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管理生态环境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2020-04-12 05:20曾国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3期
关键词:院校教育教职工管理者

曾国阳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职教育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在生态管理上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给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极大的障碍。为了推进高职教育管理的顺利发展,应对当前生态环境进行创新与改革,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加强职权平衡、引入竞争机制、完善激励措施。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3-0210-02

管理,“管”为管辖、“理”为治理。萧宗六对管理所持的观点为:管理人员领导组织群众完成一定的任务,实现共同的目标。管理生态环境是管理活动相关环境因素之和。它是由管理对象、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制度、管理运营等一系列主要因素所构成的制约管理成效。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管理生态环境总体情况来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对高职院校生态环境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可参考性意见,具体内容如下。

一、高职教育管理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使高职教育管理水平得到更好的提升,就应该对生态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才能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一)行政权力范围过广

高职院校本是考研、培养人才、以知识为主导的地方,然而,部分高职院校的行政权力范围过广,超过了应有的界限,这就会对高职院校的发展造成影响。比如在科研资金、学术领域、职务晋升、专项经费等方面,部分领导往往会以行政权力对其加以干预,这种管理上的失衡现象使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受到了极其严重的阻碍。在行政主导管理体制下,部分高职院校行政权力管理超出正常范围,所谓超限,就是超过行政管理制度应有的权力即边界,由于行政管理权力的超限,使许多管理权限纳入行政管理权力范畴。这一现象为行政管理权力的蔓延与超限提供了很大的机会,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正常发展,违反了学校教育的规律。行政管理权力的超限价值示范,使人们对行政管理充满向往与羡慕,对“官本位”进行价值强化,使部分本应在学术上有所创建的人想去行政管理岗位上应聘竞争,这一导向扭曲了部分学者的价值观念,将学者的注意力从学术建设上引到学校的发展创建工作上,失去了领导与经营之间的关系,为谋取官职而钻营,这些现象对高职院校生态环境的营造、求真务实等方面都产生了极为负面的影响,同时极为严重地制约了各大高职院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管理运行僵化

部分高职院校的领导阶级在管理层面上经常会呈现出“求安”心理,不愿意去创新探索,按常理来说,“求安”是人之常情,然而,常规情况下的“求安”,只求和谐环境,而不是僵硬、顽固不化的管理制度。如果在社会发展时代,高职院校领导阶层在管理层面上,“求安”的心理异常,这种想法将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1)缺乏活力。管理本身为运筹帷幄之行为,是为了优化成本结构,提高效率等目抱歉而进行。然而,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管理制度并不是为了提升品质,提高效益,而是以不出乱子、少惹麻烦为目的,这样的管理方式及管理思想使高职院校的领导阶层很难去吸收先进的管理方式及管理思想,以消极的方式处理学校各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缺乏必要创新性,这样不但很难提升学校管理效率,还大大增加了高职院校的成本支出,对高职院校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2)缺乏竞争。部分高职院校管理体系以消极的方式所呈现,无论是培养创新意识还是人员流动,都存在着极大的问题。由于缺乏竞争,迫使高职院校人事浮动过大,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3)缺乏决策性效率,处理问题优柔寡断。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应抓住眼前的机会,然而从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发展情况来看,部分高职院校面对眼前的机会,经常很难进行决断,导致错失良机。另外,学校组织机构极其复杂,消息流通极为不畅,对决策的效率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生态环境改革思路

在对高职教育管理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后,就要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以发展、联系、系统的观点来思考其改革思路。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人们思想中“以人为本”的观念得到了加强,在这种背景下,各大高职院校应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改善当前各大高职院校在管理生态环境中所存在的问题。在组织管理上,各大高职院校应将“人”放在根本位置上,推崇人性化处理方式,在处理问题时只有尊重人性,才能被管理对象以好的方式响应,建立良好的生态互动体系。为了实现上述管理方式,高职院校应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努力:(1)魅力型管理。以往大部分高职院校管理模式為权威性管理,权威性管理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压迫感,这种管理模式与被管理对象心理状况不相符,不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管理成效,为此高职院校应采取魅力型管理方式。魅力型管理方式反对俯视,抵制强暴,主张以柔性管理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获得管理对象的认同,按照管理者意愿行动。(2)掌握管理技巧。为了将魅力型管理更好地落实在高职院校内,管理者就应掌握一定管理技巧,以便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想要将魅力型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内落实,就要善于说服别人,管理者要与被管理者进行平等交流,使两者之间心灵充分互动,更好地了解彼此双方的思想状况,对其进行引导。其次,管理者要用真情实感,权威性管理方式以刻板居高临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命令、教育,权威性管理模式缺乏真情实感,不能给被管理者以心灵上的触动,难以打开被管理者的心扉,不能进行深层次沟通。(3)管理者要善于说理。管理者在了解被管理者的实际情况后,要对其进行谆谆教诲,应以理服人,用闪光的智慧给予被管理者教育启迪,使其获得长远发展。

(二)引入竞争机制

如今社会发展节奏飞快,市场经济体系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逐渐得到完善,市场经济发展的特征就是竞争。为了追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各大高职院校应在管理制度中来引入竞争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营造向上、创新的氛围,调动教职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教职工保持工作热情,将饱满的精神全部投入教育事业中。竞争性机制的巨大作用在于它能够强化每一位竞争者的动力,对竞争者产生压力、激发其潜力,最终形成活力。它能给竞争者带来一种警醒、惶恐的内在压力,使竞争者破除惰性恶习,改变慵懒作风,兢兢业业地工作。竞争可以强化动力,不进则退、优胜劣汰的现实法则逼你不能够懈怠,应始终处于加油状态。竞争能够激发人的潜力,竞争二字是两者或多者能力的PK,是智慧的较量,有时非常残酷,有时非常激烈,不激活潜能、倾尽心智则不能够取得胜利。竞争能够形成活力,动力的驱逐、压力的逼迫、潜力的释放使竞争者成为活力源泉,竞争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使竞争者的工作持续高效运转。

(三)加强职权平衡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管理生态环境中,行政权力范围过广对高职院校内其他管理事项造成了极大影响。为此,高职院校应加强职能职责和职权之间的平衡性,建立对称性生态环境,更好地改善行政权力超限这一状况。为了对行政权力超限这一现象进行有效管治,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应具备两方面能力:(1)战略思考规划能力。管理者应具备长远战略眼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的政策,方能从根本上推进高职院校生态管理平衡。(2)资源运作能力与整合能力。高职院校资源有限,为此,高职院校管理者应有所侧重,对有限资源进行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使其更好地为高职院校生态管理进行服务。只有将这两方面做到尽善尽美,才能更好地治理高职院校权力越位这一现象。

(四)完善激励措施

激励高職院校生态管理工作,对各大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常见的激励方式分为物质激励方式和精神激励方式。激励措施是对高职院校职工的贡献进行肯定。通过物质激励或精神激励,来保持教职工的教育主动性和积极性,完成正向生态流转,具体来说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薪酬激励。物质激励方式在各大高职院校中应以薪酬的方式展现,这是对教职工工作的肯定,薪酬不但关系到教职工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到教职工自我实现问题,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在财政方面仍存在部分问题,资金不充裕,但是,资金不足并不能拉低整体教职工生活质量,只有完善薪酬激励机制,才是对高职院校教职工最直接的激励方式。(2)精神激励。除物质激励外,精神激励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方面,精神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以表扬肯定、评优争先为主,也可以为尊重、理解、关心、爱护等。不同的教职工精神需求均有所差异,只有满足教职工的精神需求,才能够充分调动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物质激励应与精神激励方式相呼应,才能取得理想的激励效果。

三、结论

为了推动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长远良好发展就应对当前高职院校管理生态环境进行创新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改善当前各大高职院校教育生态系统中财务管理不合格、教师管理范围过多、管理运营僵化、行政权力范围过广等问题,这些问题给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极大的障碍,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应对当前生态环境进行创新与改革,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加强职权平衡、引入竞争机制、完善激励措施,使其规范化、科学化,从而使高职院校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从当前我国教育形势来看,发展高职院校教育是大趋势,因此,各大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应顺应时代潮流,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实现高职院校管理的科学化、人性化、合理化,从而实现高职教育更好的发展,运用人们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管理,提高教师对行为的自主约束,从而提高管理的有效性,使高职院校得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妍.高职教育管理生态环境的改革与创新初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2):213.

[2]沈小红.高职教育管理生态环境的改革与创新初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8):3-5.

[3]刘新.改善高职教育管理生态环境的对策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6,3(11):92-93.

[4]刘双.基于高职教育管理生态环境的创新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6):225,229.

[5]史达.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生态环境改革与创新对策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8):97.

[6]胡俊,胡怀雯.高职教育管理生态环境的改革创新[J].嘉兴学院学报,2014,26(4):108-111.

[7]田桂玲.高职教育管理生态环境的改革与创新的几点思考[J].现代交际,2013(4):194.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院校教育教职工管理者
南县:举办跳绳比赛
学前教育专业的全程式“园校合作”模式探究
窗口和镜子
军事院校教育应突出“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关于士官学员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院校教育贴近实战的几点思考
取得员工信任,靠什么?
新时期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探析
创新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
管理授权的六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