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音符 从“兴”出发
——开展创编活动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的策略研究

2020-01-09 09:17福建省安溪县铭选中学廖遐龄
天津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节奏感创造力节奏

■福建省安溪县铭选中学 廖遐龄

在高中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进行培养。音乐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开展创编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创编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积极互动以此增加思维能动性。教师通过对旋律、情景等内容进行创编,使学生的音乐能力得到提升,让学生在多种创编活动的氛围之中提高创编兴趣与激情。在对学生的音乐创造力进行培养的前提下打造具有活力的音乐创编课堂。

一、强化音乐基础,培养音乐素养

对任何领域来说,创造的能力都是构建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的,通过对学生的音乐基础进行强化是创造力得到有效强化的基本,学生只要通过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才能在音乐创造的道路中稳步前行。

(一)通过节奏对学生的音乐能力进行训练

节奏感对于学习音乐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所以掌握节奏感的能力在学生进行音乐实践的过程中不可或缺。因此为了使学生的基本节奏得到锻炼,可以用以下的方法进行训练。

首先,声势训练。所谓声势就是将自己的身体视为乐器,利用身体的动作而产生声音的方法。比如跺、拍、捻这几种动作。声势的训练不需要学生掌握高难度的音乐技巧,跺脚、拍手的声势训练方式对学生的节奏感、反应能力甚至创造能力的培养都是有效的。通过节奏模仿等有关节奏的游戏,学生可以从中掌握基本的节奏训练。

其次,语言节奏朗诵。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节奏朗诵时,将诗词、童谣等内容作为训练的重点内容。通过对词句之间的节奏掌握,让学生认识到语言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价值。第三点,通过唱歌活动来训练。学生通过对身体感知的方式对音乐节奏进行掌控。演唱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跟随歌声节奏对身体的动作产生节奏变化。在唱歌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演唱曲目的节奏感知达到对节奏感的培养。

最后一点,打击乐的演奏。打击乐演奏,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以及对声音的敏感度都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多以儿歌的演唱伴奏或者进行探索性表演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打击乐活动。通过对学生的音乐节奏训练,使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创造能力。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使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掌控得到锻炼。

(二)培养学生音乐听觉敏锐性

在学生进行音乐创编的时候,拥有敏锐的音乐听觉是最基本的能力,只有掌握了音乐听觉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表达。在对音乐作品的创编过程中,主要是从感觉入手,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去感知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将想要表达的感觉通过作品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对音乐听觉的训练过程中,通过听音、模仿声音以及乐器听音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通过这种系统的训练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二、培养音乐创编能力的策略

(一)铺设平台,创编节奏

训练对音乐节奏的掌握可以使学生普出优美旋律。节奏犹如音乐整体中的骨骼,没有节奏,音乐就不具有生命。同时拥有节奏感也是学好唱歌的前提,通过对学生创编节奏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与反应速度更加敏捷。当然,创编音乐不需要多么麻烦,生活中处处都是创作的素材。比如大自然的风声、雨声、雷电等声音,都可以使用不同的节奏来产生不同的声音。在对生活中的事物的声音进行研究后,这时音乐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为学生营造出轻松的氛围然后对音乐进行联想并创编,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对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进行培养,使学生把心中的感受通过节奏的方式呈现出来。

比如在“牧童之歌”的教学中,在让学生对这段音乐欣赏过后,提出问题:“用什么乐器可以模仿马蹄声,而整段音乐中的马蹄声又有什么不同?”学生经过讨论后得出,用双响筒可以对马蹄的声音进行模拟,而整段音乐中开始时的马蹄声是由远及近,声音逐渐增强,后半段中,马蹄声是由近到远的,声音越来越弱,节奏也渐渐减慢。通过对这首歌节奏的分析,让学生利用双响筒将这段声音演奏出来。学生通过这种创编方式,利用双响筒的节奏敲击出了自己心目中对这段音乐的理解,同时加深了音乐感受。

(二)搭建舞台,创编歌词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对熟悉的歌曲重新进行歌词创编的方式是较为常见的教学手法。对歌词的创编能力的培养中,首先可以对学生语言表达思路进行拓展,然后使学生对这首歌曲的节奏掌握得更加牢固。在创编的过程中。学生处于自由轻松的氛围之中,这种环境下,学生的表达欲与创作欲也更加强烈,创作的欲望更容易被激发出来。所以,在高中音乐的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使他们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内容为歌曲填词或者重新填词,这样一来学生的创造力有了提升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进一步提高。

(三)创编情景剧,形成整合意识

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教师让学生根据所听到的音乐内容进行情景剧的创编,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的想象力与音乐情感得到整合。音乐情景剧的表演需要学生具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更容易实现思维的整合,使表演更加丰富生动。比如在“这一仗打得真漂亮”的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展开情景剧的创编,使学生体会到这种教学方式带来的趣味性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创编之前,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对音乐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绪有正确的认知,在接下来的创编过程中将这种音乐情绪贯穿于作品之中。因此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的想象力力与创造力实现完美整合,进一步提高对音乐的创造能力。

(四)演唱形式进行创编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演唱的创编来完善学生音色上的不足,学生在这种模式下提高了唱歌能力的同时对音乐的创造能力也有了进一步提高。通过在唱歌的过程中改变歌唱的方式也是提高创造能力的方式,在学生不断地创编过程中完善音色。在“祝酒歌”的欣赏课程中,教师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演唱风格找到适合自己的音色与演唱风格,使学生的音乐能力整体得到提高的同时,音乐创造力也有一定提升。学生对演唱形式的创编使他们可以在不同的歌唱形式中激发思维,提高对音乐的创造力。

三、结语

总的来说,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点,即使是在高中阶段这点仍然是很重要的。所以,对于高中音乐教师来说,应通过不同的创编形式来使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得到提升。教师使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完成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共同锻炼,在个性化的创编模式之下全面共同地发展。最重要的是在音乐创编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鼓励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教师专业的引导,使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猜你喜欢
节奏感创造力节奏
花有自己的节奏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论节奏感在爵士舞中的重要性
YOUNG·节奏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节奏感的培养
浅谈小学低段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以《调皮的小闹钟》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