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思维导图提升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9-01-28 07:44文中山市小榄镇中心小学冼碧云
师道(教研) 2019年1期
关键词:导图思维能力小学生

文中山市小榄镇中心小学 冼碧云

思维导图是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来表达思维的工具,思维导图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一、思维导图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作用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思维导图将各种零散的智慧、观点等融会贯通成为一个系统,允许学生自由联想,不像传统教育那样,要求遵循从概念到概念的“线形思维”,而是按照大脑思维的结构进行放射性的“网状思维”,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智力开发的高峰期,孩子们对各种颜色、图形特别感兴趣,而孩子们一般情况下只是在美术课堂中才能接触到丰富的色彩,因此,在低年段教会孩子用思维导图去表达,在可视化的情境下,效果十分明显。例如数字5620,看着数学5620可以联想到其含义(数位、组成)、计算(加、减法)、应用(车牌、座位号、密码、价格)、年份等。孩子在数学课堂中,不单单学会了数学的本质知识,而且还联想到本质知识以外的一些发散的知识,这使孩子的大脑得到开发的同时,提升了孩子的思维能力。

二、思维导图对学生掌握知识结构的作用

现在的小学数学学习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和认知水平进行。一至三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四至六年级的学生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例如:角的认识这一知识点,安排在二年级上学期进行,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该单元安排了初步认识角(直角、锐角、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画角。角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角”。在低年级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角;高年级就明确学习角的定义以及相关的专业术语。就这样,整个小学数学知识根据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和认知水平被分成六年进行学习,有些数学知识就一个知识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可能被分成几年学习,然而到最后也没有为学生做一个知识框架,导致有些学生在第二次深入学习的时候提出疑惑:这不是已经学过了吗?学生的学习性架构没有得到完整展示。思维导图则强调以立体方式来思考,利用多维度、多角度的联想和想象将知识体系不断扩展、不断延伸,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网络。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让学生把知识片段联结起来,形成逻辑严谨、层级分明的知识网络体系。就好像学习体操时,我们先学习分节动作,然后再连接起来一样,要在知识片段之间建立明确的联系,将整个模块呈现给学生。因此,从低年级开始,教给学生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去整理全学段的知识,为孩子的持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思维导图对学生记忆能力提升的作用

低年级的小学生,容易把学过的知识忘记,也比较容易把一些学习的重点、难点混淆。如果从低年级开始,把某些知识重点,利用图像进行呈现、标注,这对于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来说极其重要的工作。而思维导图就是集文字、符号、图像、色彩于一体的图形它将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的思考做了可视化呈现与存储,可以快速回忆所学的内容,提高记忆力。例如在学习要多长时间这一知识点时,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回忆搜学习过的知识,一下子就唤醒了学生的记忆,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在一年级,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更是学过就忘记,老师每一节课怎样帮助孩子去唤醒知识,怎样让孩子记住一些重点的知识呢?笔者在教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就整理成一张思维导图,让学生借助导图记住退位减法的方法,并根据导图的指引正确地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效果十分明显。

思维导图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在小学数学领域中给学生开拓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它可以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了他们的记忆能力,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浓浓的兴趣。

猜你喜欢
导图思维能力小学生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培养思维能力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