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心利尿合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2019-01-06 10:51刘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7期
关键词:强心利尿合剂

刘爽

近年来, 慢性心功能不全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为临床中常见疾病, 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心脏收缩功能障碍, 以呼吸困难、乏力、咳嗽作为主要表现, 对患者健康易造成影响, 而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案, 能改善患者预后, 促进康复[1,2]。医学研究显示[3], 大部分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均伴有心脏病史, 而高血压为引起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主要病因,该疾病患者临床表现十分复杂, 一般均实施药物治疗, 通过采用强心利尿合剂治疗, 取得显著效果, 强心利尿合剂以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速尿作为主要成分, 多巴酚丁胺为B受体兴奋剂, 能有效扩张人体血管, 通过提高人体的心肌收缩功能, 从而达到利尿效果,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药物使用时间和用量进行严格控制, 长期服用该药物, 易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造成一定影响。因此, 本院选取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两种方式治疗, 探讨其效果, 详细描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10日~2018年5月17日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女20例、男30例;年龄31~59岁, 平均年龄(42.01±5.67)岁。对照组女21例、男29例;年龄30~59岁, 平均年龄(41.17±6.2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使用强心利尿合剂治疗, 将强心利尿合剂250 ml溶于10%葡萄糖溶液中, 给予患者静脉滴注, 1次/d, 7 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4]显效:治疗后, 患者心功能均恢复正常, 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有效:患者心功能得到好转, 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8.21±0.11)d、症状改善时间为(2.45±1.21)d;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2.45±2.11)d、症状改善时间为(4.15±0.21)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41例(82.00%)、有效5例(10.00%)、无效4例(8.00%), 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显效30例 (60.00%)、有效8例 (16.00%)、无效12例(24.00%),总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762,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心悸2例(4.00%),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对照组发生心悸8例(16.00%),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000,P<0.05)。

3 讨论

研究显示[5], 慢性心功能不全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慢性心功能不全是由于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心肌梗死、炎症、心肌病等因素导致的心肌损失, 易引起心肌功能变化和心肌结构变化, 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需要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还需要针对患者心肌重构机制, 防止和延缓心肌重构发生, 降低患者死亡率, 保障患者自身生命安全。大多数患者均伴有心脏病史, 患者具有十分复杂临床表现, 而实施一种安全、有效药物对于患者较为重要。因此, 本院对强心利尿合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探讨强心利尿合剂的效果。

多数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后, 虽然药物具有一定效果, 但是受到其他多种因素影响, 导致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 而常规治疗在临床应用受到限制[6-9]。强心利尿合剂以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速尿作为主要成分, 而通过对患者实施强心利尿合剂治疗后, 取得显著效果, 其中多巴胺以及多巴酚丁胺为β受体兴奋剂, 能对内脏血管产生扩张作用, 能增强人体心肌收缩能力, 能扩张患者自身血管,改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临床症状, 促进患者康复。现如今,强心利尿合剂受到多数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青睐、目前在临床中广泛应用[8-10]。

经研究表明,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8.21±0.11)d、症状改善时间为(2.45±1.21)d;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2.45±2.11)d、症状改善时间为(4.15±0.21)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 高于对照组的76.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实施强心利尿合剂治疗后, 取得显著效果, 能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 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强心利尿合剂
胸痹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石硫合剂在果树上的应用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临床效果
他能为中华神盾“强心”
托伐普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天麻眩晕宁合剂水提部位的工艺研究
催乳合剂对哺乳大鼠乳腺组织中AQP1和AQP3的影响
单中心视角下杭州都市经济圈内经济增长关联性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