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尼松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观察

2020-02-25 01:44邱炽昌叶雅龙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肾内科惠州516200
北方药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雷公藤泼尼松肾小球

朱 君 邱炽昌 叶雅龙(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肾内科 惠州 516200)

膜性肾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肾小球病,临床上又被称为原发性膜性肾病或特发性膜性肾病,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1]。其致病原因为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弥漫增厚,一般情况下不伴有局部炎症反应及肾小球固有细胞增殖,无肉眼血尿,部分患者可出现镜下血尿[2]。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极易并发血栓栓塞,临床上较难治愈[3]。临床上,应用糖皮质激素为其主要治疗方案,但常规泼尼松的治疗效果往往不佳,且易发生不良反应[4]。为观察泼尼松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效果,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该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定为2018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膜性肾病患者,分组方法为随机数表法,每组25例。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29~66岁,平均年龄(47.58±3.17)岁;病程 20d~22 个月,平均病程(8.42±2.91)个月。试验组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30~64岁,平均年龄(48.28±3.25)岁;病程 22d~20 个月,平均病程(8.23±2.88)个月。两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5]:①进行肾活检确诊为膜性肾病;②近三个月未接受任何免疫抑制剂治疗;③无严重感染;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6]:①机体重要器官,如心、肝、肺等存在严重疾病或功能障碍;②疾病类别为继发性;③患有恶性肿瘤;④神经功能及语言功能存在障碍,依从性较差。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进行抗凝、调脂、利尿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泼尼松片(三才石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3869;规格:片剂,5mg×1000片)治疗,1mg/kg·d,晨起顿服,1次/d。若病情有所好转,至2个月开始减量,效果不佳,至3个月开始减量,比例按每两周减少10%剂量计算。当减量至0.5mg/kg·d后,减少剂量按5mg/月计算,并持续以5~10mg/d剂量服药6个月。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甙片(宿州亿帆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4021048;规格:片剂,10mg×50 片)进行治疗,饭后口服,1mg/kg·d,3次/d,2个月后开始减量,比例按每两周减少10%剂量计算,并持续以10~20mg/d剂量服药6个月。两组疗程均为1年。

1.3 观察指标[7]:①肾功能及生化指标无明显好转,临床症状无有效缓解或加重为无效;肾功能及生化指标有一定的改善,临床症状有一定缓解为有效;肾功能及生化指标有明显改善,接近正常,临床症状部分缓解为显效;肾功能及生化指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为治愈。治疗有效率=(有效+显效+治愈)/总例数×100%。②比较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按实验室常规检查治疗前后两组Scr、Alb及24h upro。③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泌尿系统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采用χ2检验进行样本率的比较,用(±s)表示正态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有效率差异显著,为试验组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对比两组生化指标:治疗后,两组Scr改善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b均有明显升高,试验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 upro均有明显降低,且试验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生化指标(±s)

表2 对比两组生化指标(±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ΔP<0.05。

组别例数Scr(μmol/L)Alb(g/L)24 upro(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25试验组25 127.06±20.09 128.46±22.69 122.86±18.76 123.53±20.35 21.19±3.16 20.69±2.76 34.86±3.04*39.67±3.80*Δ 5.68±1.49 5.23±1.34 2.24±0.79*1.00±0.43*Δ

2.3 两组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试验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作为最常见的肾脏组织病理学类型,膜性肾病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原因,若不及时治疗,会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8]。其主要致病原因为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沉积,使足细胞受损、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给肾小球滤过屏障造成损伤,出现大量蛋白尿[9-10]。作为治疗该病的常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具有良好的抗过敏、抗炎功能,同时对毒素物质的形成及结缔组织的增生起抑制作用,还可使炎性渗出减少,但治疗过程中单纯使用激素,不能部分或全部缓解蛋白尿,治疗效果不理想[11]。作为雷公藤提取物,雷公藤多甙在祛除大部分毒性成分的同时,保留了原有药效[12]。其对T细胞增殖及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的沉积起抑制作用,同时可修复肾小球滤过屏障,活血化瘀,抗炎效果良好[13-14]。

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Alb、24upro均有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泼尼松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膜性肾病,可协同发挥抑制免疫、抗炎等作用,临床疗效显著,同时使激素的副作用大大减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15]。

综上所述,泼尼松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膜性肾病,可提升治疗效果,且可减少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雷公藤泼尼松肾小球
合理用药科普
关于“不同方案泼尼松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复发危险因素分析”一文的专家点评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雷公藤药材及制剂雷公藤多苷片中7个质控成分
不同炮制方法对雷公藤中雷公藤内酯甲和雷公藤甲素的影响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泼尼松联合伐昔洛韦对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甲氨蝶呤联合羟氯喹和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对患者部分炎症指标的影响
绝经前不宜服用雷公藤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不全怎样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