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一增二改”创新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9-02-19 15:46□张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批评性语篇阅读教学

□张 悦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城 048000)

1 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与研究现状

近些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英语课程与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阅读作为英语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也必须借势进行积极探索。

1.1 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高职英语阅读主要以《新标准功能》的文章阅读为教学重点, 每周四学时。大多数学生认为,高职英语课程阅读内容较难,学习时很吃力,容易陷入有心无力的局面,即使通过背单词做练习通过了考试,但英语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并未提高;即使明白了所阅读文章的大意,但是对文章深层次的含义、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传达的意识形态无甚了解。而大多数教师认为,在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高职英语的兴趣不够浓厚,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受限于课时数量、考核方式等因素,无法使学生从深层次对所阅读语篇进行鉴赏,理解水平仅仅停留在词、句、篇章的基本含义。王春燕在《浅析语篇分析在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中说,“从根本上来讲,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应该更注重语篇扩展性和信息传递,采取语篇分析法对语篇进行整体到细部的剖析,则能够使语篇内容和语篇信息获取成为阅读教学的重点,从而使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1]其中,教师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成为导致学生学习现状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现有的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1.2 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研究的重要性

目前,在CNKI数据库搜索关键词“高职英语阅读”,可以检索出1 278篇文章,与“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相关的文章仅有394篇。其中,运用语篇衔接、思维导图、翻转课堂等理论对高职英语阅读进行创新性研究的文章居多,而运用批评性语篇分析进行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研究的文章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我国对高职英语创新型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仍是一个空缺。李慧艳发表的《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批评话语分析理论的运用价值探寻》为这一研究方向提供了参考资料,她结合批评话语分析理论的运用价值与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从词汇掌握、文章主题与阅读框架三方面对高职英语阅读教学进行了探索。张丽莎的《基于语篇分析的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研究》中,以实验的方式探讨了基于语篇分析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在改善学生阅读习惯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上起到的作用。课题组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从课程资源、课堂教学与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探究批评性语篇分析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3 学生学习需求调查与分析

课题组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600名大一新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589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00份。以下是部分调查结果。

在“你对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满意吗?”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73%的学生表示“不满意”,只有27%的学生表示“满意”。

在“你认为目前的教学方法是否亟待创新?”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85%的学生认为“是,亟待创新”,只有15%的学生认为“否,不需要创新”。

在“你的教师在英语阅读中主要采用何种教学方法?”这一问题中,58%的学生回答“传统教学法,重点解释单词与语法并逐句翻译”,34%的学生回答“结合背景文化,会较多地讲授相关背景知识和文化要点”,8%学生回答“只讲题目相关的文章中语句”。

在“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对所阅读文章的深层含义进行分析”这一问题中,有69%的学生认为“非常必要”,2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只有7%的学生认为“没必要”。

在“你认为以下哪项教学环节对于提高高职英语阅读教学质量最重要?”这一问题中,有29%的学生选择“充足的背景文化材料”,有48%的学生选择“有效的阅读分析方法”,有23%的学生选择“更加合适的教学评价机制”。

以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应该紧密结合学生迫切渴望创新教学模式的现实需求,针对大多数教师未能从深层次把握和讲授学生所阅读文章意识形态、揭示和呈现相关背景文化和权力关系的现状,从课程资源与相关背景文化知识、课堂教学形式与训练方法、教学评价机制等多方面着手,探索和构建高职英语创新阅读教学模式。

2 “一增二改”创新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课题组探索的“一增二改”阅读教学模式是基于近年来时兴的批评性语篇分析,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为主要文本分析工具,深入解读文章内涵的一种创新阅读教学模式。

2.1 批评性语篇分析

批评性语篇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以下简称CDA)也叫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最初由英国语言学家Roger Fowler 在1979年的《语言与控制》(Language and Control)里提出。它坚持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探索社会生活中语篇与权力及意识形态的关系。Kress曾说,“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操纵与控制的工具。”[2]这一学科的历史已经有30多年。主要代表人有N.Fairclough(英),R.Fowler(英),G.Kress(英),van Dijk(荷)等人。

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体系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认为语言能够反映人们的权力关系、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批评性语篇分析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批评”。简言之,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批评”即是将话语和文本中习以为常的、隐含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通过“语篇分析”明朗化。代表人物Fairclough提出,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它是社会秩序一种永恒的介入力量,从各个角度反映现实,通过再现意识形态来操作、影响社会过程。[3]作为一种工具性语言,CDA旨在呈现给读者语言与其社会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4]

2.2 系统功能语法

韩礼德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是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有效工具。Halliday在他的理论中细化了语言的三个元功能,即及物系统实现的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 realized by transitivity)、情态系统实现的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 realized by modality)和主位系统实现的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 realized by theme)。 这三个元功能将语言置于一定的语境中,强调语言的社会交往属性,这样,一个语篇的多层含义与深层意义可能被挖掘出来,语篇的整体内涵和文体特征便可以反映出来。因此,系统功能语法为学生洞察语篇意义和意识形态提供了依据,也为高职英语阅读创新教学提供了思路。

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的高职英语“一增二改”创新阅读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机械式阅读教学法相比,重新对语篇分析进行批评性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传统教学学习单个词句、逐字逐句理解、翻译句子段落的基础上,理解文章文化背景,剖析英语语言功能,掌握文章结构层次,全面理解文章内涵。

3 “一增二改”创新阅读教学模式构建

课题组探索的“一增二改”创新阅读教学模式,通过“增加更多元的课程资源、改进课堂学习方式、改进教学评价”,尝试对注重语言技能培养轻视思维能力训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让学生对语篇的含义和文体特征有进一步把握,对文章隐藏思想和作者写作意图有全面的了解。

3.1 增加更多元的课程资源

首先,增加文化背景先导课。文化背景课不仅可以开辟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新道路,可为高职学生阅读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文章深层含义奠定了基础。通过线上学习群和课前十分钟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课文相关背景文化知识。例如,在讲解《新标准功能英语》第二册Unit 3 Attending the Parties一文之前,教师引导学生领会西方文化中的party相关文化背景,对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十分有益。其次,适当引入报刊新闻文本分析,展示批评性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中的重要性。报刊新闻时事报道是批评性语篇分析重要的文本研究对象。正如Fowler所言,“所有的新闻报道都不是客观的。”[5]适当引入时事报道的批评性语篇分析实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社会属性和语言反映的意识形态,有利于学生理解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方法和意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英语阅读新鲜度和学生学习兴趣。最后,教材《新标准功能英语》本身的文章也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研读教材文章,搜集相关素材,拓展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批评性语篇分析文本资料,为学生学习教材文章奠定基石。

3.2 改进课堂学习方式,练习系统功能语法分析

将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核心工具系统功能语法分析贯穿于教学设计、课堂组织与课堂教学,建设创新教学模式。可在课前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教师划出重点思考和讨论的句子或段落,各组学生运用系统功能语法分析并发言。

例如,在《新标准功能英语》第三册Unit 1的课文Why People Like Travelling to China中,作者分析了外国游客喜欢到中国旅游的原因,但全篇以China及其各大名胜为主语居多,客观描述了中国吸引外国游客的自然及人文风光,具有很强的说服力。“Dramatic landscapes make up China’s vast topography serving as the background scenery for the rise and fall of emperors and dynasties over thousands of years.”一句,以“中国的地形”作为主语,凸显施事者,因此并未强调游客对中国几千年王朝更迭的主观兴趣,而是客观描述了中国幅员辽阔的地形勾勒出各种不同的动人风景,这片土地经历了几千年帝王和朝代的更迭起落。如此一来,读者能更加清楚地感受到壮阔的风光,仿佛亲历游览中国的过程,也更能理解外国游客喜爱游览中国的原因。

再如,分析用词及其意义也是揭示作者用意的一种方式。以《新标准功能英语》第三册Unit 6的课文Never Say Goodbye为例,文中多次选用贴合场景的动词,使情境更加生动,感情更为凸显。“My whole life, brief as it was, had been spent in that big old house, gracefully touched with the laughter and tears of four generations.”一句中,“gracefully touched”准确表达出一家四代人的欢声笑语在作者生命中留下的柔软的印记。“tears welled up from my heart.”“a huge red rosebush sat conspicuously alone.”“Kneeling, he pulled me close.”几句中,welled up/sat/kneeling分别生动地描绘了难过的心情、玫瑰花丛明丽绽放的画面和外公将我拉到身边的半蹲动作。

3.3 改进教学评价,全面拓展学生思维

传统英语教学采用笔试考核单词、句子、语法、翻译等语言基本功居多,而基于批评性语篇分析的高职英语“一增二改”创新阅读教学模式则大大丰富了单一的考核方式。例如,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教师事先给出文章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结合这些背景知识与已有知识结构,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前能够更加容易地猜测文章内容,在阅读过程中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用意。教师布置课堂作业、小组辩论与发言、阶段性测验等任务时,分配指定篇章的分析任务,以评定学生对于给定语篇的理解水平。再如,在原有的笔试中加入附加题,考查学生对所阅读文章主旨大意、意识形态、真实意图等的解读,既检测了学生在新型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成果,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与表达能力。此外,教师应注重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认真记录学生发言次数与质量,鼓励学生开阔思维,提高批评性阅读能力。

4 结语

高职英语学习不仅要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更要提高学生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以批评性语篇分析为工具的高职英语“一增二改”创新阅读教学模式对于提高高职英语阅读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涵、提高学生信息整合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与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但本课题组所探索的高职英语“一增二改”创新阅读教学模式只是一个初步尝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和艰巨的任务,想要全面提高高职学生英语语言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和意识形态鉴别能力,需要高校进一步改革教育体制、改变评价与考核机制、培训和优化教师队伍、充实和完善课程设置等。只有这样,才能让语言技能的学习不再成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批判思维发展道路上的束缚,真正实现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水平质的飞跃。

猜你喜欢
批评性语篇阅读教学
本期导读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从发现问题到反思历史——历史学科批评性思维
基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网络语言暴力研究框架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