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风琴社团课程实践初探

2020-04-07 22:23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35期
关键词:手风琴社团小学生

引言: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发挥专业的指导作用,有效开展手风琴社团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学生学习信心的培养,并增强他们的智力水平,促进他们的思维发散,让音乐教学工作顺利走向更大的成功,继而揭开素质教育的崭新篇章。小学阶段组织手风琴的社团活动,音乐教师尊重学生们的主体意愿,直接优化教学效果,同时提高实践质量,得以满足更多学生的审美需求和艺术追求,对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而言大有助益。

一、小学手风琴社团课程教学实践的问题

小学手风琴社团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受到了应试教育观念的干扰影响,手风琴社团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实践效果的优化等可谓阻力重重。音乐教师难以顾及到每一位学生,极大地限制着他们创新思维的活跃、审美能力的提高及个性化发展。手风琴社团课程的教学实践毫无特色,教学指导工作的开展过于形式化和表面化。小学生只是手风琴社团课程的被动接受者,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并不突出,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并不充分,无法体会到手风琴教学、社团活动的乐趣所在,主体创造力的提升难上加难[1]。传统固化的教学模式,陈旧落后的教学手段,枯燥乏味的教学过程,导致手风琴社团课程的开设失去了原来的价值,教师为了完成规定任务而组织的一些活动,并不受学校领导、学生家长的认可,学生们的参与兴趣、参与热情不高,很难坚持学习下去。这样一来,基础教育事业长远规划进程的加快、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就都变得困难重重,各项育人计划的具体执行无法取得理想成效,弊端现状的有效改善势在必行。

二、小学手风琴社团课程教学实践策略的研究

小学手风琴社团课程的教学实践当中,音乐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始终坚持以生为本、有的放矢的教学原则。音乐教师应从不同角度和新的层面出发,具体分析手风琴社团课程的教学问题,然后找到更合适的解决办法。具体实践的同时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结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水平、性格特点、个性特征等,进行教学设计的优化,从根本上提升手风琴社团课程实践的效率和教学的质量,是音乐教师的职责所在。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特意总结了几点策略。

1.充分激发学生兴趣

我们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把音乐课堂变得灵活,吸引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后,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通过介绍相关资料,调动小学生主动参与手风琴社团课程活动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接下来的教学活动进展地更加顺利。必须减少“灌输指导”的时间,多多增加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机会,设法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的手风琴社团课程活动参与度更高,真正实现个性化的发展目标指日可待。

2.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小学手风琴社团课程的实践中,建议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但不仅限于多媒体教学,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渗透游戏化的教学理念等。在重要知识点的讲解中,不妨加入相关案例,鼓励学生对比分析,和他们一起评价代表性乐曲,再投入练琴活动中,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除了相关技巧的教学外,音乐教师也要锻炼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探究能力等,及时拿出“表扬”武器,丰富了教学内容后,理论实践相结合,引领小学生在音乐的世界中尽情翱翔,充分了解音乐世界后,真正体会到手风琴社团课程的魅力所在。

3.及时沟通学生家长

小学阶段,学生们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尚未养成主动学习、深度学习、独立思考的好习惯。音乐教师一个人的努力远远不够,必须联系学生家长,共同助力学生们内在潜能的深入挖掘和手风琴社团课程内容的有效学习[3]。比如:音乐教师直接沟通家长,使家长们了解手风琴、社团课程的开设意义,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督促学生主动练琴,并将他们的个人表现及时反馈给老师,便于音乐教师精准的引导学生们个性化发展。

结语:总而言之,优化手风琴社团课程的教学实践效果至关重要,音乐教师要为小学生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创新教学观念,丰富实践形式,才能揭开素质教育的崭新篇章,期待更多小学生成为高素质、高水平、全能型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手风琴社团小学生
缤纷社团
徐昌俊手风琴独奏《两首前奏曲》和声研究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手风琴音乐在室内乐实践中的研究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我是小学生
键盘乐器的起源与发展(之十五)手风琴(下)
键盘乐器的起源与发展(之十四)手风琴(中)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