混乱、逻辑性错误、表述不清存歧义、指令不具体等几种。

(1)不使用专业术语

例“细胞外液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中的“浓度”改用生物专业术语“渗透压”;“用台盼蓝染色,可将死的动物细胞染成蓝色”中的口语“死的”改用书面语“死亡的”,“在生长期由于过旱”中的口语“过旱”改用书面语“干旱”,“过程⑤如何去做”的口语“去做”改用书面语“操作”读起来更贴切,效果更好。

(2)语言拖沓

例“生态沟渠种植挺水植物千屈菜、梭鱼草、再力花、西伯利亚鸢尾以及沉水植物金鱼藻和苦草,形成群落的______结构。”中所罗列的例子“千屈菜、梭鱼草、再力花、西伯利亚鸢尾,金鱼藻和苦草”等过多,因为随着题干中核心名词“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的出现,后边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则能作答出。所以每种植物所罗列的例子只留一个即可,都罗列出来不仅增加了阅读量,而且显得题干拖沓冗长。再如“胡萝卜素是常用的食品色素,胡萝卜素可以从胡萝卜等植物、岩藻中提取,还可以通过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从胡萝卜或产胡萝卜素的微生物菌体中提取胡萝卜素的流程图如下,请据图回答”改用“从胡萝卜或产胡萝卜素的微生物菌体中提取食用色素胡萝卜素的流程图如下,请据图回答”就避免了很多无用赘述,直接展示题眼使题干变得一目了然。

(3)括号语言使用不合理

题干中使用括号是因括号中出现的语言在出题过程中实在加不到题干的正常语序中去,可是其又是做题过程中一定要用到的条件,所以才使用括号语言加以说明。因此在出题过程中所有做题要用到的条件能加在正常语序中就一定加在正常语序中,尽量不要使用括号语言。例“现有高产不抗病玉米甲品种(基因型为AAbb)和低产抗病玉米乙品种(基因型为aaBB),欲获得高产抗病的新品种丙(基因型为AABB),三位同学提出了各自的育种方案,具体如下。请回答相关问题”中使用的括号语言不当,可改为“现有高产不抗病基因型为AAbb玉米甲品种和低产抗病基因型为aaBB玉米乙品种,欲获得高产抗病基因型为AABB新品种丙,三位同学提出了各自的育种方案,具体如下。请回答相关问题”。

(4)语序混乱

例“基因与性状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高等生物体内可能存在多个基因控制同一性状的机制”前后两句话因果不明,改用“高等生物体内存在多基因控制同一性状的非简单线性关系机制”后使混乱的语序条理清晰了。

(5)逻辑性错误

例“下列关于细胞或生物体内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C.染色体、ATP和核酸含有的元素种类相同”题干中问的是关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而选项中出现的“染色体”是结构而不是化合物,前后逻辑不符;例“每年途经的大雁种群密度的变化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年大雁种群数量的变化”中的“种群密度的变化”对“种群数量的变化”不符合逻辑,而应调为“种群密度的变化”对“种群数量的大小”。

(6)表述不清

例“大雁暂歇某些湖泊时不会干扰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内涵意思有两种,一是“大雁暂歇某些湖泊时会在此生态系统摄食并占据一定空间,与其他有竞争关系的生物争夺食物空间等,但最终不会破坏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另一个是“大雁暂歇某些湖泊时会进入该生态系统,使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增多,最终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就是表述不清,存有歧义性错误。

(7)指令不具体

例“过程⑤如何操作才能分离得到分解石油能力较强的石油分解菌,写出实验思路”中的不明性指令“写出实验思路”改用“写出简单的实验思路”,这样不仅限定了答题方向而且限定了答案字数使学生答题时有章可循;再如“番茄根细胞中能够消耗水并伴随着[H]和ATP产生的场所有”中的不明性指令“场所”改用“具体场所”后使答案唯一化了。

各种各样的语言性错误提醒创编者创编试题时要对语言进行反复斟酌,尽量做到题干简洁易懂;尽量使用生物学专业术语,避免出现俗话、方言以及个性化语言;尽量避免存在歧义,要前后符合逻辑,以免造成无正确选项甚至无法答题的不良后果。语言性错误的出现不单纯是语句的通顺、语言的逻辑性等语文性错误的体现,其与创编者的学科专业知识、学科专业理念、学科专业涵养等密切相关。每一个创编者都需具有较高文理科综合素养和不断探求精神,才能尽可能的避免语言性错误出现。

3. 技巧性错误

试题设置的技巧性错误具体体现在:不围绕题干中心词出题、试题设置“陷阱”不合理,不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错误、考点太过分散,没在知识点交汇处出题;选择题各选项的结构、长度不一致;小题设置的顺序杂乱无章,没有按先易后难排列或者没有体现小题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等。

(1)不围绕题干出题

例“毛尖蘑仅在淘过金之后的地方生长,因为极为珍贵和营养价值高,被冠以为 “蘑菇之圣”“软黄金”“素中之肉”的美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A.毛尖蘑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B.毛尖蘑无组织、器官、系统生命层次;C.氨基酸的R基为—CH3时其分子量最小;D.在毛尖蘑细胞分裂中线粒体提供能量”。此题中的C选项是没有围绕题干中心词毛尖蘑进行设计而出现的伪选项,题干中没有氨基酸,选项中没有毛尖蘑,只是题干中提到毛尖蘑营养价值极高,似乎与氨基酸分类有关,但不明确,选项与题干逻辑关系不明,硬凑之感强烈而成伪选项。单纯看C选项,就生物题而言考查氨基酸分子量大小也没有什么生物学意义,似乎更符合化学选择题选项设计,所以此错误也属于学科特征不明显性错误。 创编试题时选择题选项要围绕题干中的一个中心词进行设计,选项和题干要衔接严密,各选项在内容上与题干都应在一定的逻辑关系上进行设计,杜绝为凑数而无中生有地编造伪选项。

非选择题要求题目设计必须围绕试题情景展开,题干中给出的条件和图表一般(除干扰设置外)在设置问题过程都有所考查,否则即可视为不围绕题干中心词或题干情景出题。例填空题“科学研究最新发现,自然界广泛存在着绿色植物在近红外光下生长时,标准的叶绿素a系统关闭,叶绿素f系统进行“第三类光合作用”(最早发现于蓝藻),这颠覆了科学界对已有的阴暗环境下绿色植物不能利用超出红光极限的光线进行光合作用的认知。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第二类光合作用是指______作用,能进行此类作用的生物如______ ”中的“第二类光合作用”在高中阶段教学中从来没把光合作用分类过,从题干中学生也获取不了或者是推断不出光合作用分类的知识,所以此第一空设空不合理,若改用“被称为‘第二类光合作用’的化能合成作用是指______过程,能进行此类作用的生物如______(举一例即可)”。这样设置后第一空考查类似光合作用的同化作用——化能合成作用这个核心概念,答题指向明确,设空合理,学生对核心概念一般都明了但由于概念的严谨性和答案字数较多却不一定答全、答对。 结合此问综合看此填空题的其他两个小题“第一类光合作用是高等绿色植物利用叶绿素a系统在______ 中进行的,当光照强度减弱时,C3、C5浓度如何变化______。”和请预测“第三类光合作用”的应用______(合理即可)”。问题设置在同化作用这个知识交汇点上,不仅考查了高频考点——常规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而且考查了利用体外无机物氧化释能合成有机物的化能合成作用,进一步利用题干信息考查了叶绿素f系统用红光进行的“第三类光合作用”的应用,看起来考查的表象是光合作用,也因“光合作用”这个名词使各小题之间在考点设置上形成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实质上是使考查知识点先集中在同化作用类型这个知识交汇处,然后再就每一考点进行发散设置的。

(2)选项结构、长度不一致

例“下列关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基因分离定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运用了数学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推理;B.隐性个体的显性亲本通常是杂合体;C.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进行测交实验是对演绎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验”中的A、B、C、D选项结构、长度不一致,C选项过长,选项间对称性差,排版不美观或对考生答题有提示作用等。

技巧性错误除以上几种典型的之外,还有如套题里考点重复性错误、套题里必修试题考查选修知识性错误、套题中三册必修课本分值分配不均性错误、小题给分梯度不合理性错误、设置墨守成规不能使常规知识呈现推陈推新等等,凡此种种都涵盖了很多设置技巧、呈现技巧、表达技巧在里面。

综上所述,科学性错误、语言性错误、技巧性错误是创编生物试题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充分体现《考试大纲》两类要求,保证图文有效性,难易度适宜性是保证创编生物试题科学性的基础,保证了试题科学性才能充分体现生物学科的专业性。在保证科学性和专业性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巧妙设置,合理设陷,精简规范语言,从而从其他方面多角度反复优化试题。所以说创编者在创编试题过程中都需要巧妙设计、仔细推敲、精心打磨才能使原创题达到至臻境界。

猜你喜欢
题干光合作用选项
数字算式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家居布艺的光合作用
例析净光合作用相关题型解题中的信息提取错误与矫正
爱上光合作用
掌握方法 有效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