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消风散联合火针治疗慢性荨麻疹71例

2020-05-30 13:02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消风风团火针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福建 福州 350004

本文运用加味消风散联合火针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71例,获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到2018年9月在本院收治的14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1例中,男性34例,女性37例;年龄15~57岁,平均年龄32.74±5.48岁。对照组71例中,男性28例,女性43例;年龄14~61岁,平均年龄35.41±6.7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比利时联合化工集团医药部,瑞士,进口药品注册标准药准字Jx20020065,H20100740)口服治疗,10mg/片,1次/d,1片/次。

2.2 观察组:采用消风散联合火针治疗。①消风散组成:黄芪、生地黄各15g,白术、白芍、桂枝、荆芥、当归、苦参、北柴胡各9g,甘草、蝉蜕各6g,防风10g。使用三九医药有限公司配方颗粒,分早、晚2次口服。风团瘙痒甚者另用该方3剂加入53度白酒(10年)250ml浸泡,取上清液涂擦。②普通针刺及火针治疗方法:在治疗前对皮损部位进行常规消毒,针刺取穴:合谷、尺泽、曲池、足三里、太渊,留置30min,起针后将4寸针灸针10条集中用酒精灯快速散火沿双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经络行火针,来回3次,1周2次,4周为1疗程。

3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治疗后风团全部消失,无任何瘙痒的症状为痊愈;发病时其风团明显减少>3/4,且皮损瘙痒情况明显改善为显效;风团减少1/3~3/4,且皮损瘙痒状况有所好转为有效;风团减少<1/3,且皮损发痒情况未改善为无效。

4.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20d 1.9±1.6*3.7±1.3例数71 71治疗前7.7±1.4 7.3±1.7治疗后10d 4.9±1.8 5.3±1.5

4.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5 体会

中医学认为荨麻疹属于瘾疹,其发病的机体与禀赋不足相关联,在饮食上其出现失节、且遭受到风邪的侵袭或者湿热等状况,最终造成机体发病。通常情况下,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方式应当以健脾养血、固卫祛风等为主,本院采用加味消风散联合普通针刺及火针进行治疗,从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

加味消风散具有健脾养血、固卫祛风的疗效,方中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白芍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柴胡疏肝行气,解郁利胆;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防风、荆芥、蝉蜕疏风止痒;生地黄、当归凉血养血;苦参清热燥湿;甘草调和。以上诸药均具有养血疏肝、健脾益气、温经通络效果。病人可因长期瘙痒而失眠,以致神经衰弱、易激动,配合针刺合谷疏散风邪、清泄肺热、和胃通肠;尺泽清宣肺气、止咳化痰、降火气;曲池疏邪热、祛风湿、调气血;足三里养脾胃、调气血、补虚弱;太渊补肺气、利心脏、止咳化痰、通调血脉;同时应用10条4寸针灸针快速散火沿双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经行火针治疗,具有温通经脉、振奋肺胃、祛风止痒之功。该药方配成的药酒止痒快,安全有效,针药联合运用可明显改善慢性荨麻疹临床症状,从而增强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消风风团火针
掌小横纹穴按摩辅助消风止咳汤加味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IL-17A、CCL11表达水平的影响
火针治疗慢性湿疹的研究进展
中药洗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神奇的火针疗法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嗜碱粒细胞CD63和CD203c的表达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C反应蛋白的测定
中医火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78例临床观察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消风散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