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改革探究

2020-04-07 22:23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35期
关键词:教师应新课程绘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素质教育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小学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美术课程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学生通过学习美术知识,可以建构正确的三观,有利于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目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一些教师强调对学生的美术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另外,一些美术教师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绘画、轻熏陶”,只是采用讲解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会对学生的美育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部分小学美术教学仍然存在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仍然占据主体地位,通常采用“照本宣科”的简单教学模式[1]。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节省讲解时间,为学生留出更多的绘画实践时间,但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很难理解较为深奥的美术知识,导致学习兴趣低下,对课堂教学效果造成不利的影响。

2.忽视学生差异性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审美意识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过“临摹”的方式进行绘画,忽视学生的差异性,这种整体式教学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有的学生绘画作品与“临摹”对象相差较大。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策略

1.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目前,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2]。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由于美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特别注意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美术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去绘画、去制作,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尤为重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

2.创设多元教学情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小学美术教育,通过视频、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美术教学内容,以更加生动有趣的形式丰富课堂,更清晰地展现教材内容,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创作[3]。同时,通过各种艺术教学情境的启发,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从而培养创新思维。

例如,在“我的老师”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有趣而温馨的师生视频、合影制作成教学课件,并配以一些音乐,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让其他学生猜猜图片中是哪位老师? 回忆你和老师在一起最难忘的事情。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教学课件,逐一展示校园生活场景,当学生看到自己和老师的照片和视频时,他们首先在脑海中回忆老师的形象和特点,为美术创作提供灵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3.游戏激发学生创新

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未知世界的愿望。游戏是美术教学的一种常见形式,游戏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有趣的美术游戏,引导学生发散创新思维,从而到达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4]。在游戏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教学内容的融合,巧妙地将游戏融入课堂教学,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确保游戏情境充分发挥作用。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巨幅绘画游戏引导小学生了解各种绘画工具,进行大胆的艺术创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带进美术课堂,选择自己的创作工具,比如水枪可以用于喷绘,树叶、海绵等工具也可以用作线条的绘画,就连学生的手和脚也可以英语绘画,学生充分想象力,积极寻找绘画工具,然后在巨幅绘画纸中进行创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小学美术教师要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科学运用多元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学习环境,开展趣味性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教师应新课程绘画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