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2020-04-07 22:23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35期
关键词:课本创造性思维能力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教学条件得到了提高,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完善。然而,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是偏弱,有待提高。对于当代初中生来说,教师在数学课上所讲授的知识仅仅只能应对平时的测试,当面对期中、期末甚至是高考这种大型考试时,就显得有点捉襟见肘。且数学作为一门集数、图、形于一体的学科,教师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是不可忽视。本文将围绕如何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对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一问题进行阐述和说明,希望能以此帮助教师拓展新的教学角度,为学生提供更为有利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一、创造数学思维情境,培养学生思维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本身的创造性思维相对较弱,且在课堂上对于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很多都不理解,导致教师在提问题时不知道应如何去思考,这样会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能有效提高。创设有关数学教学内容的情境,既可以增加学生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积极性和想象力,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跟着教师的思路,在掌握数学课堂所必需的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且能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掌握问题,学生在其中感受到真实的数学情境,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对知识理解更加透彻,从而达到对其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时,对于其中的很多知识场景课本中都只是一带而过,没有进行详细的记述,导致学生在这一章节中很容易出现知识掌握不牢固的现象。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创造数学知识情境来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自己携带直尺、三角尺等相关工具,利用这些工具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出与本节课知识相关的数学情境,在这个教师创造的情境当中,教师可以更好地给学生讲授课本知识。而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数学情境,提升了自己对数学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且能够更直观的学习到课本知识点,兴趣与知识相结合,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进一步。

二、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实践,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俗话说,“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由此可见实践探究的重要性。实践探究在人类的生活中十分重要,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中也尤为重要。初中阶段的学生亲身实践大多数都是在学校安排的实践课上,学生通过自己的反复发现、提问、假设、质疑和推翻来使自己不断进步,再加之脑力的付出,从而对学生的创造思维有相对的提升。可这还远远不够,教师在学生上完实践课之后,应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的实践,学生在课外实践当中融入生活,将课本中的知识带入到生活当中,从而巩固自己所学知识,且使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更好的提升。

例如,学生在学习八年级下册《中心对称》时,教师在讲完课本知识之后,可以利用学生的课后时间或是周六周天的时间组织学生一起外出实践,并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带一个随身的笔记本来记录课外实践当中与课本知识相关的事物。学生在外出实践当中,通过观察外界的事物、建筑物等来巩固复习所学的知识点。对于建筑物学生可以细致观察,找出其与轴对称章节中相关的知识点并发散自己的思维,找出建筑物中心对称的点,这样一来,学生既能巩固课本中所学知识点,又能使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进一步提升。

三、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思维

合作学习即学生在小组内通过交流、探究来共同学习教师所要讲述的知识,且合作学习是当代教育行业大力支持的教育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其能够不断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借鉴别人的思考方式,有利于开阔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多方位思考的能力。教师应大力鼓励学生实施小组合作的方式,这种方式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极大优势。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学习完课本中的知识后,自主的做到组内讨论,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此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讲授《一元一次方程》这一章节时,由于章节内知识点繁琐难懂,许多学生对这一章节掌握较差。这时,教师在讲完课之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给学生进行相应的分组,让学生在小组之内讨论、探究教师讲授的知识,以达到巩固复习的效果。且学生通过在小组内的探究学习,能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将自己的思维与其他学生的思维进行交流融合。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这一节课的学习当中获得不同且有效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学生再将其与自己的思维方法加以融合形成新的思维方式,这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有很大帮助。

总而言之,注重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在追求成绩的同时,也应关注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教师应多多鼓励学生在考虑问题时要多方面的考虑,解决问题要学会举一反三,不要满足于现状,打破学习的局限性。教师也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给学生提供一个有利、先进的大环境,让当代的学生在未来不被社会所淘汰。

猜你喜欢
课本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