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喉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在清醒气管插管全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08-04 05:12李瑞周罗丽霞苏咏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4期
关键词:满意率舒适度插管

李瑞周 罗丽霞 苏咏梅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属于处理困难气道的主要常见方式,该方式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多种严重并发症,常见并发症包括呛咳、心律失常等[1,2];对于行清醒气管插管患者而言,其成功关键环节在于如何获得患者的良好配合与充分进行表面麻醉;就目前而言,在临床中较为普遍的麻醉方式为口咽表面麻醉,但是该种麻醉方式的相关并发症较高,患者的耐受性极差[3]。本文选取100 例进行清醒气管插管的全麻患者,分析超声引导喉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在该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12 月本院100 例进行清醒气管插管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0 例,女20 例;年龄35~55 岁,平均年龄(45.55±5.65)岁;ASAⅠ级患者40 例,Ⅱ级患者10 例。研究组患者中男31 例,女19 例;年龄34~56 岁,平均年龄(45.67±6.43)岁;ASAⅠ级患者41 例,Ⅱ级患者9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4]:①自主呼吸停止,需要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治疗;②呼吸衰竭,无法满足机体的通气和氧供需要;③不能自主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④经伦理委员会审核与同意;⑤患者及其家属知情此次研究过程。排除标准:①喉头水肿、急性喉炎、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升主动脉瘤;②精神疾病史;③颅底骨折为经鼻气管插管禁忌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禁食禁水,不用药处理;患者取平卧位并进行心电监护,给予面罩吸氧,开放静脉后应用0.2 mg 阿托品(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172)[5]。

对照组实施表面麻醉联合环甲膜穿刺。予以口咽喉表面麻醉,对环甲膜中线定位后进行局部皮肤浸润,垂直进针处理,回吸有空气时注入2 ml 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山东华信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249),之后退针。环甲膜穿刺:触诊甲状软骨切迹与环状软骨,在其之间无骨质区域进针,回抽吸入空气让患者屏气,注入4 ml 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拔出穿刺针后鼓励患者咳嗽,以便麻醉药物在气管内扩散。试穿第1 次失败则采用超声体表定位再行气管内表面麻醉。研究组予以超声引导喉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超声仪器由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生产,产品标准:YZB/粤0206《CTS-4000 型全数字超声显像诊断仪》;规格型号CTS-4000、CTS-4000Plus。对甲状软骨与舌骨之间的甲状舌骨膜进行扫描(应用高频线阵探头进行处理),在甲状舌骨膜的外侧探及喉上动脉,并寻找喉上神经,回抽无血后则注入2 ml 的2%利多卡因。环甲膜穿刺操作与对照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良反应包括呛咳、恶心呕吐。

1.3.2 患者对麻醉方式的满意率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患者对麻醉方式满意率的评定,总分为10 分,≥8 分则归于非常满意;5~7 分则归于满意;<5 分则归于不满意[6]。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3.3 舒适度与耐受度评分 患者舒适度与耐受度评分分别为100 分,分数越高则代表患者的舒适度与耐受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麻醉方式的满意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对麻醉方式的满意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舒适度与耐受度评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舒适度评分(75.55±2.32)分与耐受度评分(76.77±3.2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0.11±1.21)、(71.12±2.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对麻醉方式的满意率对比[n(%),%]

表3 两组患者舒适度与耐受度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患者舒适度与耐受度评分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可以预料的困难气道会基于患者自主呼吸下予以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依据解剖标志对舌骨角、环甲膜、甲状软骨角进行定位,并于双侧的喉上神经阻滞与实施环甲膜穿刺,以此达到减轻导管对咽喉部位与气管内部黏膜的刺激性,避免发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不良情况[8-10]。对于存在肥胖、颈部病变的患者,均可能存在颈部触诊不清和解剖定位不准确的情况,进而导致喉上神经阻滞效果不理想、形成血肿和环甲膜穿刺失败[11-13]。超声引导下进行双侧喉上神经内支阻滞与环甲膜穿刺可以有效提高成功率[14]。有资料显示,有患者由肥胖所导致环甲膜位置穿刺失败后改为超声定位则成功穿刺。超声引导环甲膜穿刺有明显优势,可全程可视进针全过程,当针头穿过环甲膜后停止进针,可以有效避免盲探穿刺,能够避免穿刺深度过深或者造成解剖变异,同时可防止对气管后壁与食管造成损伤[15,16]。值得注意的是,超声扫描并不是总能清晰显示出喉上神经内支,但是甲舌膜及其喉上神经内支穿出甲舌膜的喉上动脉时能够更加清晰显像,在甲舌膜表面与喉上动脉内侧空间注射局麻药物同样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麻醉效果。在气管插管的过程中,超声引导患者发生呛咳的几率更低,且血流动力学波动并不是十分显著,这表明超声引导下双侧喉上神经内支阻滞可以获得更佳的麻醉效果[17,1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麻醉方式的满意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舒适度评分(75.55±2.32)分与耐受度评分(76.77±3.21) 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0.11±1.21)、(71.12±2.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喉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在清醒气管插管全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患者对该种应用方式较为满意。

猜你喜欢
满意率舒适度插管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