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英语文本解读教学研究

2019-01-28 07:44文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
师道(教研) 2019年1期
关键词:连接词语篇笔者

文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 陈 颖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中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从一个更高的角度上对篇章的整体逻辑结构进行把握,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对文本的深层解读,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实践和探究等方式深入理解文本,发现语言规律,掌握语言技能,发展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文本解读的五个视角

文本解读是有效教学设计的起点,有什么样的文本解读,就有什么样的教学定位。本文将以《沪教2011课标版》9下 Unit 3 The world is in danger为例,从五个方面进行文本解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揭秘文本特征

初中英语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配有标题和插图。标题通常反映文本的主题,能够帮助读者预测文本的内容,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图片生动形象,信息量大,通俗易懂,是辅助语篇教学的重要资源。解读标题和图片,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感知文本特征,正确判断文本体裁。笔者首先从标题The world is in danger和文中的插图入手,让学生预测文章内容。

T:From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s,what will the passage tell us?

S:The world is in danger.

T:Why does the writer say so?

S:Because there are a lot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What are the dangers the world faces now?

S:Air pollution,water pollution,a lot of rubbish,cutting down trees and so on.

T:What leads to these problems?

S:There are a lot of cars giving off harmful gases.

S:Factories pollute the air and rivers.

S:People throw rubbish everywhere.……

T:Very good.Later we’ll find out more information from the passage.Now I want you to read the title,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sub-headings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1).The article is probably from a(n)____

A.poster about the Earth hour B.advertisement

C.environmental science book D.novel

(2).The genre (体裁)of the passage is____.

A.narration (记叙文) B.exposition(说明文)

C.argumentation(议论文)

通过上述对文本标题和图片的解读,笔者引导学生再关注文本中的引言和小标题,有效地推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预测,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帮助他们快速识别文本特征,对文章出处和体裁的正确判断自然水到渠成。

2.补充背景知识

阅读是一种认知活动,阅读理解是读者已有知识与阅读材料中的信息交互作用的结果。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背景知识会影响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文本内容进行相关的背景知识介绍和补充。前文提到,学生对文本中提到的温室效应了解不多,如果让学生直接阅读文章势必会影响阅读的流畅性,加大理解文本的难度。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有效理解文本,笔者在阅读前播了一段NASA介绍温室效应的一分半钟英文视频,通过画图和解说图文并茂地让学生明确理解温室效应这一概念。与此同时,笔者再借助一张温室效应的图片和视频内容在语境中教授新单词atmosphere,temperature,greenhouse effect,carbon dioxide,fuel,coal,lifeless等,使原本抽象的单词直观化,也减轻了学生的阅读障碍,可谓一举两得。

3.分析语篇思维模式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人们的语言表达受到思维模式的影响。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产生了不同的思维模式,不同的语篇思维模式产生不同的语篇组织结构。语篇思维模式是文本内容的组织方式,体现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学生由于对英语文本的篇章结构不熟悉,一遇到篇幅较长的文章常常抓不住要点。因此,解读英语文本的语篇组织结构能帮助学生从思维角度深层次理解文本的构建方式,理解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文本采用了“总—分—总”说明序列,语篇结构自然流畅。笔者在第一个阅读任务中借助思维导图清晰地展现文章脉络,再现作者的写作思路,便于学生抓住文章的主旨,为整体理解文本奠定基础,也有助于引导学生思维(见图一)

图一 语篇结构图

4.理清语段信息逻辑

英语文本由句子组成,每个句子不是孤立存在,而是按照一定的序列和逻辑关系组合起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文本中词句之间、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习惯,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有研究发现连接词在不同的条件下对语言水平较低的学生都显得很重要。阅读过程中解读连接词的逻辑功能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文章结构的逻辑关系。因此,引导学生利用连接词来抓住语段信息逻辑有助于深层理解文本内容。

文本介绍导致地球处于危险之中的三大因素和它们可能导致的后果,篇章中包含因果关系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三大环境因素的原因和结果能够推进对文本的深层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笔者在阅读的第二个任务以表格形式帮助学生分析三大环境因素的原因和结果(见图二)。表格中要求学生所填内容并非文本原句的简单重现,尤其是第一、二个环境问题,需要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语言。笔者在上课时让学生先完成第一个问题的原因和结果,同时启发学生思考如何从文中判断这个原因会导致这个结果的出现,在阅读中该关注哪些连接词。学生顺着笔者设定的思路很快便找出cause,as a result of等逻辑连接词,尤其是cause在文本中多次出现,是理清语段信息逻辑的一个关键词。有了第一个问题的铺垫,学生找出了更多的逻辑连接词如make,result in,create,pollute等,很快便能完成表格余下内容。通过锁定逻辑连接词,学生能够准确判断文本中的因果关系,大大地提高了阅读效率,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图二 三大环境因素的原因和结果

5.升华学生情感体验

文本语言的表达是有生命和温度的,反映了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阅读教学不能是简单枯燥理解文章主旨、机械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深入分析文本,捕捉作者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的共鸣,从情感维度塑造学生的心灵。文本最后一段给出一些环保小贴士,笔者设计表格形式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作者的态度(见图三),合理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笔者让学生完成表格后提问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能够快速回答为了呼吁人们保护环境。同时回扣文章标题,in danger一词反映出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作者连用三个should句式表明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保护环境,如此一问,自然地把文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笔者在读后活动中给出一些环境问题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从中选取一至两个问题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见图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讨论得出更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例如如何应对温室效应,学生提出使用新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倡导低碳生活,使用新能源汽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多种树等;针对如何处理水污染,学生提出严禁工厂乱排放废水、少使用化学物,不往河里乱扔垃圾,甚至有学生提出要政府加大宣传和管理力度,倡导人人参与保护水资源。通过思维碰撞,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精彩纷呈的发言更是把整个课堂推向高潮。

图三 环保小贴士

图四 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案

二、结语

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阵地,文本解读的成功与否影响到阅读教学的效果。实践证明,本课例通过以上五个方面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正确判断事情的因果关系,合理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入体验文本的情感内涵,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发展。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己解读文本。因此,英语教师要做教学中的有心人,练就一身本领,通过多维度解读文本,精心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爱上阅读,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塑造良好的品格。【本文为广州市海珠区十三五规划教师专项课题“基于初中英语阅读填空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为2017C040】

猜你喜欢
连接词语篇笔者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老师,别走……
宾语从句的语序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吸引阅卷老师的“连接词”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麻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