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作文序列性训练的实践研究

2019-09-10 07:22徐培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44期
关键词:玩具事物习作

徐培

在“新课标”的各年级段的大序列下,结合中年级学生的习作表达的心理特点及知识水平,设立中年级段句群——段——简单的篇章的序列。在这样的训练序列中,既在阶段系统的各个训练点设置子目标,在多样的训练形式中得以切实训练到位,又注意滚雪球式的综合训练。使得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观察、想象能力得以发展。

三年级学生刚开始写作文,最大的困难就是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而生活中有大量有趣的、有价值的材料,可学生却缺少一双会观察生活的慧眼。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积累作文的材料。

1.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好奇心是学生向未来探索的起点,因此抓好兴趣与好奇心这两把钥匙,定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从学生喜欢做的事入手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抓住学生的心理,将他们引向感兴趣的事物面前,引导他们自主地观察,全身心地投入,这样才会取得良好观察效果。比如:孩子们喜欢玩具,而玩具的种类颇多,各具特点,让学生把玩具都拿来,开个玩具展示会,认真观察自己的玩具并向别人做精彩介绍。孩子们都有自己最喜爱的小动物,让孩子们自己回去给最爱的小动物拍一张照片,带到学校来与大家分享。

(2)多种不同形式,激发观察乐趣

作文课堂不能凭空想象,要注重学生的体验。比如教学《石榴》一课时,要求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种水果,写作前我让大家把自己喜欢的水果拿来,让同学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孩子们就有话可说,能够体会到说的乐趣与语言的魅力。有的同学拿来了橘子,说橘子穿上了一件皮大衣,扒开桔皮,一个个桔瓣还披上了一层白纱,扒开白纱还看见了一个个弯弯的“小月亮”。有的同学拿来了黄澄澄的芒果,说像一个水滴,可是比水滴大得多。观察不应局限于课内,应随时随地的去观察,在社会中、在大自然里,处处留心。例如教学完《拉萨的天空》一文,我便让学生去观察观察我们苏州的天空或家乡的天空,让孩子们来说一说、聊一聊。

2. 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

仅有观察的兴趣是不够的,小学生还应明白观察的对象不同,不仅观察的重点会有区别,观察的方法也会有变化。

(1)观察要有明确的目标

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水平的差异,需要提出观察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学习,明确观察的目的。如观察动物,就要明确观察的外形,生活习性等特点,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5》介绍一种小动物,则是要求抓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进行描写;观察人物,就要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各方面特点,在三年级上册写《我的自画像》就要注重描摹人物外貌,做到观察有序;观察活动,就要观察整个活动的过程,开头、经过、结果,在三年级下册《习作3》则是侧重于自主发现小动物的特点,对小动物的活动进行描写;观察景物,需要抓住景物的特点,三年级上册《习作4》不仅强调观察有序,也开始强调描写景物特点。总之,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提出不同的观察目标。三年级上下册的习作多侧重观察的有序和抓住主要特点观察,可见三年级作文中留心观察的重要性。

(2)观察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观察方法。

在观察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采用不同的观察顺序。按事物的发展观察,主要观察事物的活动情况,顺着时间的先后顺序观察事物活动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按事物处的空间位置观察,可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由内到外等不同的角度,按一定的空间顺序进行,按事物的特点观察,可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此外,根据不同类型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这样既可培养学生抓住不同事物的特點进行观察的能力,又能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如对于植物,主要观察它的根、茎、叶、花、果;对于动物,主要观察它的生活习性,样子;对于人则主要观察外貌、行动、语言等。

文章起源于口头语言,口头言语训练有助于书面言语能力的提高,尤其对于学生而言,说比写速度要快,表达内容更简单,并且容易形成愉悦的学习氛围。因此在作文训练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口头语言的发展,为过渡到书面语言打下基础。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看着说,先说后写,以说促写。话怎么说,文就怎么写。三年级上册《习作1》是图文结合介绍自己,在教授时就可以让学生看着图,抓住主要内容说写,在说时始终要给学生看的指导和说的指导,说后再要求学生把刚才说的顺序,说的过程写下来。并让学生明白写为主说为辅,说是为写服务的,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此外,三年级是培养学生观察习惯和能力的关键时期,鼓励学生及时写下自己身边的事,描述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录自己成长的心路历程,引导学生从身边具体的事物入手,去看、去听、去闻、去感受。将自己在生活中所看到的和想到的记录下来。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写日记,写杂感,写周记,一句话行,几句话也行,写成观察日记,定期进行交流。让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成为生活的有心人。

在推进小学三年级作文序列性训练的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有了一定的收获。同时,笔者也发现作文课时有限,能够有效地推行序列性训练的时间较少,虽注重挖掘文本中的训练点进行片段描写,但是仍因写作密度较大,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如何更好地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基础上推行实践研究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猜你喜欢
玩具事物习作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单独中的洞见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习作展示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