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四个点

2018-12-19 11:07华静
教育界·中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低年级小学语文

华静

【摘要】朗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发音、培养学生语感、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法。朗读教学看似简单,实则不然。新课标中规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要求虽一语概之,却包含了从读对到读好再到读懂这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纵观现在的语文教学,对于朗读教学的理解和实践并未落到实处,往往浮于表面,层次浅显。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朗读教学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但是对于这一学段的孩子来说,他们往往受方言习惯影响及识字量的限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都尚且困难,有感情地读好、读懂课文更是难上加难。古代蒙学中,学生是从诵读经典起步,在眼、口、耳、脑的并用中学习,口头与书面学习相辅相成从而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借鉴此法与本人的教学实践,朗读教学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要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课程标准,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进行有效的朗读教学规划,通过切实有效的朗读教学,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首要点:浓厚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朗读训练要始于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只有学生乐读、想读,产生浓厚的朗读兴趣,才会使朗读训练不沦为机械的重复,學生也能不断地自我调整,自我修正至入文、入情。于是,营造一个良好的朗读氛围以及使用灵活多变的手段激活学生朗读的欲望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兴趣也可因人或因时而异,如课堂导入时使用故事吸引调动,课堂中间使用多种形式师生互动,课堂尾声使用游戏巩固,让学生从始至终都能保持一个最佳的状态。

在教学《大禹治水》时,我通过谈话导入:“小朋友们,相信你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大英雄,他是谁呢?能不能分享一下,并说说你的理由?”孩子们一下便活跃起来,顿时小手涌动,发言的学生更有滔滔不绝之势。这时,我话锋一转,“今天,老师也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古代的大英雄,他的名字叫禹,你想知道他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吗?”孩子们一个个正襟危坐,睁大眼睛看着我,眼里充满了渴望。毫无疑问,他们对这个故事感兴趣了。于是,我顺势布置了阅读要求,让孩子们入情入境,自己去读一读这个故事。果然,小朋友们积极性很高,读得很认真,整节课的课堂效果也很好。

二、基本点:有梯度的朗读训练

低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学习生字和读准字音的起步阶段,如果一上来就设定比较高的朗读要求或练习,非但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会揠苗助长,适得其反,打消孩子的积极性,助长他们的畏难情绪,因此,有梯度的朗读训练显得极为重要。低年级朗读训练应以生字和基本拼读教学为先,让学生能自己对照拼音熟练拼读,同时牢固掌握一类字,认识二类字,做到吐词清晰,发音准确。其次要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词语。词语相较于字不是简单的数量上的增加,实则是质的变化。词语即是简单的语句,其包含了变调、轻声、儿化等内容,甚至包含一定的情感,所以朗读词语是朗读课文的基础。读好字词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长难句的解读。低年级学生对句读意识非常薄弱,经常会断错句或读破句,因此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句子意识,同时给学生以适当的剖析释义,让学生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至于不仅读通更能深领其意。

在教学《学棋》这篇课文时,我最初设定的朗读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设计了字、词、句、段四个有梯度的朗读训练,检查学生对这一要求的完成情况。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一个学生专心致志,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就问上几句”这句话对小朋友来说,存在较高的认读难度,寻根究底,我先把 “专心致志”这个词单独拿出来让孩子去认读,适时强调读准平翘舌,然后再把它放入句子当中,指导停顿和节奏,小朋友们如同爬山坡,一步步攻克阅读障碍,收获了颇多成就感,阅读效果也跟着提高了。

三、关键点:多样化的朗读形式

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难集中,单一的朗读方式会使他们审美疲劳,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学中,朗读的形式有很多,比如范读、领读、齐读、开火车读、小组读、表演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换词读等等。教师要针对所教课文的文本特质,结合自己本班的学情,融入多种形式,消除学生的倦怠感,让学生时刻保持一种朗读的新鲜感,在不同的朗读形式中得到不同的收获。

在教学《秋姑娘的信》这篇课文时,我让孩子们分小组认领秋姑娘的四封信,四个小组比赛读出每封信的内容,从而体会秋姑娘对大雁、青蛙、松鼠和乡村孩子的关心。这种朗读形式很受孩子们的喜欢,大家读得非常投入。在教学《北风和小鱼》这篇文章时,我则采用了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因为这篇文章是一篇童话故事,里面有不少有趣的对话,故事情节非常生动,因此我通过分角色朗读的练习,再让孩子戴上不同的头饰表演出来,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习,也在不同角色的朗读语气中感受到了北风的骄傲自大和小鱼的不怕寒冷。

四、提升点:有效的朗读评价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如果错误的实践得不到纠正,实践本身的意义就不复存在。只有在学生读完后给出正确而合理的评价才能使得学生的朗读不流于形式。对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评价不仅是简单的对与错,其语言的使用是教师教育智慧的外在表现。使用正确合理的语言进行评价,可以让朗读教学的效果事半功倍,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简而言之,教师的朗读评价宜准宜精。将错误的地方指出,给学生以准确的范读,同时布置学生进行相关训练,此为准;同时不用 “读得真好”“还要继续练习”之类的泛语,具体指出读得好的地方加以表扬,巧妙地指出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给予指导,此为精。这两者是低年级朗读评价之本。

如教学《小松鼠找花生果》的片段:

师:谁愿意读一读第一节?

(生读,没有读准停顿,一字一读)

师:声音响亮,真了不起,如果注意下标点符号,把节奏读出来就更出色了。

(生读,读得很好)

师:节奏感多强啊!来,掌声!谁还能试试看把你的感情读出来,你瞧这一片花生地多美呀!

(生读,读得不错)

师:多长的段落,读得字正腔圆,好像真的带我们走进了这片美丽的花生地,真了不起!我们同样把掌声送给他。

教师的本职就是引导,我们不能替学生去读,但却要他们时刻愿意去读,并能按照正确的方式读。无论是鼓励性的表扬还是实实在在的表扬,都可以很好地调动低年级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保持读的动力。同时精确的指正能帮助学生读正确字词,读出节奏,表达出情感,最终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我们的任务是让学生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引导他们以正确且高效的方式走在朗读和学习语文的道路上。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学生在朗读的道路上自读自悟,其本身的文字识记能力、语感、表达能力都会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低年级小学语文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