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02-19 15:46□韩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政治

□韩 立

(长春师范大学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不断走向多元化和个性化,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来开展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实际意义。我国土地面积辽阔,历史悠久,孕育出五十六个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教育也需要从实际角度出发,从学生的身份、背景、生活习惯和接受能力等多方面多角度出发,从而进一步有效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结合实际,积极利用不同的平台开展相应的教育工作,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优化。

1 高校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制现状

1.1 满足国家政策的发展形势需求

十八大以来,教育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思想,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采取超常规政策举措,精准聚焦贫困地区的每一所学校、每一名教师、每一个孩子,启动实施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先后组织实施了20项教育惠民政策措施,实现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普及、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学生资助体系、教师队伍建设、民族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提升等领域的教育扶贫全方位覆盖,为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地区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在民族大团结的形势下,各高校结合精准扶贫的政策,积极开展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本职角度来讲,五十六个民族都是中国大家庭中的一分子,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人都要享有的权利和义务,而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时代和国家发展的最重要的需求之一。尤其在高校教育中,更为侧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化,相应的这一系列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模式也要发生改变。教育是塑造,而不是改变,要在保留学生个体化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塑造学生正确的社会观和价值观,培养更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高校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符合民族发展和国家发展的硬性需求。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是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只有不断培养优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才可以更好地树立正确思想政治观念,从而带动少数民族的整体发展。

1.2 有利于贯彻和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高校教育必须要时刻关注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和思想发展,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因材施教,才能有效贯彻和落实党的正确理论和思想,培养出优秀的少数民族人才。从实际角度来说,只有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不断地提高,才可以将社会整体的发展进行有效的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往往都来自于一些地区相对偏远的地方,对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有效,才可以有效拉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人才是地区发展的根本,更是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持,一个地区只要有足够的人才,就可以进一步发展。小康社会、消除贫困等这一系列的国家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才的培养。高校作为社会研究型人才的摇篮,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从实际角度来说,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的有效性关系到人才的价值观形成以及未来发展。由此可知,高校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1.3 满足和完善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发展需求

少数民族的学生从步入高校起,就步入了一个小社会。社会中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和民俗文化等方面多多少少都会有许多差异,若未能及时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少数民族学生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日后发展和人格建立都是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步入高校之后,面对的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往往都不是少数民族,双方之间的沟通等方面都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文化差异。及时对学生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相应的帮助措施,有利于解决类似的沟通障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身具备较强的实际性,尤其对于即将要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的高等人才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需要加以关注和重视。对于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来说,在学生进一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与进行是十分关键的。根据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合理进行规划,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未来的人生规划都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2 高校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列措施

2.1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对于部分的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来说,他们接受教育的时间和接受教育的内容相比发达地区的学生来说都是较少的。并且多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都是第一次独自一人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群体中生活,周围人的宗教信仰、民俗文化跟自身都是有一定差异的,在见到这么多差异之后,心中必然会有一些疑问,相应的理想和信念也会有相应的变化。同时,由于种种因素,家庭也成为他们的软肋之一。结合时事政治和时政要点以及少数民族政策方针,加强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教育,积极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听取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的意见,加强师生之间互动沟通。在实施过程中,积极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相关思想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

为保障相应教育工作进行的有效性,要从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民族差异、宗教信仰差异和生活习惯差异等方面入手,从而有效地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学生对于我国少数民族政策、宗教信仰政策的理解,增加了解程度,明确行为规范和政治立场、理念,从而更好地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影响是终生的,对于学生走向社会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积极影响作用,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理想和信念,进一步有效地提高人才的培养与教育。在这基础上,还应该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让学生党员真正意义上起到一个模范作用和楷模作用,有效提升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质量,也可以让他们体会到国家政策不分民族,不分条件,体会到国家对于他们的关心和照顾。

2.2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即让少数民族学生明确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性。相关工作的开展与实际进行往往是具备着一定程度的实际性的,在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中,对少数民族的扶助政策和对少数民族的地区经济、科技等多方面的扶持政策也是一种民族团结理念及政策的落实的表现。要加强学生民族平等的观念,结合现如今的一系列扶持时政要点来开展民族平等教育工作,如“一带一路”政策。让学生接受教育的同时,也感受到国家和政策的扶持和温暖,加强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同时应该利用我国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参观革命战争纪念馆,带领学生参与和感受红色革命精神。通过这样方式,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生成爱国情怀,让少数民族大学生真切实地感受到国家强盛发展的鲜明对比,真切感受到国家发展为自身等方面带来的重要变化。并积极传播民族文明和民族优秀文化,从而更好地增加学生自身的民族与国家的自豪感。

2.3 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生活实际,开展系列校园文化活动

2.3.1 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的引导

通过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政治信念,进而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高校的适应性。

2.3.2 加强民族间文化交流,成立少数民族社团

通过开展不同少数民族文化活动,成立社团并对学生进行基础文明教育,诚实守信教育和感恩教育,使学生养成文明的言行举止行为,高尚的道德情操,懂得奉献和回报,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校园的目的,促进各族学生间的感情沟通,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信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3.3 定期召开民族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通过定期召开少数民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座谈会,及时了解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动态。

3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路径

(1)强化高校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理念

首先,充分利用高校教师崇高的人格魅力与影响力,与少数民族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其次,学校应该正确对待不同民族学生的民族习俗与文化传统。最后,建立家校联系卡,加强学校与学生家庭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加强少数民族学生们对现实社会的认知深度。

(2)利用互联网,搭建心理健康交流平台

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一方面通过建立微信群、QQ 群等方式,为有共同烦恼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交流平台,发挥高校辅导员的作用,利用网络及时准确地了解本班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开通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网站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阵地。

4 结束语

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我国民族大团结、全民奔小康等方面的战略目标的实现更有着决定性意义。要根据相应的差异,不断有效地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对于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进行政治教育与思想引导,开展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民族政治
我们的民族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