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结核丸辅助治疗初患涂阳肺结核的效果

2019-01-06 10:51林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7期
关键词:结核肺结核有效率

林萌

初患涂阳肺结核指将患者的痰液涂抹于玻璃片制成痰涂片, 在显微镜下首次发现结核分枝杆菌, 即结果呈阳性, 涂阳肺结核是临床上诊断肺结核的常用方法之一[1]。近年来,肺结核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对肺结核尤其是初患涂阳肺结核的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结核病最有效的手段[2]。目前对结核病的治疗以西医治疗为主, 但是药物不良反应强而且极易出现耐药性, 经常导致治疗失败[3]。中药结核丸辅助西药治疗肺结核, 能够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 缩短肺结核病程, 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故本文对中药结核丸辅助治疗初患涂阳肺结核的效果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初患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治疗组患者中男18例, 女22例;年龄13~74 岁 , 平均年龄 (46.5±9.8)岁 ;病灶范围轻度 13例 , 中度15例, 重度1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7例, 女23例;年龄12~75 岁 , 平均年龄 (45.2±10.0)岁;病灶范围轻度 12 例 , 中度16例, 重度1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上关于涂阳肺结核的诊断;②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愿意配合本次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损害者;②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③患有精神性疾病者;④其他原因不能配合本次治疗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2HRZE/4HR方案进行治疗, 其中H代表异烟肼, 0.3 g/次, 1次/d;R代表利福平, 0.45 g/次,1次/d;Z表示吡嗪酰胺, 0.5 g/次, 3次/d;E表示乙胺丁醇,0.75 g/次, 1次/d, 连续治疗 6 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中药结核丸辅助治疗, 结核丸3.5 g/次, 2次/d, 连续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1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效果可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治疗6个月后痰菌的阴转率>70%, 病灶吸收的面积大于治疗前面积的2/3;有效:患者治疗6个月后痰菌的阴转率为30%~70%, 病灶吸收的面积小于治疗前面积的2/3但是大于治疗前面积的1/3;无效:患者治疗6个月后阴转率和病灶吸收的面积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不良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异常、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显效19例、占47.5%, 有效18例、占45.0%, 无效3例、占7.5%, 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14例、占35.0%, 有效16例、占40.0%, 无效10例、占25.0%, 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中出现胃肠道异常2例, 肝功能异常1例, 肾功能异常0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患者中出现胃肠道异常4例, 肝功能异常3例, 肾功能异常3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 是临床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该病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发热、胸痛、咯血等症状, 具有病程长、治疗效果缓慢和传染性强等特点,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4]。初患涂阳肺结核指将患者的痰液涂抹于玻璃片制成痰涂片, 在显微镜下首次发现结核分枝杆菌, 即结果呈阳性, 涂阳肺结核是临床上诊断肺结核的常用方法之一[5]。

近年来,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株的数量逐渐增多, 肺结核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对肺结核尤其是初患涂阳肺结核的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结核病最有效的手段。目前对结核病的治疗以西医治疗为主, 但是药物不良反应强而且极易出现耐药性经常导致治疗失败[6]。中医认为, 肺结核属于“肺痨”范畴, 病因为痨虫感染和气阴两虚, 在杀虫抗痨同时给予补虚增元的治疗。结核丸为治疗肺结核的常见中药, 主要成分为生地黄、熟地黄、龙骨、紫石英、天冬、麦冬、阿胶、北沙参、熟大黄、龟甲、白芨、蜂蜡、牡蛎、川贝母、百部和鳖甲十六味中药, 具有杀虫抗痨、滋阴养血和润肺止咳的功能。有文献表明, 中药结核丸辅助西药治疗肺结核, 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能力, 有效清除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 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 缩短肺结核病程, 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7]。

故本文主要对中药结核丸辅助治疗初患涂阳肺结核的效果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 治疗组患者治疗显效19例、占47.5%, 有效 18 例、占 45.0%, 无效 3 例、占 7.5%, 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14例、占35.0%, 有效16例、占40.0%, 无效10例、占25.0%, 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中出现胃肠道异常2例, 肝功能异常1例, 肾功能异常0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患者中出现胃肠道异常4例, 肝功能异常3例, 肾功能异常3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采用中药结核丸辅助治疗初患涂阳肺结核的效果显著, 不良反应少, 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结核肺结核有效率
南京地区2017—2020年结核及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个性化护理应用在肺结核咯血护理中的价值
Is right lobe liver graft without main right hepatic vein suitable for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维生素C改善肺结核患者痰菌转阴率及药物肝损伤的研究
肩关节结核诊断进展与关节镜治疗指征
很有效率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结核分枝杆菌CFP10、ESAT6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ELISPOT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护理干预在35例肺结核并发大咯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