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核心素养
——浅谈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2019-11-26 16:30严芳娟
小学生 2019年4期
关键词:构字会意字字义

☉严芳娟

语文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因此,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应该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教师要围绕《语文课程标准》,以三维目标为立足点,精心设计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一、关注基础知识——学生语文功底的奠基石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核心素养中语文知识的积累,需要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这也是核心素养中最基础的素养。在进行认字问题设计时,教师可以适当渗透构字规律,通过寻找规律,猜测字义的方法,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以部编一年级上册《9日月明》一课为例,在课堂上,教师首先通过汉字找朋友、看字猜字义等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把握会意字构字规律。接着,出示课后练习三:看图,猜猜这是什么字?在进行该题训练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先看汉字构成的两个部件,明白了部件的意思,再把部件意思合起来,猜测整个字的字义。从学生的回答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掌握了会意字理解字义的方法,能够猜出字的意思。课上,同学们的猜字热情很高,所以我又准备了许多没有学过的会意字,如“鲜”、“好”“采”、“鸣”等字,请同学们继续识记会意字。通过这样的课堂问题设计,学生基本上掌握了会意字的构字规律,也感受到了学习汉字的乐趣,为今后的识字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阶梯式问题——关注每一位学生能力的发展

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文能力,具体而言包括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课程标准》对于低年级学生提出了七条关于阅读的要求。其中,“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的能力,对于学生而言,是个难点。因此,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设计有梯度的问题,由简到难、由浅入深,逐步加深问题的难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部编一年级下册《13荷叶圆圆》一课为例,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借助插图、联系生活了解“停机坪、摇篮、透明、歌台”的意思。这几个词语,通过借助多媒体,出示图片,学生能够了解词语的意思。因此,在讲授时出示停机坪的图片,提问:生活中你在哪里看到过停机坪?学生马上能答出来,是在机场见过。教师接着展开,文中小蜻蜓是怎么停在荷叶上的?教师做动作,双手展开的姿势就是“展”,请学生来做一做这个动作,从而体会字义。随后,教师请学生仔细观察蜻蜓的图片,思考:小蜻蜓的翅膀是什么样的?从而理解“透明”一词。通过这样有序地提问,学生能够顺理成章地理解词语。而对于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同学来说,提问应该上一个台阶,带领学生学会运用词语。设计怎样的问题,什么程度的问题,教师必须根据学情,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从而在一堂课上通过不同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选择答题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回答问题。

三、问题有新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时间应当安排满种种吸引人的活动,做到既能发展他的思维,丰富他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又不损害童年时代的兴趣。”而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在情绪高涨时,思维水平是平时的两倍。要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设计有新意的问题,这也可能成为整节课的高潮部分,因为学生迸发出来思维的火花,学习兴趣浓厚。

以部编一年级上册《13乌鸦喝水》一课为例,在讲授本课时,我在最后设计了这样一个后续:有一天,乌鸦又飞出了树林找水喝。乌鸦看见了一口井,井里有水。乌鸦要怎样才能喝到水呢?老办法还行得通吗?学生对这样的开放性题目很感兴趣,大家纷纷举起了小手,我从基础相对较差的同学问起。A同学答:“老办法行不通了。”我接着问他:“为什么行不通呢?”答:“因为井很大,石子太小,用一颗颗小石子填井,要很多很多。”我随后点评:“你的回答太精彩了!没错,小石子填井,要非常多,这个办法行不通。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喝到水呢?”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但是,大家想法都很棒。有人说请小伙伴帮忙用桶打水,这个显然是有打水的生活经验的。有人说用嘴衔一个瓢,用瓢来打水。还有同学说飞到井水面上直接喝呀……

从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我发现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还是很强的,有时候只是需要教师通过适时地引导,抛砖引玉,让学生能够结合实际生活经验,进行大胆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拓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俗语有言:“心灵而手巧。”一年级孩子的课堂注意力一般可以持续15分钟左右,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必须设计一个能够让学生动起来的环节,让学生的注意力得到暂时的转移,从而为更好地听课作准备。

如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关于小兔用哪种方法把南瓜运回家,教师可以请同学们先集思广义,大胆想象,在讲课过程中,再请同学们把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法或者最佳方法画下来。这类需要动手完成的问题,不仅可以暂时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做到“在做中学”。

猜你喜欢
构字会意字字义
重叠式数量增长四字网络用语的接受度与推广分析
近四十年来会意字研究综述
画说汉字——摆(bai)
“多说一遍”字音字义大不相同!
“彡”的类意义在构字中对“彡”部字的影响
有趣和会意字
绝和决
燥、躁、噪
一把破扇引发的“憾”与“撼”
汉字的故事(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