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的班集体管理工作

2020-01-09 09:17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西川镇中心小学陈平杰
天津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科任班集体德育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西川镇中心小学 陈平杰

班主任工作是复杂的,也是繁重的。除了基本的教学工作外,班主任还承担着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如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纪律、德育、卫生和处理突发事件等。班主任怎样做好这些工作呢?

一、抓好班集体德育工作

(一)与时俱进,德育为先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因此,班主任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学校教育常规为抓手,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进行班集体管理。

(二)德育要抓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学生的言行,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周围环境作用的结果。让学生养成尊重他人、严于律己、积极向上、尊师重教、尊老爱幼、感恩回报的良好道德品质,不是一、两天能够达到的。在学校,班主任的教学课堂,既是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天地,又是开展德育工作的舞台。班主任应该在这个舞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并适时地融入德育,通过言传身教,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三)德育无处不在

在教学中,每一个科目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进行德育渗透。英语课,教学生“Bye!”这句礼貌用语时,可以告诉学生在平时要使用礼貌用语,争做文明学生;体育课,要教会学生拼搏精神,以及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科学课,要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培养学生善于研究、探索的意识。所以,德育无处不在,德育就在学生的身边。

二、注重个人的班集体管理素养的提升

(一)要有“三个心”

1.爱心。作为班主任,可能在平时的班集体管理中有许多顾虑:我对学生管理得很严格,为什么班集体的纪律还是很差、卫生也不够理想呢?但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和学生感情的交融才是班集体管理的良药。从班集体管理的经验来看,只有对学生倾注爱和情感,才能让他们慢慢地接纳、接受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和要求。当班主任用爱打动了学生的内心时,学生才对班主任的管理心服口服,不断地向班主任靠拢,不仅会遵守班集体纪律,而且会帮助班主任去影响身边的同学。

2.责任心。责任心是班主任进行班集体管理的力量之源。班主任身兼数职,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作为班主任,要有担当,要有责任感。责任心是每个人通往成功之门的铺路石,促使着每个人在事业中力争尽善尽美。因此,责任心在班主任工作管理中必不可少。

3.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内在动力,自信不但是学生每天快乐学习的内在动力,还是学生之间和谐交往的动力,更是学生参与班集体各种活动的动力。如果没有自信,学生将整天沉浸在自卑中。但学生在学校和班集体的自信就来自班主任的给予,班主任通过不同的方式可以给予学生不一样的自信。当他们因为成绩不好而自卑时,班主任鼓励和勉励的语言将会是他们学习成绩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他们因遇到困难而有心理压力时,班主任排忧解难的话语,会让学生心里感到一丝暖意;当学生出现自卑心理时,哪怕是班主任的一个抚摸、一个笑容,都会让学生的内心变得有爱,在他们心里,至少有教师在爱着他、关心着他。一旦学生的自信心建立起来,学生将会对学习有了信心、对同学有了感情、对班集体有了爱、对生活充满阳光。

(二)要处理“五种关系”

在班集体管理中,班主任要处理好五种关系,即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班主任与本班科任教师的关系、班主任与家长的关系、班主任与邻班之间的关系、班主任与学校之间的关系。

1.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首先,应该要明确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班主任和学生虽然角色不同,但人格都是平等的,这就需要班主任在班集体管理中尊重学生。其次,要懂得爱与被爱的关系,班主任要想得到学生的爱,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再次,要知道付出与被付出的关系,教师要全心全意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等。班主任只有处理好自己和学生的关系,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互相关联的。班主任不仅要管理好学生,而且应该花心思让班集体的每一位科任教师做到和自己关系融洽,齐心协力地管好班集体,并让其他科任教师能懂得班集体管理需要“大家动起来”,齐抓共管才更有效。相反,如果班主任只是势单力薄地管班,其他科任教师却对班集体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在这种状况下,学生就会对班集体管理产生松懈心理,而把其他科任教师对自己的“放”看得更感兴趣,从而产生班集体卫生差、纪律乱、学生行为习惯不好、学生综合素养不高等问题。因此,班主任只有协调好和科任教师之间的各种关系,同心协力地管理好班集体,才能劲往一处使,心往一起想,班集体管理成效才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3.班主任和家长,首先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配合。两者之间既是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又同是教育者的关系。家长在家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并能按教师的要求去做,班主任在学校能将学生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去教育、去爱,而且班主任和家长之间在思想意识上必须懂得他们之间虽然角色是不同的,但身份是平等的。明确两者之间的任务是不同的,这样班主任才能把班集体管理好,并不断地让班集体的各个方面有所提高。

4.常言说:“远亲不如近邻。”恰恰相反,班集体离得越近,是非反而会越多,班集体之间的纠纷也会变多。例如:卫生问题、学生打架问题、互相干扰问题,诸如此类问题的解决,都是由班主任亲临其中,怎么样才能让两个班融洽相处,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笔者认为,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要做到宽容、理解和沟通。这样才能搞好与邻班之间的关系,并长期相处下去。

5.虽说班集体管理是本班的事,但从全局角度看,又是学校管理的一部分。搞好班集体工作,也是在支持学校工作。这就需要班主任有大局意识,积极地为学校工作作好服务,急学校之所急。

(三)树立“三个意识”

1.树立服务意识。作为班主任必须明确自己的职业是服务于学生的。班主任既是班集体的管理者,又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和心灵的塑造者。一旦班主任不懂得服务意识,可能会用权力和身份去一味地苛求学生。一旦明确了班集体管理需要服务意识后,班主任会自主地投入到用慧眼去挖掘学生的潜力,并用科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地在班主任的引导之下成长。

2.树立安全意识。安全是班集体开展一切活动的前提保障。学生连基本的安全都保障不了,何谈学习?作为班主任,要不断地去学习、更多地掌握有关安全的知识。同时,班主任要通过开展不同方式和形式的安全教育,让学生去了解、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懂得自我保护,为学生营造安全健康的学习氛围。

3.树立自我提升意识。作为班主任,在管理好班集体的同时,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管理理念,用知识去武装自己,这样,才能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好自己的班集体,才能成为学生尊重、钦佩的人,从而用自己的知识和人格魅力征服学生。

总之,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项管理工作,又是一门艺术。如果班主任在管理中能从德育入手,自身有“三个心”、处理好“五种关系”、树立“三个意识”,就会在理论的基础上将班集体管理工作做好,并将班集体管理提升到新的层面和更高水平。

猜你喜欢
科任班集体德育
科任教师的课堂纪律,谁维持?
一拉二挂三点赞,让学生爱上科任教师
从我们的班集体说起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秉持五个“一” 形成教育合力
科任教师如何与班主任搞好配合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