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启发幼儿创意绘画表达的指导策略

2019-08-15 11:09厦门市第四幼儿园
幼儿教育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熊图画绘本

厦门市第四幼儿园 林 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语言领域中明确提出5~6岁幼儿“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的目标要求,要求教师支持幼儿在进入小学集中识字和书写之前,使用多种方式表达与表现。幼儿利用图画和符号进行“非正规”的书写,就是“文字画”。

绘本能为幼儿所接受并喜爱,就在于它是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图画为主、简练的语言为辅,让阅读书面语言能力不足的幼儿不受文字的限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阅读和欣赏,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情感认同和审美愉悦。绘本既是幼儿阅读的对象,也是幼儿学习表达的模仿对象。幼儿通过借鉴绘本中的图画和符号表达想法,进行自我创作,从而有效地表达出自己的经验和情感。

一、用绘本启发幼儿绘画的个性表达

幼儿总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接受绘本传递给自己的信息,可能这种信息并不是绘本本身所具有的,而是幼儿在与绘本相互作用中,绘本的形式特点与幼儿的情感达到交融时在心理上所产生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共鸣激发出幼儿自己的愿望、想法,使幼儿能用最直接的本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绘画很好地弥补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上的不足。绘本为幼儿提供有价值的生活体验。幼儿受到启发,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需求,自然而然地就能用绘画呈现出比语言表达层次更高的、专属于自己的独特表现。

在绘本《好朋友》的故事中,书中的好朋友们相约一起去做他们最喜欢的事。与幼儿一起阅读绘本《好朋友》之后,笔者请幼儿也给自己的好朋友写封信,约上他(她)一起做一件最喜欢的事,见下表。

幼儿作品画面描述画面表达的意思三个人,两个人坐在像蛋壳的靠背椅里,一人站着拿着一盘鱼我请好朋友去喝下午茶两个穿着吊带裙、高跟鞋,拎着包,梳着漂亮头发的小女孩我约好朋友一起去逛街太阳、山、花我们一起去爬山、赏花、看日出一个足球和一张球网我约好朋友去踢球一个漂亮的生日蛋糕和房子,并在蛋糕和房子之间画上一个指示箭头我想请朋友来我家和我一起过生日

为了表现出最大的诚意,幼儿调动自己所有的绘画技巧,真实而形象地画出了想请朋友做的事的场景和内容。

用绘本启发幼儿的个性表达,要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因此在绘本的选择上应该关注它是否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否是幼儿感兴趣并乐于表现的情景。只有选择了合适的绘本,幼儿才会在阅读绘本后,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发、个性化地表现与创造。

二、用绘本促进幼儿绘画的创意表达

受思维和能力的限制,幼儿总是会“代入”地看待身边的事和物。这种具有年龄特点的特质使幼儿很容易进入“情境体验”中。比如看一部动画片、听一个故事时,他们不会像是一个旁观者那样冷静,而会与里面的角色合二为一,身临其境般地一起唱、一起跳、一起笑甚至一起哭,与其产生积极、有意义的互动。因此,幼儿日常的生活经验越多,体验就越真实,想象力就越丰富。绘本用一系列连贯图画传递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为幼儿想象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幼儿在阅读时,将自己代入故事中,以故事角色展开情节、预测故事结尾、帮助故事角色解决问题等,从而提高思维连贯性,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阅读绘本《小熊进城》过程中,幼儿知道小熊手中有一支神奇的画笔总能让它化险为夷。故事中,当小熊带着它的朋友们逃跑时,坏人们开着车追来了。笔者没有急于让幼儿看结尾,而是引导幼儿将自己代入小熊的角色,想想要怎么用这支神奇的笔帮助它们安全地离开,并请幼儿给故事画结尾。幼儿异常迫切地投入“画办法”中,见下表。

幼儿作品画面表达的意思小动物的脚上都装上了弹簧,危险来临时可以快速跳走每只小动物都有了翅膀,汽车追不上它们了开来一辆有胶水炮弹的坦克,胶水炮弹炸开后把汽车粘在马路上地上有钉子,汽车轮胎被扎破了,就追不上小动物们了出现两座大山,汽车没办法开上去,就追不了小熊它们了

幼儿用简单的线条来表现自己的办法,基本都是点、线和形状的组合,有的图画甚至看不出画的是什么。神奇的是,幼儿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时,画面瞬间灵动起来,甚至使人感觉幼儿呈现的就是最佳的方法。

教师在引导幼儿阅读时,不要先读文字,应让幼儿观察画面的细节和角色的表情;不给幼儿提供直接而又明确的故事结局,而是用问题创设情境,给幼儿预留想象的空间,并鼓励幼儿尽可能地把自己的“奇思妙想”画出来。

三、用绘本鼓励幼儿抒发情感

从信息科学的观点看,绘画也是一种编码形式,是幼儿最直接的语言,而这种语言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有时看不懂幼儿的绘画作品,就需要我们用“解码钥匙”去开启这个作品的“编码”。成人习惯了规则社会的制约,会对周围事物产生固化的印象,但幼儿没有这些束缚,因为幼儿只画自己想画的,而不是画别人需要的。幼儿在创作时没有任何功利因素,所以能精确地抓住事物的本质,以一种直接的方法把“内在需要”表现出来。

在阅读绘本《我爸爸》过程中,“爸爸”诙谐幽默的形象总是能让幼儿哈哈大笑。现实生活中的爸爸是什么样的呢?笔者让幼儿画出“你心中爸爸的样子”,并对爸爸说一句话。有的幼儿画的速度非常快,有的幼儿则思索很久,有的幼儿则明确表示“我画不出来”。笔者告诉幼儿:“画出你心里的想法,用颜色、线条、其他形象来代替也可以,只要你自己知道就可以,不向大家分享也没关系。”于是,幼儿创作了很多有特色的作品,见下表。

幼儿作品画面描述画面表达的意思一个大大的嘴巴爸爸喜欢大喊大叫的,我听不懂在说什么房子开门、关门,配上右边的太阳、左边的月亮爸爸总是很早就出门赚钱,很晚才回来,很辛苦爸爸躺着玩手机爸爸一回家就玩游戏,我都不能玩

幼儿年龄虽小,却也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可能还不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喜悦、伤心、失望等情绪,但会用色彩和一些简单的线条或明显或隐晦地表现。尽管幼儿的作品可能画得不像、失真,但它们确是幼儿眼中真实而具象的反映,正如他们的口头语言那样,虽稚嫩,却是心灵的传达 。

好的绘本会用夸张的表情、图画、色彩引起阅读者的共鸣和思考。教师应在幼儿理解绘本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以绘本为媒介,以幼儿作品为桥梁,鼓励并尊重幼儿自发的、个性化的表现与创造,既能培养幼儿的前书写能力,又有利于丰富幼儿的表达形式。

猜你喜欢
小熊图画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小熊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可爱的小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