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可视化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

2020-04-07 22:23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35期
关键词:可视化物理教学模式

引言:当今时代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可视化教学工作的开展将物理教学推向了发展的巅峰。如何发挥可视化教学的优势促进物理课程有效开展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主要思考的问题。本文重点论述初中物理课堂中可视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希望能为更多教育工作者提供意见。

一、可视化教学的优势

1.学生主导,教师辅助

可视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师“单向式”教学模式显著不同,其主张提升学生的课堂地位,教师转移到“线下”工作,以服务学生为主。这种模式下,师生地位互换,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提升,实现了课堂效果的最大化。

2.注重体验,动手实践

对于物理教育来说,学生只有亲身体验后才能内化知识,体验是学生进入物理世界的一把钥匙,可视化教学则是将这种体验过程变得更加清楚,以便于学生进行理解。每个学生对于物理知识都有自己独特的记忆,学生只有体验后才能对物理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

二、开展可视化教学的应用策略

1.物理场景可视化,激发学习欲望

学习兴趣是决定学生在一门科目学习中投入多少精力的重要原因,因此,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进行可视化教学创新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从物理学习场景的构建中多花些心思,最大程度上构建一些新颖、有趣的学习场景,为学生带来焕然一新的课堂学习体验,以激发他们的个人学习兴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例如,初中学生还处在一个具象思维较强的成长阶段,而物理教学中有些概念较为抽象,教师很难用语言将其透彻地描述给学生,而借助多媒体则可以将这些抽象性的概念教学变得直观可视,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视频、图像等可视化场景更加有助于他们理解教学内容。我在带领学生学习“光的折射”这一课的时候,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而是先让学生观看视频,第一个是渔民叉鱼的视频,渔民并不会直接向着水里鱼的位置叉,而是会向鱼的下方叉,接着让学生们探讨渔民为何会这样做,接着揭示答案:由于光在从水里穿过水和空气接触面的时候因为介质的变化,光会发生折射,所以鱼实际的位置并不是渔民站在岸上观察到的位置。利用这样生动可视的视频导入教学,能有效引起学生对接下来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因而促进他们物理学习兴趣的有序化提升。

2.物理知识可视化,降低学习难度

客观地说,物理学科的学习难度在初中来说算是难度最高的学科,各种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公式以及变形,对于学生来说总是头疼不已。教师在进行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可以将其利用板书、思维导图的形式变得可视化,屋里属于理科类学习课程,因此其课程内容连贯性还是较强的,利用思维导图和板书教师可将这些疑难点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而降低其学习难度。

例如,我在带领学生学习“三态变化”这一内容的时候,便利用思维导图将本单元的三节课串联了起来,物质在固液气三相之间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物质向自由度更高的状态转变时需要吸收能量,反过来则会释放能量。将这种规律以板书的形式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他们便可以轻松地掌握本单元的内容了。

3.物理实验可视化,培养理性思维

物理知识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因此,物理知识是离不开实践的,甚至可以说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之上的学科。所以,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板块,在实践教学中应用可视化教学无疑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实验的掌握程度,教师可子啊每节课实验的时候现为学生们做一遍示范性实验,并在此过程中为学生讲解实验需要注意的各个点,避免学生在接下来自己操作的时候因抓不住操作要领影响实验教学效果。并且,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剖析,促进他们理性思维的有序化形成。

三、结束语

可视化教学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其注重学生上课体验,该模式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以全新的视角看待物理,逐渐探索物理之美。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要革除传统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还学生一个探究性更强、教学过程更加直观的绿色教学环境,使其在这个环境中不断挖掘新知识,在物理的土壤中汲取营养,完善自身知识体系。

猜你喜欢
可视化物理教学模式
只因是物理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维可视化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处处留心皆物理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