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2019-01-06 10:51庄晶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7期
关键词:川芎嗪丹参注射液

庄晶晶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 是由于心脏的结构或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发生障碍, 致使静脉回心血量不能及时排出心脏, 进而造成血液淤积在静脉系统中;又由于动脉系统灌注不足, 心脏循环发生障碍, 造成呼吸困难、体液潴留及乏力等表现的复杂症候群[1]。与常人相比, 心力衰竭疾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甚至致其死亡, 而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缓解患者症状就成为了治疗的主要目的。治疗该病的方法, 主要是纠正心肌细胞异常、清除氧自由基以及抑制心肌重塑, 而丹川注射液具有这些功效, 因此在治疗心力衰竭临床上被广泛应用[2]。为了进一步分析丹川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本文作了相关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72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其中扩张型心肌病患者46例,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58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35例,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33例。将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 各86例。观察组男47例、女39例;年龄45~86岁, 平均年龄(67.6±7.6)岁。实验组男42例、女44例;年龄47~88岁, 平均年龄(68.1±7.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3]观察组采用吸氧、强心、低盐饮食、扩张血管、卧床休息等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观察组基础上运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52020959)5~10 ml, 加 5% 的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 采用静脉滴注方式, 1次/d, 7 d为1个疗程, 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患者每天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的变化, 对患者用药前后的尿常规、血常规、肝肾功能的生化指标分别记录, 以便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效果进行比较。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治疗前后的LVEF改善情况, 并于治疗当日, 在患者空腹状态下抽取2 ml肘静脉血, 将其与2%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0.2 ml一并放入试管中进行检查, 通过Biosite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对BNP水平进行检测。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明显或消失, 心功能改善显著, 改善效果≥2级;有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或减轻, 心功能好转, 改善效果为1级;无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心功能与治疗前均无变化, 甚至致使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37例(43%), 有效30 例 (35%), 无效 19 例 (22%), 总有效率为 78%。实验组 :显效 51 例 (59%), 有效 27 例 (31%), 无效 8 例 (10%), 总有效率为9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6,P<0.05)。

2.2 两组LVEF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LVEF水平为(38.12±8.15)%, 治疗后为(49.89±11.25)%;实验组治疗前LVEF水平为 (38.48±10.51)%, 治疗后为 (56.23±11.41)%。治疗前两组LV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1,P=0.802>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3.669,P=0.000<0.05)。

2.3 两组BNP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BNP水平为(512.95±103.86)pg/ml, 治疗后为 (445.81±104.16)pg/ml;实验组治疗前BNP水平为(509.62±101.19)pg/ml, 治疗后为(378.16±105.37)pg/ml。治疗前两组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13,P=0.831>0.05)。治疗后两组 BNP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234,P=0.000<0.05)。

3 讨论

心力衰竭作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 其冠心病、代谢综合征、心脏毒性药物史、心肌病家族史的患者是心力衰竭的高危人群。心力衰竭属于器质性心脏病无法避免的情况, 病情易复发, 病情明显呈现加重趋势, 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 且病死率较高。尽管在治疗该疾病时, 西医治疗方法疗效较好, 但带来的不良反应仍影响患者的病情, 故阻碍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4]。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治疗心力衰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成分是丹参、盐酸川芎嗪, 辅料为甘油和注射用水。现代药理学已有研究表明, 丹参川芎嗪有扩张冠状动脉, 抗血小板聚集, 加速红细胞的流速, 降低血液粘度, 改善微循环, 并具有抗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优点。近年来,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单独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和报道也越来越多, 李淑文[5]选取12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 分析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 结果显示, 与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方法相比, 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 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本文研究显示,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6,P<0.05)。治疗后 , 观察组 LVEF 水平为 (49.89±11.25)%, 实验组为(56.23±11.41)%, 观察组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NP水平为(445.81±104.16)pg/ml, 实验组为 (378.16±105.37)pg/ml, 两组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 其总效率明显高于使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观察组, 而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增强心脏的收缩力, 减慢心率, 增大振幅, 提高心肌的工作能力和心脏的代谢功能;能使心血管平滑肌痉挛解除, 舒张血管, 使肺血管阻力降低;提高心脏射血指数, 改善心脏功能, 但不增加心肌耗氧量;使冠状血管和肺血管有所扩张, 增加心肌血流量;且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室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8]。其疗效持久、风险低, LVEF、BNP水平改善显著。

综上所述,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 安全性高、风险效, 有利于改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值得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川芎嗪丹参注射液
中药单体川芎嗪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与机制研究进展
川芎嗪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鱼腥草注射液在养猪生产中的妙用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丹参素及丹酚酸A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rial Version 7)
RP-HPLC法测定可溶微针贴片中川芎嗪的含量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