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育人: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2019-03-29 10:13李红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育人德育

李红

孝感市实验小学开拓德育工作新思路,将德智体美劳融入生动活泼的德育活动中,探索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专题活动育人、齐抓共管育人等德育途径,形成了德育工作内容新、形式多、渠道宽、效果佳的融合育人特色。

一、建设雅真校园文化

学校以“雅真”校园文化为引领,以提升品牌、促进内涵发展为目标,营造雅真环境,打造雅真班级,培育雅真学生,建设雅真家庭,开发雅真课程,逐步形成了具有雅真特色的育人体系。

1.营造雅真环境

学校加大校园绿化、美化、硬化、净化、香化和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如:精心设计文化长廊、绿茵亭,让师生走进校园时就浸润在雅真文化之中,领会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通过开展“国旗下讲话”及“弘扬传统美德”主题班会等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组织开展吟诵古诗文、讲中华美德故事、搜集文化名胜(历史名人)等文化学习活动,以及解读校训、校风、学风内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清明节扫墓、邀请老红军做报告等形式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等等。

2.打造雅真班级

学校以雅真校园文化为载体打造雅真班级,引导学生成为语言文雅、行为优雅、情趣高雅的“雅士”。具体措施包括:学生自主制订“雅真班级公约”,并组建雅真班级团队,如学习委员会、文艺委员会、体育委员会、组织委员会、科技委员会等,让自主管理的种子在他们心中萌芽;班级自主创建雅真班级文化,如张贴雅真标语、建立图书角、确定“幸福里”“小脚丫班”“向日葵班”等班名,让班级充满儒雅、童真的气息;构建以“理解沟通”为主题的雅真亲子系列课程,开展“亲子共读”“故事妈妈进课堂”“集体生日会”“老爸最棒”系列活动,和谐亲子关系,助推雅真教育。在充满温情的雅真班级中、饶有兴趣的活动中、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的环境里,学生的行为举止变得真诚儒雅。

3.培养雅真学生

学校通过“以行正形,以形正声,以声正心,以心正志,志存高远”的教育方式培养雅真学生。如:从雅姿、雅声、雅心、雅韵四个方面实施雅真教育,让学生成为雅真之人;通过“我手绘我心”活动引导学生知行合一、求真悟知,做本真之人;通过“我行表我性”活动引导学生知善、积善、扬善,做善良之人。同时,学校定期举办“童心和祖国一起飞”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及“童心向党”“雅真学生评选”“孝亲小天使”“‘孝行月最美学生”等活动,将雅真教育与校园文化、孝德校园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脱浮躁之气,修雅真之心,做雅致之人。

4.培育雅真家长

“品德高尚、心灵美好、言谈得体、行为优雅、知行一致、言行合一”是学校对雅真家长的基本定位。为促使家长向这个方向努力,学校通过开家长课堂、建家校联系册、成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评选雅真家长等方式,努力解决社会大环境、家庭“小气候”和学校教育不协调的问题,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内容统一、要求一致。

二、完善德育网络

学校根据学科和年段特点,把年级、班级、教师紧密联系起来,构建起一套高效的德育网络。

1.建立多元化班主任、班级评价机制

学校通过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例会和分年段举办德育沙龙等方式,引导班主任探讨有效的育人方法,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完善并执行班主任考核方案,通过量化考核、动态申报、梯队培养的方式,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学校明确班主任育人职责,细化班主任日常德育工作要求,建立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班主任梯级专业荣誉管理、班级常规管理考评等评价制度,为班主任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2.树立全面拓展、全员参与的融合育人观念

学校通过课程建设,形成全程育人、全员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合力。学科课程在注重“双基”的同时,深入发掘教材的德育因素,备课时找准结合点,上课时找准切入点,有机、有效地渗透德育。活动课程围绕社会教育、文化艺术、科技、劳动、体育、卫生等活动,开设了融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的50多个活动项目,以技启智,以艺陶情,以美益德。

三、组织丰富的活动

学校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德育熏陶。

1.开展主题月活动

学校创设多种形式,认真开展主题月活动,如三月文明礼貌教育月、四月感恩教育月、五月劳动教育月、六月励志教育月等。每月初,少先队大队部根据月主题下发具体的活动要求,如国旗下讲话、宣传板报、特色活动等。月末,根据活动主题评选“文明之星”“感恩之星”“劳动之星”“艺术之星”。

2.丰富社团活动

学校创建了拉丁舞、足球、羽毛球、合唱、书画、篮球、太极拳、管乐、纸艺、陶艺、机器人等40余个社团,每个社团都做到定人员、定课程、定时间、定进度,努力培养“合格+特长”的雅真学生。学校还定期举办活动社团展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艺术修养,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3.开展环保活动

学校依托“中国长江水学校”平台开展系列环保活动。一是开展废旧电池回收活动,将环保意识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紧密结合起来。二是开展“引领好习惯——我为垃圾称重”活动。为了减少垃圾数量,学校组织开展了“我为垃圾称重”活动,每天称出每个班级产生的垃圾重量,并进行相应的奖惩。活动得到师生的积极响应,教工与学生、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垃圾称重比赛开展得如火如荼。

4.拓宽教育渠道

一是开展“孝德”文化建设,多形式、全方位弘扬孝文化。如:以“孝文化”为主题,做到早上有诵读、课堂有讲解、课表有安排,并定期开展各类“双读”活动,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倡导学生从小事做起,把孝心献给父母、关心献给长辈、爱心献给他人、热心献给社会、信心留给自己;倡导学生做父母的小帮手、家庭的小主人、社区的小能人、社会的好公民;倡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人的事情帮着做,公益的事情争着做,积极争当“孝德好少年”。此外,学校要求学生做好“五个一”——读一本孝德书、做一项爱心公益事、干一件孝心家务、写一篇孝行体会、填报一份孝行成绩报告单。

二是开辟校外德育基地,组织学生利用课余、双休日、寒暑假等时间,参加社区组织的文艺表演、体育竞赛、公益劳动、慰问军烈属及孤寡老人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社会、展示才华、陶冶思想。

在此基础上,学校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开发了研学旅行课程(低年级自然生态、中年级科技人文、高年级基地拓展),利用暑期开展低年级省内研学、中年级国内研学、高年级境外研学活动。学生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既陶冶了情操,增长了见识,培育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自豪感,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亲近感,对革命光荣历史的崇敬感,对改革开放成就的认同感,又学会了动手动脑、生存生活、做人做事。

(作者单位:孝感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姜楚华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育人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