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创新能力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绽放

2020-04-07 22:23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35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物体教师应

引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过程中,应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此外开展丰富形式的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融入实践操作内容,锻炼学生创新能力。教师采用多种方式,有助于提高科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科学创新能力快速发展。

一、巧设情境,诱发创新兴趣

小学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级,教师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创新具有趣味性特点的情境,使课堂教学环境充满乐趣,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环境中,可以深入挖掘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要求,为学生创造自由并富有乐趣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保持放松的状态,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科学知识。在创设情境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具有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洞察能力,将观察能力和洞察能力作为诱发学生创新兴趣的载体,使学生在探究问题中找到学习科学知识的价值。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学生探究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探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究中经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增强学生对探究科学知识的体验感。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要求教师设置的问题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蕴含的科学知识。以磁铁吸铁为例,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时,应以诱发学生创新兴趣为主,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探究磁铁的吸铁过程,使学生利用磁铁的性能制作玩具或者学习工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1]。

二、科学指导,培养创新能力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正确的科学指导,使学生对学习科学知识产生好奇心,并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直觉,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创新能力探究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结合课堂学习的科学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在发散思维的指引下,可以集中精力探究出解决问题的创新思路,既能丰富学生的思考层次,还能提高学生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应积极为学生提供课外实验条件,课外实验内容应与课堂存在一定的关系,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在课外实验学习中解决问题,并且由课外实验拓展学生学习视野,让学生的科学学习水平不断提高。

以讲解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给物体分类》知识为例,教师将本节课程分为四个环节,一是设置分类话题环节,二是制定分类标准环节,三是研讨物体分类环节,四是了解分类意义环节。每个环节均会设置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物体的各种特征,并且,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物体分离活动,通过课外实验,让学生学会使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描述物体,并对物体进行分类,以此掌握物体的分类方法。教师在课外实验过程中,应为学生设置具有相同特征的物体,锻炼学生物体分类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完成以下学习目标,分别为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探究目标以及科学态度目标,在科学概念目标中,让学生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清晰、有序的认识物体。在科学探究目标中,学生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在给物体分类时,依据不同的特征会获得不同的分类结果。在科学态度目标中,培养学生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进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2]。

三、实验探究,激活创新思维

1.给予学生观察和实验的机会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观察和实验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既能不断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增强学生科学素养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每一节课程,让学生深入探究课程的学习内容,使学生逐步掌握课程学习的要点。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应鼓励和帮助学生,增强学生锻炼创新能力的信心,从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2.给予学生创新的条件

给予学生创新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应为学生准备丰富的科学实验器材,并指导学生掌握操作器材的方法;第二,教师提供的器材具有操作方便难度较低的特点,让学生提高器材的操作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学习的创新意识;第三,为学生开设更多的实验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程度。

四、注重实践,提升创新能力

在科学教学中蕴含丰富的科学知识,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味的讲解理论知识,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开具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围绕教学内容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融入具有一定难度的科学技术知识,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科学技术知识,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创新能力[3]。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一方面构建创新教学环境,深入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在创新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融合竞赛内容,让学生体验到创新的乐趣,在乐趣的指引下,学生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学习科学知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物体教师应
蜗牛看牙医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