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种生产中降低减蚕率的措施

2020-05-25 09:13王小琼詹明兵
四川蚕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蚕儿蚕种制种

王小琼 詹明兵

(1 四川省西充蚕种场,四川 西充 637200;2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 南充 637000)

蚕种生产是否能够全面完成任务,取决于蚕种生产过程中蚕、蛹、蛾、卵数量能否保全。包括操作不当造成的遗失、病理上的损失、蚕病造成的损失、农药中毒造成的损失。只有操作方法得当,防止蚕头肌体受损不能结茧制种造成的损失,预防各种蚕病的发生,杜绝农药中毒现象,保全蚕头,才是优质高效完成生产任务的前提和根本保证。表1 是我场某生产作业小组近年来生产任务情况。

表1 某生产作业小组近年生产“川山×蜀水”情况表

通过表1 可以看出,当蚕种制造过程中,只要发生了较大数量的蚕头损失,都会极大的影响蚕种生产任务完成,表现在克蚁制种量等指标明显低于正常生产水平,影响正常的蚕种生产计划。因此,蚕种生产过程中,根据蚕头损失的各种原因,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提高技术处理水平,通过改进饲养操作技术,防止蚕、蛹、蛾生理性病变和蚕病的发生,可以明显降低减蚕率,其公斤茧制种量和克蚁制种量呈直线上升趋势。所以力争降低减蚕率对蚕种生产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1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蚕头损失

1.1 合理安排收蚁,应收尽收

一般收蚁时间应选在包苗蚁后的第二天,根据包苗蚁时间和见苗蚁的多少来确定。若12 点以前包苗蚁,则第二天收蚁,若12 点后包苗蚁,则根据收蚁品种特性与实际情况来确定感光和收蚁的时间。一般在早上3~5 点感光,8~9 点收蚁,根据包苗情况确定感光时间,根据孵化情况提前或延迟感光和收蚁时间。收蚁阶段保持温度26~27°C,湿度90%~95%,保持空气新鲜,确保当日最大孵化率。防止温度过高,造成部分蚁蚕四处乱爬,肌体受损,遗失蚕头。

采用纸包法收蚁,收蚁时打开蚕垫纸消毒,用鹅毛扫落连纸背面的蚁蚕,然后连纸向下用力敲打连纸背面,扫落连纸,收取蚁蚕,严防操做不当,遗失大量蚕头。收蚁时要采用适量的新鲜石灰粉,但不宜撒太多,一般用纱布口袋轻轻撒一层薄霜。蚁蚕刚孵化出来,体质虚弱,石灰粉撒太多的话,蚁蚕没有能力爬出厚厚的石灰层,造成遗失蚕头。同时蚕儿被太多石灰粉包裹,吐水、损伤口器,甚至内脏受损,造成发育不齐。

1.2 掌握食桑规律,“四看给桑”

若小蚕采用防干育,每天给桑3-4 回,一般掌握给桑厚度为1 龄1.5-2 层,2 龄2-2.5 层,3龄2.5-3 层。应掌握小蚕基本吃尽,略有残叶,大蚕充分吃饱,不留残叶。同时要尽量做到四看给桑,即一看蚕给桑,根据蚕儿品种、大小、及各龄发育阶段食桑强弱给桑。中国种食桑快,一次食下量多,给桑量宜偏多,日本种食性慢,应适当减少给桑量。小蚕期食桑量小,宜少,大蚕期食桑量大,宜给桑量大。少食期宜少给,中食期稍多,盛食期食桑量大,应给足桑叶,减食期食桑量小,给叶偏少,一般掌握少食期少给,在下回给桑前能吃光为度,盛食期多给,以蚕座上略有余叶为宜。二看叶给桑, 根据座内余叶情况及叶质给桑,座内余叶多,给桑应少。座内余叶少,就可适当多给桑。如桑叶新鲜适熟、叶肉厚,叶质好,在减少给桑回数时,可稍增加给桑量,相反桑叶不新鲜、叶肉薄、叶片小时,应增加给桑回数,减少每回给桑量。三根据蚕室气象因数给桑。蚕室内温、湿度的高低和气流的强弱能直接影响蚕的食欲和桑叶的新鲜度。一般高温多湿时,生长发育快,食欲旺盛,给桑量应适当增加,气温偏低时应酌量减少。四看食桑时间长短给桑,一般晚上食桑间隔时间长应多给桑,下午间隔时间短应少给,早上适当比下午多给。

桑叶过老和过嫩都可使食下量、消化量和消化率降低。桑叶萎凋失水后,蚕的食下量和食下率显著减少。蚕儿龄期愈小,桑叶失水率越高,影响愈大。桑叶过老或过嫩均可使蚕的健康度下降,减蚕率提高。所以应尽量避免生产和使用不良叶,包括未成熟叶和日照不足叶,过老叶和旱害叶,萎凋叶和蒸热叶,煤灰叶、泥沙叶和农药污染叶,病害叶等,减少对蚕生理造成伤害,降低减蚕率。

1.3 及时匀蚕扩座,促进发育整齐

小蚕生长发育快,应及时进行匀蚕扩座。蚕座面积过小,蚕儿互相拥挤,食桑不足,发育不齐,且蚕座蒸热,蚕儿相互抓伤体壁,蚕容易染病,影响产茧量。做好超前扩座,防止蚕分布不均,食桑不一,发育不齐,蚕座过大,残桑多,易造成钻沙蚕,造成蚕儿遗失。

小蚕眠性快,要注意适时止桑,一般见眠85-90%撒焦糠止桑,切忌止桑过早,若就眠不齐,应采取提青分批,撒焦糠宜均匀到家,忌过少,以免起蚕偷食桑叶,发育不齐。各龄眠前切叶宜偏小,做到细、薄、匀,防止蚕儿被桑叶遮盖卷走幼蚕。

迟饷食,见起蚕90-95%,蚕儿头部呈淡褐色,左右摆动,有求食表现时为饷食适期,切记过早饷食损伤蚕儿口器,遗失蚕头;蚕儿头部黑褐色时饷食,蚕已受饿,有损体质,尤其在高温时,起蚕四处爬行求食,互相抓伤,危害更大。

1.4 适时加网除沙,减少遗失

1~3 龄眠性较快,加网宁早勿迟,1 龄一般不加网;2 龄大部分蚕体壁紧张发亮,少数蚕体较乳白呈将眠状态,有蚕拖蚕现象时,即第4 或5餐加眠网。3 龄有将眠蚕时加眠网。4 龄眠性慢,加眠网稍迟,一般在见眠1%左右加眠网。眠中高温干燥天气,强风直吹,容易造成大量不蜕皮蚕,降低减蚕率。眠中保护温度应比食桑中降低0.5-1℃,从见起蚕到饷食的眠中后期应防止环境过分干燥,避免强风直吹,干湿差1.5-2℃,以防蜕皮困难,造成半蜕皮和不蜕皮蚕,增大减蚕率。严防蚕儿因各种原因体质虚弱,造成钻沙蚕。

1.5 严格环境管理,提高产量

蚕儿是变温动物,各龄各发育阶段对温度要求不一样,小蚕对高温多湿的抵抗力强而对冷湿和干燥的抵抗力弱,大蚕对高温多湿闷热等环境的抵抗力弱。包括种茧保护期、发蛾期、产卵期对温度要求都不一样,严防过高和过低温湿度等极端环境因素对不同发育阶段造成的生理影响,致使发育不齐,产生不结茧蚕、落蔟蚕、死笼茧、烂茧、畸形茧、不化蛹、过小蛹、裸蛹、死蛹、死蛾、不耐交配蛾、不受精卵、死卵、不越年卵的产生,降低减蚕率。

2 改善上蔟环境,加强蛹体保护

防止簇中环境低温多湿及过高温度,容易造成大量落蔟蚕、死笼茧和烂茧,降低减蚕率。上蔟初期温度保持25-25.5℃,适当开窗换气,光线保持昏暗,蚕儿排尿阶段开始逐步升温至排尿完毕保持28℃,注意排湿通风,捉去浮蚕后降温至24℃保护,敞开门窗换气排湿,促使蔟中干燥。据调查,2 万头熟蚕在吐丝结茧过程中,排出的水分达42kg。当温度过低,室内多湿,熟蚕吐丝减慢甚至停止,促使死蚕和不结茧蚕增加;当温度高于30℃时,死笼茧、烂茧、畸形茧显著增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严防闷热天气,降低减蚕率。

削茧过早,蛹体柔嫩,容易造成蛹体受损。削茧适期应掌握在上蔟后春季第9d,秋季第10d,复眼着黑色时开始,化蛾前一天结束,防止削茧过早,蛹体过嫩,在削茧、鉴蛹、摊蛹过程中,稍不留意就会损伤肌体,受伤,流血,引起身体虚弱或死亡。

3 强化对交调节,提高蚕种质量

对交品种出蛾过早,容易因没有交配产不受精卵或雄蛾出来过早达到生命极限而致死,导致制种量不高,不能完成生产任务。要强化各环节的对交调节,防止因对交失调而引起的蚕蛾生理上的病害不能制种造成的损失。

3.1 出库日差的调节

生产上目前最常用种“川山×蜀水”与“芳·绣×白·春”,其瀛系品种比华系品种全期经过长2 天,可对瀛系品种提早出库2d,也可在后期调节华系加快发育,达到对交品种同日发蛾。

3.2 饲育期调节

饷食阶段通过延迟饷食华系,或通过降低华系温度,或调节蚕房让华系放在温度偏低的一楼,瀛系放在温度偏高的二楼,使其能够达到在大批上簇时瀛系比华系早2d。

3.3 种茧保护期调节

在复眼着色前,每日感温差1℃,可提前或推迟1d 发蛾;在复眼着色后,每日感温差2℃,可提前或推迟1d 发蛾。为减少不受精卵的发生,种茧期保护温度应以24-25℃为中心,22-27℃为适温范围。

3.4 制种期调节

制种期过高过低温湿度和温度急变,会大大增加死蛾率和不受精卵率,降低产量,因此要优化制种条件,遵循“明交暗产”规律。交配室保持24℃,干湿差2-2.5℃,防止26.5℃以上的高温和干湿差3℃的过干环境,交配时间以5h 为中心,4-6h 为范围,天温高,易散对的可以以4h 为中心,产卵慢,不受精卵多的可略长些。雄蛾交配以1 次为原则,最多不超过2 次,禁止3 交。产卵室温度保持25℃,干湿差2-2.5℃,防止温度过高,湿差过干,增大不受精卵率,以及因温度过低多湿,导致产卵变慢或死亡。

4 严格消毒防病,防止农药中毒

4.1 综合防控微粒子病,确保蚕种质量

强化全程消毒防病,坚持防重于治、预防为主。做到蚕前彻底消、蚕期继续消、蚕后立即消。在饲养过程中,要强调细节管理,例如做到换鞋入室,洗手给桑,正确处理蚕沙及采茧后的废纸,削茧鉴蛹烂死蚕蛹,制种后的雌雄蛾、摊蛹草等。做好桑园病虫害防治工作,减少微粒子病传播媒介,采摘适熟新鲜叶。做好桑叶全程消毒。做好补正和预知检查,严格淘汰带微蚕种和在饲育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带微蚕,蛹,蛾,卵。

4.2 重点预防脓病发生,确保蚕种产量

家蚕脓病容易传播甚至爆发,造成严重的蚕头损失。可以在每天早晚、饷食前、加网除沙前用新鲜熟石灰粉对蚕体蚕座进行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防止闷热天气,对蚕、蛹、蛾、卵产生脓病。而选用优质适熟桑叶,加强蚕儿体质,也有利于预防脓病。

蝇蛆病也应得到足够重视,如随时关好门窗,添食灭蚕蝇或挂防蝇药等。

4.3 防止农药中毒

农药中毒应贯穿于养蚕制种各阶段。桑园坚持分片区治虫,看准药效期施药,预留安全期间。桑叶打药除虫时,要防止农药飘散造成的微量农药中毒。除草剂施药时,要喷头朝下,防止打到桑叶上。施药后工作人员必须洗澡换衣服。不用带农药用具及车辆装叶,不穿带农药的衣服,采摘桑叶前洗手换衣服。对工厂周围,农林附近,公路两边的桑叶加强试喂,让试喂工作贯穿始终。所有接触蚕、蛹、蛾、卵各阶段的工作人员不得接触或者携带农药,进出蚕房必须洗手消毒。同时蚕房周围不得栽植烟草植物,勿喷香水及其它有害气体。

猜你喜欢
蚕儿蚕种制种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难题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合理满足蚕种需求
散卵蚕种收蚁新方法——白纸袋收法
新疆兵团制种玉米获丰收
中央财政下达奖励资金10亿元支持制种大县建设
促进蚕儿生长发育整齐的措施探讨
可爱的蚕儿
蔬菜制种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