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时代故事 浸润价值引领

2020-05-19 15:17孟庆彪
关键词:试题命制价值引领德育

孟庆彪

摘   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的命制,要基于时代生活,力求体现价值引领的课程目标要求,让试题蕴含德性、浸润价值。2019年河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的命制,践行了这一要求,突显了德育课试题特点。结合中考试题,从价值引领的视角,对试题命制的目标依据、价值追求、基本思路、教学导向等进行分析,有助于帮助师生奋战中考。

關键词:德育;价值引领;试题命制;教学导向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08-0002-05

价值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灵魂和核心,实现价值引领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重要目标追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也要力求体现课程价值引领的要求,将考查目标指向“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为此,试题命制,要坚持教育价值立意,准确把握课程内容所承载的价值内涵和德育功能,综合考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关系,将价值融入试题的情景材料、探究主题、问题设置中,让试题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成为课程内容与学生心灵对话的桥梁,变成激发美德、启迪心智、认同价值的载体。2019年河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在这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和尝试,现结合笔者的命题经历,联系中考试题,从课程价值引领要求落实的视角,对试题命制的目标依据、基本思路、价值追求、教学导向等做简要分析。

一、聚焦凡人善举,引导崇德向善

【试题回放】(第2题)从心底生发的每一点善意都有温度,这样的温度可以化成暖流,让社会少些冷漠,让心灵感受阳光。能对此进行诠释的是

①暴雨中,年轻人主动请环卫工人上车避雨②退休老人用蹬三轮挣来的钱资助贫困学生③一些网店为吸引买家雇人刷好评④雨雪天,700多名杭州消费者在点外卖的同时为外卖小哥下单暖心食品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目标依据】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是初中德育课的基本目标,而理解“善”、践行“善”在个人良好道德品质中占有重要地位。让学生体会到关爱的珍贵,行善的崇高,认识善行与社会和谐的关系,激发与人为善的愿望,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是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目标。

【设计思路】该题题干是对“善”的价值描述,意在称颂“善”;题肢列示了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友善故事,意在展示“善”;问题将题干与题肢联系起来,指向用善行印证善的价值,意在理解善。考生读材料、做选择的过程,就是对善的判断、理解、体验的过程,也是激发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的过程,体现出试题具有提高道德认知、激发道德情感、内化道德意志的功能。

【教学导向】道德教育的目标、方式都要接地气。道德教育切勿好高骛远,应重视唤起学生做人的基本良知,引导学生分辨基本的是非、善恶、美丑,做到抵制恶,拒绝丑,追求美,践行善;道德教育切勿一味进行“关于道德的观念”的灌输,应从学生能观察得到、触摸得到、感受得到的具体道德生活入手,选择鲜活、生动的富有道德教育意义的道德现象、道德事件、道德故事,让学生去分析、判断,在自省、体验中领悟良好品行对自身健康成长的意义,认识美德善行的社会价值,激发修身立德的追求。

二、讲述法治故事,蕴含法治精神

【试题回放】(第25题)走进法治生活。

近年来,北京市数量庞大的超标电动自行车如脱缰野马,成为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的隐患,社会各界要求对电动自行车加强管理的呼声日益强烈。经充分调研论证,凝聚共识,2018年9月28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当年11月1日开始实施。

《条例》规定,电动自行车需登记挂牌才可上路,凡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不能上路行驶。《条例》的出台不仅让车主有了合法身份,也让政府的交管部门摆脱了“无法可依”的尴尬。

(1)请简要说明为什么是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条例》。

(2)从宪法的法律效力看,《条例》能够审议通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要发挥《条例》的作用,广大市民和交管部门应该怎样做?

(4)由《条例》的制定、实施看政府权力的获得、行使,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目标依据】道德与法治教材丰富了法治内容,强化了法治教育。法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使学生理解、认同法治价值,树立法治观念、法治信仰和法治精神,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设计思路】“立足法治知识、借助法治生活、蕴含法治精神”是命制该题的基本思路。“立足法治知识”,强调的是法治知识在形成法治观念、法治精神中的基础作用,没有法治知识支撑,法治观念、法治精神也无从谈起,但法治知识不是考查的直接对象和目标;“借助法治生活”,强调的是法治生活在渗透法治理念、形成法治价值认同中的媒介作用,没有法治生活则法治理念、法治价值无所寄托;“蕴含法治精神”,强调的是试题最终考查目标指向法治理念、法治信仰、法治精神等价值层面。

【教学导向】该题的命制思路对教学最重要的启示是:用好法治知识,讲好法治故事,提高法治素养。法治教育离不开法治知识,但法治知识是为形成法治理念、法治观念、法治精神提供支撑的,是为培育法治素养服务的。教学中就要多给学生运用法治知识解决法治问题的机会,在问题解决中实现由知识向价值的升华。法治教育离不开法治生活、法治实践,课堂上要引入法治事件、法治人物、法治建设历程,讲好法治故事,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使学生在独立思考、评判、探究中,理解法治要求,形成法治观念,认同法治价值,提高法治素养。

三、见证发展奇迹,坚定发展信心

【试题回放】(第5~7题)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回答5~7题。

5.1978年,我国铁路运营里程仅5.2万公里,到2018年底已经发展到13.1万公里,形成了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了解这一事实,有助于

①认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②认同我国的世界强国地位

③增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

④分享实现全面小康的喜悦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在京张高铁、京雄城际等智能高铁建设中,云计算、大数据、北斗定位、下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正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高铁智能建设、智能装备、智能运营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这表明

①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②科技创新改变生活

③互联网应用日益广泛

④我国实现了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在杭州至黄山铁路修建过程中,曾投巨资有效防止泥浆渗漏污染水体,也曾频频给古树“让路”,尽最大可能不影响古树林的生长。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发展旅游产业    B.保护生态环境

C.节约自然资源    D.促进经济发展

【目标依据】知道国家发展现状,关心国家发展,感受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认同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理解新发展理念,感受中国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做自信中国人。这些都是道德与法治课国情部分教学要实现的重要目标。

【设计思路】“走进国家生活,讲述发展故事,渗透发展理念,感受中国力量”是该题设计的基本思路。即,选取真实可信、具体可感的国家发展进步的事实,让考生体会事实背后所包含的道理,理解其中所渗透的发展理念,得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该题以铁路建设、发展成就为线索设置问题。第5题以铁路发展速度反映改革开放成就,问题指向对这一事实意义的认识,让考生体会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坚定道路自信;第6题以铁路发展水平反映我国科技创新成就,问题指向对这一成就的解读,让考生体会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性,认同创新发展理念;第7题讲述铁路建设过程中重视保护生态的措施,问题指向对这些措施目的的认识,让考生体会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关系,理解绿色发展理念。考生能从试题中聆听国家发展的脚步,领会新发展理念,坚定发展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导向】道德与法治课国情部分内容,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来建构的。四个价值目标、五大发展理念统领教学内容,并融进国情国策知识之中。教学中,首先要树立用事实说话的意识,让学生了解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有关事实,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得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其次要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准确把握知识教学与价值目标的关系,不但要用价值目标理解、处理知识,还要从知识中升华出价值,做到价值融于知识,价值统领知识。

四、展示文化魅力,强化文化认同

【试题回放】筷子不仅是一种进食工具,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回答8~10题。

8.发明于中国的筷子,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筷子一头圆、一头方,象征“天圆地方”,反映古代中国人对世界最朴素最基本的看法;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是不同于一般动物的情感动物。这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

①源远流长    ②简单明了

③一成不变    ④充满智慧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团聚时,父亲及时拦住孩子焦急的筷子示意长辈优先来“明礼”;回到家,母亲不停地用筷子给子女夹菜来表达“关爱”;过春节,把邻居家的孤单老人请到自家餐桌递上一双筷子来“睦邻”……这些场景反映出

①筷子是最好的进食工具

②筷子传承着优良家风

③教育决定着民族未来

④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时代演进到今天,筷子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出现在世界各地的餐桌上。在一些国家,人们学习中餐礼仪、练习使用筷子,品味中华美食及其背后的深厚文化。这表明

①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②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在消失

③中国正在融入世界

④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目标依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中规定“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在课程目标中提出“认同中华文化”。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也提出,对初中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是德育课的重要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认识中华文化的价值,热爱、传承中华文化,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是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目标。

【设计思路】文化渗透在生活中,对文化的了解、认同离不开具体的文化生活。该题在设计时采用了“走进生活看文化、在文化生活中考查文化”的思路。筷子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筷子及筷子的使用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该题以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筷子及其使用为话题,按照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体会中华文化的传承、感受中华文化的影响的思路设置问题。第8题,讲述筷子的发明历史及文化内涵,以小见大,让考生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第9题,用具体场景表现筷子使用中的文化传承,讓考生感受中华文化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第10题,介绍筷子文化向世界传播的事实,让考生认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影响,体会中华文化魅力。整组试题贯穿了对中华文化的理解、热爱、传承,润物无声地强化了文化认同。

【教学导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的根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远他们而去,他们更不能远中华优秀文化而去。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理解文化价值,培养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题。在教学中,我们要站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高度追求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要秉承文化即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文化的理念,坚持文化具象化,让文化的种子深埋于生活的沃土。既要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于不起眼处着手,在不经意间认知,去品味文化,又要向社会生活、国家生活扩展,让学生参与文化生活实践,在亲历中理解文化现象、文化活动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感受中华文化魅力,理解民族文化价值,增强文化自信。

五、唱响英雄赞歌,激发家国情怀

【试题回放】(第28题节选)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英雄榜(二)

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几十年不辞辛劳地辗转于湖南、云南、海南、广东等地,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截至2017年,杂交水稻在我国就已累计推广超90亿亩,共增产稻谷6000多亿公斤。“当我能用科学成就在世界舞台上争得一席之地时,首先想到的是,我为中国人争得了荣誉和尊严。”袁隆平说。

黄旭华,我国核潜艇总体设计研究专家,隐姓埋名30年,与惊涛骇浪做伴,孜孜不倦地战斗在核潜艇研制一线,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从无到有、第二代核潜艇的跨越发展和第三代核潜艇的探索赶超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我这辈子没有虚度,一生都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我无怨无悔!”这是黄旭华一直以来的坚守。

南仁东,潜心天文研究,主导提出利用我国贵州省喀斯特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从论证立项到选址建设历时22年,主持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为FAST重大科学工程建设发挥了关键作用。为实现中国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天文望远镜的梦想,他毫无保留地燃烧生命直到最后一刻。

(1)思考英雄榜(二)中人物的成就对国家的影响,据此说出他们被称为英雄的两条共同理由。

(2)英雄榜(二)中的人物给了我们哪些精神滋养?

(3)领会下面材料,着眼于民族振兴,阐明敬英雄的必要性。

【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在课标内容中规定“体会生命的价值”,在活动建议中提出“列举一些中外人物特别是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事例……就‘人生的意义开展一次主题讨论。”可见,引领学生审视生命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形成科学的生命价值观,是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任务。《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弘扬民族精神”,可见,道德与法治课应着眼让学生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品格,懂得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感受民族精神所蘊含的强大精神力量,以实际行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设计思路】该题以爱国为主题,以书写英雄故事、礼赞英雄精神为主线,将英雄人物、生命价值、家国情怀、民族精神有机融合,按照理解英雄内涵、体悟英雄精神、认识英雄价值的思路设计问题,突出正确的价值引领。首先,该题选材具有正面教育性,呈现出明确价值取向。其次,该题的问题设计具有明确的递进层次。问题(1),指向英雄贡献与国家强盛的思考,重在明白什么样的人是英雄;问题(2),指向英雄与“我们”成长的关系,重在明确向英雄学习什么;问题(3),指向敬英雄与民族振兴的认识,重在理解敬英雄的意义。具有明确价值取向的材料与具有明确价值导向的问题结合,诠释了“国家强盛离不开英雄”“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民族振兴需要英雄”的价值观念,浸透着胸怀祖国、自强不息、刻苦钻研、无私奉献的精神追求。

【教学导向】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是仅仅为了获得学科的若干知识、技能和能力,而是要同时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与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尤其如此,它是关乎学生人性、人品、人格养育的课程,是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的课程。教学中应善于借助各行各业的榜样,如道德模范、时代楷模、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等,将榜样的精神世界与学生心灵联通,让榜样成为学生精神的标杆,引领学生从榜样身上学习做人、做事的态度,调准人生坐标,明确奋斗方向。

2019年河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关注课程的情感、态度、品格、思想、观念、精神等价值层面的目标,让题目蕴含德性,浸润价值。这样的命题理念和价值追求,也体现着对教学的期盼:要把正确价值引领作为课程的核心追求,更加关注学生品格塑造、德性涵养、境界提升,力求结合丰富多彩的时代生活,有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目标要求。

猜你喜欢
试题命制价值引领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从一道数学试题的命制过程分析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方法
居高临下不如用心其中
多元价值观背景下的价值引导与美德塑造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负面案例的运用
加强试题实证意识 提高命制和解答质量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