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提高高中英语语法填空准确率的策略

2020-04-07 22:23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35期
关键词:熟能生巧填空题高中学生

语法填空,是高中学生在英语考试过程中失分的“重灾区”,也是拉低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主要“拖油瓶”之一。如何提高高中学生语法填空的准确率呢? 这是大部分高中英语教师思考的焦点、探索的方向。从高中学生的角度分析,提高语法填空的准确率,既需要厚实的语法知识作支撑,也需要敏锐的分析能力为推手,还需要大量的语法练习作保障。

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提高高中英语语法填空的准确率,我们应该让学生勤于积累,以期让他们“厚积薄发”;我们应该让学生精于分析,以期让他们“切中要害”;我们应该让学生乐于练习,以期让他们“熟能生巧”。

一、勤于积累:以期“厚积薄发”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学生厚实的语法基础,也起于一点一滴、一丝一毫的积累。无论是在日常的词汇教学中,还是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亦或是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高中英语教师都应该始终如一地引领学生,持续不断地、卓有成效地积累语法知识。尽管高中英语教材中的语法知识很琐碎,但是,这些语法知识并不是“多如牛毛”,而是“屈指可数”。因此,在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之后,高中学生在解答语法填空时,就会显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比如说,高中英语教师可以让每一位学生专门准备一个语法知识积累本。为了提升学生积累语法的实效性,教师在起初就可以让学生对语法知识积累本做一些明确的“划分”,如,“时态区”“短语区”“主从复合句区”等。之后,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当学生遇到相关的语法知识点时,就可以将其记载、归类到相应的“区域”。

事实上,在高中英语学习过程中星星点点的语法知识,就好比是一个又一个漂亮的“贝壳”,而语法知识积累本则仿佛是一个“箩筐”。当学生用漂亮的“贝壳”装满“箩筐”时,学生的语法知识就会愈发厚实,学生在解答语法填空题时,就会“厚积薄发”。

二、精于分析:以期“切中要害”

准确解答语法填空题的关键,是找到“题眼”,找准关键词,“切中要害”。有相当一部分高中学生因为缺乏分析语法填空题的能力,所以找不到解答语法填空题的关键点。因此,高中英语教师要尽可能地精挑细选一些具有典型特征的语法填空题,引领学生精准分析,以此培养学生的题目分析能力。

比如说,高中英语教师在精挑细选语法填空题时,要尽可能涵盖各种类型的语法考点,诸如,冠词、连词、非谓语动词、动词、介词、名词、代词、各种时态、各种主从复合句等。不仅如此,高中英语教师在引领学生分析语法填空题时,还要经常性地带领学生做一些变式练习。适时适度的变式练习,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练习的广度,还能够挖掘学生练习的深度。当然,以变式练习为契机,学生也就能够精于分析,在面对各种语法“变式”题目时,能够迅速找准“题眼”,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此外,为了更为有效的提升学生分析语法填空题的能力,高中英语教师还要引领学生分门别类、条理清晰地总结一些语法填空题的分析方法、分析技巧等。

三、乐于练习:以期“熟能生巧”

就如同“站在岸上永远学不会游泳”一样,不去做大量的语法填空练习,高中学生也永远无法学会解答语法填空题的技巧、方法。唯有在大量的语法填空练习中,高中学生才能够“熟能生巧”地掌握解题技巧,运用解题方法。因此,高中英语教师要立足课堂,着眼课外,为学生创设各种语法填空练习的机会。不仅如此,教师还要让学生对语法练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当一个人处在兴奋状态之中时,其注意力会高度集中,理解能力也会高于常态。

例如,在教育信息化时代,在课堂中,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借助于一些交互式教学设备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法填空练习。利用交互式教学设备的优势在于,教师可以让学生聚焦语法填空题的细节,深入浅出地分析语法填空题的依据,语法填空题的技巧等。在课堂外,高中英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线完成一些语法填空题。之后,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完成语法填空题的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学生的共性错误与个性错误。最后,围绕学生的共性错误与个性错误,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或个性辅导。

由此可见,如果高中英语教师能够趣化学生参与语法填空题练习的形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参与语法练习时变得积极、兴奋,还能够提升学生掌握语法填空题技巧、方法的效度。

总而言之,为了让高中学生尽快、尽早地摆脱语法填空题这一失分“重灾区”,教师既要全方位夯实学生的语法基础,也要多渠道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还要广范围引领学生参与语法填空练习。如此,以厚实的语法知识为后盾,以敏锐的分析能力为推手,以大量的语法练习为舞台,高中学生解答英语语法填空题的能力也就能够得到“质”的提升。

猜你喜欢
熟能生巧填空题高中学生
填空题
熟能生巧
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探索
熟能生巧
熟能生巧
“功”练习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练习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爱的填空题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