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素描教学的几点思考

2020-04-07 22:23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35期
关键词:光影素描物体

在现阶段的高中素描教学中,素描在手法与选材上相较之前越来越大胆,越来越多样,思路也更加开阔。各种素描手法之间的互相借鉴,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表现出了千变万化的艺术效果。对此,我将从高中美术素描教学实践出发,谈一谈自己对素描教学的理解。

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分析内在结构

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发现,有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素描时非常认真、努力,但是他们的进步很慢。究其原因,他们还是没有将重点放在理解上。大部分学生只看到了素描对象的表面,因此在潜意识里觉得依照对象的原样将其呈现出来,这就是素描的本质。其实,这只是他们对素描理解的一种偏见。若想真正地深入刻画对象,让人产生共鸣,必须要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将其内在结构、光线等因素真实呈现出来。只有深入理解了素描的本质,真正把握住了对象的特征,才能真正将其结构临摹出来,这才是素描教学的本质。

二、引导学生聚集结构,分析对象本质

即使是对素描不太了解的人,也能够知道结构一词在素描教学中的重要性。当学生在面对作画对象时,他们往往不是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对象的结构特征,研究其内在构造,而是简单机械地将对象的外在特征进行直接临摹。对于哪些地方需要重点刻画、哪些地方需要浅显描摹,却一无所知,因此他们的素描学习效果往往较低。

1.线性结构

线性结构素描就是用一些简单的线条去勾勒事物的结构特征。线性结构的素描教学也要从透视法则的掌握、结构分析与画面的组织等这几个方面来重点把握。

(1)透视法则。学生应明白透视的基本原则,掌握一点透视与二点透视的基本规律,在反复练习与临摹中加以理解。这不仅是反映对象的外部规律,同时也是为更好地展现其内部特点如角度、比例等因素的重要步骤。

(2)结构分析。结构作为物体的外部形态展现,引导学生把握结构,有利于帮助学生把握对象的整体,因此,在素描教学中,我们必须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对象的结构方面去认识物体,更好地使他们把握外部特征,深入理解其内部构造,在理解对象变化和规律的基础上彰显素描的表现力。

(3)组织画面。画面组织是对物象的整体把握,这也要求我们在素描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运用归纳、整理的方法让学生全面认识客观事物,从而对画面做到有效取舍,凸显画作的整体性。

2.色调素描

在明暗塑造的方法下,以此达到对描写对象的明暗特点变化,呈现光影、立体的直接效果,特别是在素描色调的训练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光影、明暗意识。

(1)光影与黑白。光影产生了明暗,明暗又是构成黑白的主要元素,这是呈现视觉效果的重要因素。光影是空间的重要标志,明暗是对物体结构的展现,物体的结构也就是展现了物体的明暗变化,但是物体的形状与其本质结构又不会随着光影的变化而变化。

(2)色调变化与节奏。在素描中,我们经常看到颜色的深浅对比及其之间的关系。换言之,在颜色对比的过程中画像产生了有规律的变化。

(3)空间意识。空间意识与立体意识也是素描教学追求的教学目标,这是素描整体意识与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立足对象的整体,培养学生的全局观与大局观。

三、引导学生整体观察,形成良好习惯

整体观察必不可少,这是素描教学中的重要步骤,而这也是很多学生容易忽略的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会看到,总是有大部分学生在开始素描时,简单观看就着急动笔,完全忽略了观察这一最基础、最有效的前提。而且一旦这种认知形成,他们在素描时,就会忽略观察这一重要步骤,无法全面地展示对象的整体特征与局部特点,这样一来,其作品也无法突出特点,无新意,无情感,自然无法取得良好的共鸣。

1.整体观察

首先,立足全局观,将视野放在整个观察对象上,而不能只注意到其中的一点或者一部分,尽量让学生从整体出发,感受对象的特征,如神态、气势、比例、明暗变化等,同时也可以看出这是素描写作的基础,因此,从这几个部分出发,培养学生的素描眼界,使其在整体观察中得到对对象的整体感知,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这样才能画出有特点、有价值的作品。

2.比较练习

如果说整体观察是一种全局观,那么比较练习就是对其的有效补充。这是在观察基础上对前者进行的有效补充。在对比中,观察对象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更好地掌握其规律,抓住对象的特点。其实,在比较时,学生们的头脑中也就形成了对对象的整体感知。如果学生们在初画时,就注意到了这一点,那么他们的素描学习会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素描不是简单的临摹,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十分重要。鉴于正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年龄特点、情绪与心理的不同,我们应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掌握素描规律,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光影素描物体
光影
光影
武汉素描
素描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光影之下
跟踪导练(一)4
凡·高的早期素描
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