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的价值探寻

2020-04-07 22:23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35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课件高中语文

引言: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个行业的经营发展都与信息技术形成了紧密的融合和关联。微课教学形式作为新时代下的全新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教学时间长且教学主题乱的现象,能够在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率。但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由于大部分语文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微课教学形式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导致其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很少使用微课教学形式,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微课的基本概念

微课主要是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将碎片化的语文知识将整合,不仅能够为学生构建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还能够有效的拓展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资源。微课核心内容主要是教学视频、测试习题、素材课件、教学设计等等,是教育教学领域中新兴的教学手段。而且,微课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主题明确、教学资源较小等优势特点,通过将微课视频录制时间控制在10min 以内,突出视频内容的针对性。同时,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观看这些微课视频,便于学生进行知识内容的巩固学习。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教师在使用“微课”教学方式进行语文学科知识讲解时,在明确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寻找合适的教学素材,由于高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无法长期保持在集中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要把控好微课教学时间在3min-6min 之间,并且教师注重使用“微课”教学方式来把控知识讲授的节奏,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科知识点进行延伸化的学习。

三、微课的设计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语文设计微课教学课件,要遵循主体性原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同时,教师在设计微课教学课件时,要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为出发点,激发他们对学科知识的探究学习欲望,引导其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质量。

2.时间性原则

在高中教学阶段,由于学生个性特征和心理特点的影响,导致其无法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集中。因此,语文教师在设计微课教学课件时,要严格控制微课教学课件的整体播放时间。通常情况下,课件播放时间要保持在10min 以内。与此同时,教师要注重围绕学科教学重点进行微课教学课件的设计,避免教学内容过于浅层的泛谈,从而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3.完整性原则

语文教师在设计微课教学课件时,要保证所展示的教学内容的完整性。这不仅能够突出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意识。而且,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课件内容的设计调整。同时,教师也需要增加课后习题练习环节,强化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4.针对性原则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求教师在进行微课教学课件设计时,要保证课件内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行强化训练,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科知识的探究性学习,从而能够及时调整微课教学内容。

四、高中语文微课教学形式的应用价值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课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语文学科知识的课堂教学活动,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增加语文学科知识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有效的吸引学生自身的学习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提高教学内容针对性

语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微课教学视频,主要是根据语文教学内容制作成10min~15min 的短视频,并上传到班级内部的公共教学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进行微课视频下载。

第一,利用10min~15min 的短视频开展语文学科知识教学,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学习思维保持高度活跃,在短时间内进行重点知识的讲解,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教师利用微课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能够保证语文知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加深学生对这部分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断完善课堂教学体系,为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3.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

微课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学科知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师要明确课堂教学重点,并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录制10min~15min 的教学视频,或者在互联网平台上查找相关优秀视频进行截取。而且,所上传到教学平台的微课视频,教师要保证其内容与教学重点相切合,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水平。

4.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高中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在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会遇到各种学习问题,这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针对微课视频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教师也需要充分的参与整个讨论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引导,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拓展课堂的教学资源

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将课后作业布置成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课后的空闲时间,对相关的教学资料信息进行查找,不仅能够丰富和拓展课堂教学内容,还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自身的发散性思维意识,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利用微课教学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在强化教学内容针对性的基础上,拓展课堂教学资源,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课件高中语文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品读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门户语义服务机制研究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