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手术对泪道阻塞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2020-08-04 05:12费玉喜李铁红梁晓敏李辉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4期
关键词:泪道病史病程

费玉喜 李铁红 梁晓敏 李辉军

WHO 调查结果显示:泪道阻塞在我国患病率约为5.6%[1],多发于农村,或卫生条件差的区域,表现为多泪和多眼屎的临床现象,轻触泪囊区域后有脓性分泌物流出。泪道探通术联合置管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容易造成复杂泪道阻塞的医源性损伤,而且泪道阻塞的复发率较高,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目前,直接实施泪道插管术,可以有效改善先天性泪道阻塞[2]。但是,部分学者对直接实施激光联合鼻泪管置管术的治愈率和复发率,以及不良事件出现率存在一定质疑[3]。基于上述原因,本文采用激光联合鼻泪管置管术,与泪道探通术联合置管术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手术方式的治愈率、复发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影响因素,以验证激光手术方式的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 年1 月~2019 年2 月本院眼科收治的85 例泪道阻塞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56 例)和对照组(29 例)。研究组男4 例,女52 例;年 龄27~81 岁,平 均 年 龄(31.00±16.67)岁;其中,1 例男性患者进行双眼泪道阻塞治疗,1 例女性患者进行双眼泪道阻塞治疗,其他患者均为单眼泪道阻塞治疗。对照组男5 例,女24 例;年龄26~80 岁,平均年龄(32.00±16.01)岁;其中,2 例女性患者进行双眼泪道阻塞治疗,其他患者均为单眼泪道阻塞治疗。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①急性泪囊炎;②外伤性泪道阻塞,或泪道肿瘤;③鼻甲肥大、鼻腔息肉。纳入标准:①符合张敬先提出的泪道阻塞完整诊断,以及泪囊泵泪机制不全、结膜松弛症等相关鉴别标准;②非月经期女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会同意,且患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泪道探通术联合置管治疗,患者取仰卧位,用5%丙美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以及泪囊区皮下浸润麻醉,泪道扩张引流管(型号:ND-09A)对泪点进行扩张,RS 型泪道再通管进行泪道探查。利用探针对阻塞位置进行反复探通,并逐步增大探针,直到鼻腔或鼻咽部出现水流,停止进行探通。

1.2.2 研究组 采用激光联合鼻泪管置管术进行泪道阻塞治疗,用华工KTP 激光泪道治疗机,输出功率0~10 W,频率25 Hz/s。RS 型泪道再通管和相关用品为一次性用品;泪道扩张引流管;9 号泪道探针;泪点扩张器械和冲洗器械。患者取仰卧位,用5%丙美卡因进行表面麻醉,泪道扩张引流管对泪点进行扩张,RS 型泪道再通管进行泪道探查。当探针行至阻塞位置时,用导光纤维插入激光探针头,对泪管阻塞部位进行冲击,频率为10~24 次/s,输出功率为3 W,1 次冲击3~5 次。患者鼻腔或鼻咽部出现水流,停止进行冲击,并拔出纤维管,用妥布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进行泪道冲洗。术后每隔1 d 进行1 次泪道冲洗,连续冲洗3 次后,改为隔1 周进行冲洗。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随访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2、3~4、5~6 个月的复发情况。分析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溢泪、溢脓等症状完全消失,泪道畅通且无反流;有效:溢泪改善,且无溢脓,泪道冲洗畅通无阻力;无效:溢泪、溢脓等症状未改善,泪道阻塞。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不良事件包括泪囊瘘、泪囊周围炎、泪点撕裂;复发情况指术后6 个月随访期间,再次出现泪道阻塞。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6%高于对照组的7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8.9%低于对照组的4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复发率比较 研究组总复发率1.8%低于对照组的2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复发率比较[n(%)]

2.4 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依据治愈效果将85 例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有效组包括治愈45 例、有效30 例;无效组包括复发7 例,不良事件3 例。有效组和无效组的病程、既往病史、手术方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以治疗效果为因变量,以病程、既往病史和手术方式为自变量进行赋值,见表5。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OR=6.323,P<0.05)、既往病史(OR=5.103,P<0.05) 和手术方式(OR=4.721,P<0.05)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表4 有效组和无效组的单因素分析[n(%)]

表5 变量赋值

3 讨论

泪道阻塞是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由于泪道结构复杂,或者由于患者存在既往病史,亦或病程过长,使得泪道阻塞手术治疗难度增大[4]。由于泪道自身的结构和治疗方式的原因,使得其复发率较高。因此,提高了阻塞治疗效果,降低术后的复发率,改善泪道阻塞情况,是目前临床研究的主要方面。激光手术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和痛苦程度小,复发率和并发症率低的优点。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结论相一致。泪道阻塞的治疗手段对泪道的破坏程度较大,而且存在既往病史的患者,泪道容易存在瘢痕,或者泪道形状发生结构性改变,泪道探通术联合置管的疏通效果不理想,甚至造成医源性泪道损伤[5]。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病程、既往病史和手术方式是治疗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由于反复的泪道阻塞,或者泪道阻塞治疗,在泪道内形成多处瘢痕,结构改变[6]。又可能是由于泪道表皮由于多次的外界刺激,或者长期处于瘢痕炎症状态,探针在接触表皮以后,进一步增加损伤或微小血管破坏,造成相应的位置反复出血,炎症性病变。长期的病程,或者既往病史,以及泪道探通术,都会对泪道内结构造成严重破坏,使得泪道表皮处于炎性状态,增加其复发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7]。在影响因素分析过程中,病程对治疗效果的影响OR 值最高,说明病程越短,泪道阻塞的治疗效果越理想。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8.9%低于对照组的4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论述相一致。

激光联合鼻泪管置管术适合于病程较长、年龄较大、泪道探通多,存在既往病史的患者,治愈率较高,且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失败率较低,是泪道阻塞治疗的首选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

猜你喜欢
泪道病史病程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超声造影与MRI增强扫描对不确定性盆腔肿块良恶性判断的比较研究
泪道探通术在婴幼儿泪囊炎中的临床应用
Nd:YAG激光泪道探通术联合改良的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泪小管前壁切除逆行置管术治疗扩张型泪小管炎的效果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超声评分联合病史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凶险程度的价值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天冷泪道病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