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实践及经验交流

2019-05-13 09:19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3期
关键词:重点学科医技市级

随着深化医改、建设健康中国不断向纵深推进,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文件精神,要强化全员继续医学教育,健全终身教育学习体,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活动,强化规范管理[1]。本研究通过统计分析近五年我院举办的各级各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立项及举办情况,通过数据剖析,结合实际管理经验,总结项目举办过程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方法及本单位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有效举措,为进一步开展好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加强管理以及提高项目举办实效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本单位2014年1月—2018年12月各级各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举办情况,包括国家级、省级以及市级项目,其中收集的主要字段包括项目名称、级别、立项时间、负责人、科室以及参加人数等。

数据用Excel 2010软件收集,双人分别同时录入,并通过分类汇总工具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四个表输出展示。

2 结果

2.1 各级各类项目立项情况

统计近5年各类项目立项项目,见表1,2014—2018年共获批国家级、省级以及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307项目,其中国家级112项,省级93项,市级102项。从时间顺序上来看,立项总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不同类别项目比较,国家级项目稳步上升,省级项目有波折,市级项目近3年上升明显。

表1 近五年立项各类继教项目立项一览表

2.2 不同类别科室获项目立项情况

为进一步分析项目的分布情况,将立项科室大致可以分为临床、医技、护理以及行政管理四个类别,表2显示,临床科室获项目立项数占绝大多数,为71.3%,其次为护理科室12.1%,医技科室10.4%,行政管理科室6.2%。但是对比2018年和2014年项目立项数,医技、护理以及行政管理科室的立项增幅较大。

表2 不同类别科室获项目立项情况

2.3 项目立项数科室排行情况

统计各科室不同类别项目立项总数并按从多到少排序,见表3,国家级项目立项最多的前十个科室分别是产科、消化科、心内科、超声科、护理部、神经内科、药学部、精神科、肿瘤科和麻醉科,省级和市级项目立项总数科室排序情况可在表中显示,通过统计分析获得继教项目科室的学科层次,从表4中可以看出,国家级项目立项的科室全部为市级及以上重点学科,其中4个为省市共建重点学科,这些科室学科综合能力较强,为医院的特色学科,省级继教项目立项的科室均为市级重点学科,而市级继教项目立项的科室则为院级重点学科。

表3 各类项目立项总数科室排序表

表4 继教项目层次与学科层次对照表

3 总结与讨论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数量与质量的优劣体现了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综合水平[2]。近年来,我院通过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在学术传播和交流方面,通过举办各级各类项目,同行业各不同层次群体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学术理念以及临床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科室知名度也进一步拓宽,根据以上数据分析结果,结合本院项目管理实际,提出见解及建议。

3.1 领导重视,学科思想意识不断增强

思想意识是贯穿项目立项、举办以及过程管理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3]。首先从领导层方面要重视项目,要对项目的意义以及深远影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院近年来针对鼓励各科室积极举办项目,实施了一系列措施规范,包括经费支持、将项目举办纳入重点学科评审指标以及纳入可准年度考核绩效等,各科室申报积极性得到了较大提升,5年来我院各类项目立项数从32项上升到92项,上升幅度较大,其中国家级项目从15项上升到25项,省级项目从17项上升到36项,市级项目从无到31项,2017年较上一年小幅下降,可能是因为2017年省市继教委的申报限项政策有关,但各项都呈上升趋势。

科室层面,从近年来项目管理经验中得出,各科主任对项目的申报的积极性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在项目举办过程中,也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善,从为了完成继教班的举办任务转变到如何办好上来,各科室在举办过程中也不断创新办班形式,充实学习内容,传统模式的课堂教学使人员参与的被动性较大[4],在以往主要以PPT演示、大会讲座等基础上,适时加入手术直播、工作坊、微信讨论、远程课堂、翻转课堂、PBL教学[5]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同时科室举办继教班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立项学习班的层次越来越高,在行业内乃至社会上影响力越来越大,也极大的促进了科室举办项目的热情和动力。

3.2 临床引领,医技、护理、行政百花争放,纵深发展

从科室分类获项目立项数情况上看,在主干临床科室的带动下,医技、护理以及行政管理科室的学科建设意识及办班积极性也逐年增强,对比2014年和2018年不同类别科室立项情况,医技科室立项数从2项上升至11项,护理科室立项数从1项上升至16项,行政管理科室立项数从1项上升至7项,通过继教项目这个平台,医院整体学术氛围愈加浓烈,各专业开展共享和经验交流更加充分,好的技术以及理念推广更加迅速。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继教不仅要横向发展,更要纵向深入,2016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的职业吸引力和服务能力,以问题为导向推动制度创新和攻坚突破[6],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指南[7]也将拟招西部12省(区、市)学员人数以及拟招基层单位学员人数等指标纳入申报评价体系,这些都说明继教项目的内容也要围绕基层需求开设相关课程,讲授相关内容,同时继教开展地点也要向基层延伸。

3.3 因势利导,科室与项目层次相得映彰

大力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不仅符合医学科技进步和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也是每一位卫生技术人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迫切需要[8],立项项目的层次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一个学科的层次水平。对各科室不同类别项目立项总数按从多到少排序可以看出,国家级项目立项数排序前10的科室基本上列入到省级及市级重点学科建设群,省级项目立项数排序前10的科室基本上为医院的特色学科,大部分列入市级及院级重点学科建设群,而市级项目立项较数排序前10的科室大部分为医院院级重点学科,科室层次与项目层次呈正相关关系。

4 建议

继续医学教育无论对于卫生技术人员个人还是整个医院的成长都至关重要[9],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开展对促进医院的学科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和科研水平、加强学术交流和高层次卫生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1 加强项目内涵建设,提高学科综合能力

为办好学习班,各主办单位都采取了多种措施,譬如加强会务服务、提高餐饮标准、邀请知名专家授课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学员的号召力,活跃了教学气氛,但是最关键的还是要转变到提升项目内涵建设上来。继教项目是以学习、交流为出发点与落脚点,重点要围绕项目主题开展教学活动,项目要突出前沿、创新、实用这三个要素,并且要与学员的知识能力匹配,力争取得最优的效果,在以往主要以现场演示讲座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手术演示、专家论坛、青年医师竞赛等环节,运用更多教学方法,有效改善项目气氛,也可适当采取远程教学模式,对边远欠发达城乡医生进行远程教学,拓宽适宜技术推广突进。加强内涵建设的同时也是提高学科综合能力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以项目提升带动学科建设,将学科建设的成果反哺项目内涵,走积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2 加强办班管理,提升办班效果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培训的质量控制尤为关键,是保障项目整体效果的核心[10],为进一步推动和办好项目,医院项目管理部门应该有充分的意识。在项目的申报过程中,要做好审核与预评工作,强调突出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推广性的特点[11],集中优势打造项目的品牌特色,在项目举办时,必须严格安排学分所对应的学时,课程内容应该确保符合项目主体,不得讲授与项目相关的内容,也不得随意延长或压缩课时,同时结合财务相关规定合理收取培训费,并做好考勤及考核工作,项目结束时按照实际出席人数授予相应学分,为更高效、优质地举办项目,各主办单位应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项目运行的智慧化,让学员少跑路,不跑弯路,提高学员满意度。项目结束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核销工作,督促项目负责人做好项目总结,撰写通讯稿,并加强宣传,科教管理部门也应结合办班情况做小结,并将意见及时反馈项目负责人,适时通过SOP理念的引入[12],将办班的流程和关键进一步标准化,同质化,以期实现持续改进。

猜你喜欢
重点学科医技市级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
广东省“冲补强”重点学科:光学工程学科
黄山学院校级重点学科简介
——生态学
汕头市某专科医院青年医技人员工作满意度的研究
县域经济发展市级统筹篇
市级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探讨
医技预约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国家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
敢问路在何方——市级台文艺团队如何生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