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本土文化的芦墟山歌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

2020-08-20 14:29盛亿文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51期
关键词:山歌课程设计校本

盛亿文

[摘           要]  文化资源是指文化生产经营活动中各种生产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历史文化资源、民间民俗文化资源、自然景观资源等。本土文化资源因其地域性的特征而与受众有着密切的关系,地方媒体若能在报道好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同时,对本土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利用,定会赢得受众,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关    键   词]  本土文化;芦墟山歌;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1-0106-02

芦墟山歌韵律婉转动听,清新优美,韵味浓厚,被誉为中国的乡土明珠、世界的艺术珍宝。它是吴歌的重要支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芦墟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实践中凭着自己的智慧和艺术素养创造的一份珍贵的口头文化遗产。它以优美的旋律、朴实的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喜爱。1994年春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苏州考察,芦墟山歌作为吴歌的一种表现形式参加表演,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一、组合开发的初步实践

(一)创设独特的校内环境

芦墟山歌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对于几代人来说,是人人皆知、人人会唱的。但是,近些年来流行音乐逐步占领歌坛,熟悉芦墟山歌、会唱芦墟山歌的人越来越少,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更是陌生。为了让孩子们熟悉芦墟山歌、喜欢芦墟山歌,我们努力创设了一个充满民间艺术气息的校内环境。

1.校内专设芦墟山歌的橱窗,概述芦墟山歌的发展,介绍了芦墟山歌的三代歌王,报道了国内外民间艺术研究院对芦墟山歌的积极评价。同时,还在橱窗中发表我校教师创编的儿歌、童谣以及向社会征集而来的山歌作品,这是取得家长和社会支持的良好举措。

2.每天早晨让孩子们在晨间锻炼时欣赏到充满泥土气息的芦墟山歌,孩子们沐浴着阳光,在优美动听的芦墟山歌声中开始一天的活动。让孩子们从无意到有意的过程中,去欣赏山歌、熟悉山歌,感受山歌独特的魅力。

(二)开发校本课程

1.音乐欣赏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课程。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并激励、鼓舞、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向往美好未来,树立崇高的理想;使学生了解音乐艺术的特征、感知音乐,从而理解音乐、欣赏音乐,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理解音乐和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本课程以审美为主线,以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为基础,開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掌握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形式、音乐体裁等知识,从学生审美和艺术修养的实际出发,旨在提高本校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2.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人才培养任务决定了职业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和教育的实践性。在中职学校课程安排中,实践课是所有课程中最多的课程,学生在这样的课程安排中,其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而这也刚好符合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学习音乐或欣赏音乐作品不仅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而且通过学习音乐表现技巧以及乐器演奏等内容可以提高中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走进社会,为群众表演芦墟山歌。各班教师定期组织班上的学生走进村庄、工厂、敬老院等场所为群众表演。我们与七八十岁的老人交朋友,让这些熟悉芦墟山歌的老人再次欣赏曾经念念不忘的芦墟山歌,勾起他们美好的回忆,激发他们再唱芦墟山歌的激情。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向他们收集一些民谣、童谣,起到了交流、传播传统文化的作用。

二、组合开发的理性观照

以芦墟山歌为内容的校本课程开发,分为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不是直线式,而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过程,前一轮校本课程评价的结果可以作为后一轮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以学生中心论为基点作为决策基础,即以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和已有经验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点,确定课程开发的目标、内容和方法,采用活动课程的形式,不注重课程内容的编排顺序,而注重课程的综合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以芦墟山歌为内容的校本课程有:(1)核心课程。每班每周一节,属全面普及型活动课程。每周五的兴趣小组活动,建立山歌班,属选修提高型。(2)渗透课程。在语言活动和音乐活动中体现,属相邻渗透型。我们以此来建构“芦墟山歌”为内容的校本课程体系。在以芦墟山歌为内容的校本课程开发中,我们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活动方式,利用不同的场合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全体学生进行传统艺术文化教育,让学生在一个充满传统艺术氛围的环境中快乐成长。让中职学生不仅喜欢唱,还能自己编,起到了传承芦墟山歌这一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使芦墟山歌后继有人。芦墟山歌与校本课程的组合开发,使学生感知并体验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激发了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从而达成社会文化启蒙教育的目标。

三、课程设计的原则

(一)审美性:感受鉴赏

音乐课程设计应当抓住审美原则,音乐是聆听的艺术,通过聆听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在金亚文老师编著的《音乐新课程与示范教学案例》中,就能体现音乐课程在设计上的审美性,这是一节高中音乐欣赏课。对于中职学生来说,生理、心理已经日趋成熟,通过对我国一些优秀音乐作品的审美体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在对音乐课程设计时,要引导学生提升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科学性:课程设计

音乐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中职学校在音乐素质培养上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理论教学渗透实践练习,在实践练习中贯穿理论学习。在音乐教学中改变以往的认知,要以实践为核心将理论作为教学实践的补充,这也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将理论作为实践的支撑,而并非只是用实践证明理论的可行性。音乐教学内容要注重一切以实际出发,且教学内容上要更加充盈和饱满,所以教师应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使用适宜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充当引导和补充的角色,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领略到音乐的艺术并理解其中的含义。教师在音乐点评上要运用更加开放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发挥更广阔的思考空间,从而产生独到见地,从艺术中升华思想,开发自身的潜能。

(三)创造性:思维变通

从节奏、旋律、歌词、情感等方面进行乐谱的分析比较,以恰当方式组织学生参与表演练习直至整体掌握歌曲。把山歌应用在课堂中,让学生在领会知识的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芦墟山歌特色节奏的含义。课程设计如果设计不得当,过于注重形式就会忽略了实质,音乐课就会过于花哨而流于形式,学生音乐修养也达不到要求。也有一些没有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如设备、场地等,结果音乐课无法正常实施,类似的问题都是因为对课程设计把握不够。

四、音乐课程设计的建议

(一)深入把握课程目标

目标的确定在课程设计中起着方向性的作用,如果目标过小,中职学生教育效果达不到,反之,也不利于他们成长。我国音乐课程标准把义务教育阶段的9个学年分为3个学段,各学段的课程目标都有阐述,音乐课程设计也应当借鉴这些具体的课程标准,注意课程设计的明确性、可行性。同时在课程设计时体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音乐教育的核心便是素质教育,它所面向的是全体在校学生。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对象是全体中职学校在校生,是中职学生完善人格、提高艺术文化修养的主要途径。音乐教育是塑造灵魂的教育,是提升文化艺术修养的教育,所以音乐教育的根本性质是素质教育,在中职学校展开音乐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方针,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号召。现代社会需要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学校的教育要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宗旨策划人才培养方案。

(二)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不仅仅包括教师教的方法,还有学生如何学的方法。如果说教学目标起到方向性的作用,那么教学方法就起到了辅助性作用。好的教学方法能让教师的课堂丰富多彩,也能使学生融入课堂。曹理先生在《音乐教学设计》一书中就给出了大量的教学案例,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设计、教学预测与调控到课程设计思路等都有涉及,所给出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也值得我们借鉴。

五、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为了丰富人民生活的社会文化体验,要不断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以芦墟山歌为代表。本土文化挖掘是结合当下文化冲击的应对形势,芦墟山歌进入中职校园课堂开展课程设置,有助于促进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同样可以起到丰富中职教学课程内容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袁一苏,张中秋.“芦墟山歌进校园”研究与实践的要义[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8):66.

[2]高纯燕.“芦墟山歌”校本课程开发的科学实施[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12):9.

[3]尹诗.蘆墟山歌艺术特征与传承保护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6.

[4]张中秋.芦墟山歌代代传:浅谈“非遗”资源的传承与开发[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4):52,129.

[5]卢又来.芦墟山歌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山歌课程设计校本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苗山歌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山歌好比春江水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国画:唱支山歌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